100港人東莞道滘七夕尋根圓滿落幕 雄彬文化體育發展協會搭建兩地文化交融橋樑-紫荊網

100港人東莞道滘七夕尋根圓滿落幕 雄彬文化體育發展協會搭建兩地文化交融橋樑

日期:2025-08-31 來源:紫荆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2025年8月28日至30日,由雄彬文化體育發展協會主辦,e青基金、新界校長會及香港道滘鄉親聯誼會協辦,道滘鎮統戰辦及道滘鎮文化服務中心支持的“100港人東莞道滘七夕回鄉尋根團”順利開展並圓滿落幕。本次活動由協會創始人葉志雄先生、吳彬彬女士免費發起,召集數十個“莞籍”港人家庭(每戶至少一名成員祖籍東莞)及香港佛教茂峰法師紀念中學20名師生家長共100餘人,走進粵劇之鄉東莞道滘,開啟一場兼具文化體驗與尋根意義的交流之旅。

政企共敘情誼,沉浸水鄉風韻與傳統節慶

團隊抵達東莞後,首獲道滘鎮黨委書記陳濤、副書記兼鎮長陳瑛瑜親切接待,雙方就粵港澳文化傳承、鄉情聯絡等話題深入交流,為本次尋根之旅奠定深厚基礎。

其後,團員們先後走進大嶺丫水岸楓林賞覽自然風光,再探訪國家3A級景區“粵暉園”——作為中國最大古典私家園林,園中亭臺樓閣、曲徑通廊讓團員們飽覽嶺南園林精髓;隨後的龍舟體驗環節,大家齊心划槳,在协作中感受中華傳統水上運動的活力與團隊精神。

當晚,團隊轉場永慶村,一邊欣賞水鄉夜色,一邊參與當地七夕民俗活動,在燈飾與歡笑中沉浸式體驗傳統節日的濃厚氛圍,也讓同行校長及師生們直觀感受東莞底蘊,為後續校園愛國教育積累生動素材。

粵劇聯歡築橋,非遺體驗品鑒水鄉生活

第二天行程核心聚焦“文化傳承”,團員們首先走進道滘文化粵劇曲藝博物館與非遺館,透過文物、影像與講解,認識粵劇藝術的發展脈絡。

在重點活動“‘粵韻同聲’香港道滘青少年粵劇曲藝交流演出”環節中,兩地青少年輪番獻藝:香港佛教茂峰法師紀念中學學生帶來《紫釵記之拾釵》《寶蓮燈之痛別》等粵劇選段、粵劇基功展示,更以古箏獨奏《將軍令》《山丹丹花開紅豔豔》展現音樂功底;道滘鎮青少年實驗曲藝團則以琵琶古箏合奏《聲聲慢》、粵曲對唱《夜戰馬超》、粵劇《武松打虎》回應,精彩演出既體現傳統技藝的紮實,更展現兩地青少年對文化傳承的創新表達。

午間,團隊乘水鄉遊船漫遊永慶村,一邊欣賞岸邊田園風光,一邊品嚐地道船餐,盡享“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水鄉體驗;其後漫步興隆街,感受老街的生活氣息與文化特色。下午的非遺體驗環節,團員們親手參與裹蒸粽、老婆餅DIY,在揉面、包餡的互動中,近距離領略傳統美食工藝的魅力,收穫滿滿成就感。

品味莞城記憶,攜手共赴文化新程

行程最後一日,團隊走進樂人谷茶博物館與987酒博物館,透過導賞員生動講解與實物展示,深入了解中國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與酒文化的源遠流長,豐富的知識點也為校長及師生們提供了寶貴的課外知識。

隨後,大家漫步“東莞記憶·莞城騎樓街”,老建築的拱券、花窗承載著城市記憶,街區內的地道文創產品與傳統小吃,讓團員們在逛吃中加深對家鄉風物的認知。

三天尋根之旅圓滿結束。雄彬文化體育發展協會表示,未來將持續以“文化”為紐帶,搭建粵港交流平台,讓更多港人特別是青少年走進家鄉、了解家鄉,在尋根中厚植家國情懷,推動兩地文化交融與共同發展。

來源:紫荆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劉雨桐 校對:周默 監製:張晶晶
百年黃芪王首秀香江!4.2米傳奇將亮相香港國際中醫藥大會
天安門廣場布置,最新消息!
李家超今日率團上京 出席抗戰勝利紀念活動
抗戰勝利80周年|《香港紅色足跡》第三集:終審法院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