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錦輝:深港穗集群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紫荊網

黃錦輝:深港穗集群綜合實力顯著增強

日期:2025-09-03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 黃錦輝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最新公布的《2025年全球創新指數》百強創新集群排名中,中國“深圳—香港—廣州”創新集群(深港穗集群)首次躍居全球榜首,一舉超越長期領先的日本“東京—橫濱”集群及美國“聖荷西—三藩市”(矽谷)集群。這一歷史性突破不僅反映了中國創新體系的全面進階,更揭示了全球科技競爭格局的重塑。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排名首次將風險資本交易活動納入集群評價的核心指標,徹底改寫了傳統排名邏輯,也為香港未來發展提供了重要啟示。

風險資本重塑全球創新格局

今年排名最大的變革在於,引入風險資本交易作為核心評價指標。這一調整直接影響了集群排名:倫敦憑藉風險資本交易量全球第三的優勢,從去年第21位躍升至第8位;印度班加羅爾集群更從第56位飆升至第21位。而深港穗集群能在5年蟬聯全球第二後成功登頂,可見風險資本的活躍度是關鍵助力。

風險資本之所以能重塑排名,是因為它反映了創新成果的市場化能力和生態系統成熟度。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3年間,全球百強創新集群共吸引近16.9萬筆風險資本交易,其中聖何塞—三藩市(6.9%)、紐約(4.5%)和倫敦(4.4%)佔據絕對領先地位。深港穗集群在風險資本領域雖未能進入全球前三,但綜合另外兩項核心指標——“專利合作條約申請”和“科學論文發布量”後,足以支撑深港穗集群登頂,這充分反映其綜合實力。當代創新競爭已從單純的科研產出擴展至成果轉化、資本支持和市場應用的全鏈條競爭。

整合創科上中下游

在3項核心指標中,“科學論文發布量”屬創研上游活動,“專利合作條約申請”屬中游,而風險資本則屬下游。

在上游科研領域中,深港穗集群表現卓越,累計論文達193,635篇。香港擁有5所全球百強大學,科研實力雄厚,加上多所大學於內地設立分校,形成“香港研發、內地轉化”的技術轉移平台,提供穩定的論文輸出。

中游以專利申請和技術轉化為重點,香港商業法規成熟,近年積極建設成為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特區政府剛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簽訂合作備忘錄,將香港司法機構具指導性的判決納入“WIPO Lex裁判文書”數據庫,進一步提升香港在國際知識產權保護領域的地位與透明度。

下游重在風險資本與產業轉化,風險資本的作用在於鏈接“政、產、學、研、投、用”多元主體,既是科研成果的“催化劑”,也是市場應用的“輸血管”。特區政府近年推出多項措施強化風險資本的生態,例如“創科產業引導基金”旨在吸引私人市場投資,亦鼓勵家族辦公室等私人資本進入科創領域。此外,“產學研1+計劃”和“新型工業加速計劃”等政策進一步推動政產學研協作,形成良性循環,促進科研成果商品化。

這種“上游研發—中游保護—下游投資”的創新鏈條,正是深港穗集群能夠登頂全球的核心動力。

香港須把握祖國創科崛起機遇

中國在《2025年全球創新指數》中表現亮眼,共有24個創新集群入榜,數量居全球之冠。北京、上海—蘇州、深港穗集群在論文發表量上包辦前三,顯示中國科研實力已達世界領先水平。而深港穗的登頂,標誌着中國創新模式從“數量追趕”轉向“質量引領”。

香港作為深港穗集群的重要一環,不僅在科研、法規、投資等方面貢獻良多,更透過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合作,進一步鞏固其在知識產權保護上的國際地位。隨着河套及北都區的加速建設,香港有望成為全球創新生態中的核心節點,推動“香港研發—灣區量產—全國推廣—國際出海”的創新模式走向成熟。

(作者係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立法會議員,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粵港澳大灣區禁毒高峰會今天在香港舉行
規管網約車法案今刊憲
激發愛國熱情 匯聚奮進力量——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鼓舞港澳各界譜寫“一國兩制”新篇章
粵港兩地牌車主福音!皇崗、港珠澳大橋口岸可“免加簽”通關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