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周文港
今年是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1931年9月18日,日軍自行炸毀一段南滿鐵路,並誣稱是我國軍隊所為,以此為藉口連夜突襲瀋陽,史稱“九一八事變”,這是日寇侵華的開端,以及“十四年抗戰”的伊始;其後,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代表全面抗日戰爭爆發。此後,吾等中華兒女奮不顧身捍衛祖國河山,並以“持久戰”、“消耗戰”等戰術令日寇欲罷不能,加上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游擊戰成功打擊及牽制日寇,終令我國在1945年取得抗戰的最終勝利,譜寫出一段可歌可泣的近代史。
延綿抗戰精神 守護和平正義
在整段抗戰歷史中,令人印象深刻的畫面不計其數;其中,當年我國空軍英勇抗戰的事跡頗為觸動人心。當年,杭州筧橋中央航校是我國國防航空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校訓為:“我們的身體、飛機和炸彈,當與敵人兵艦、陣地同歸於盡!”,部分學員更是來自當時最富有、最有名望的世家大族。雖然日寇擁有先進的飛機、完善的軍備,以及訓練有素的軍隊,但我國這批作為“初生之犢”的第一代空軍毫不畏懼,亦不甘中華民族受到屈辱,甫畢業就挺身而出投身戰場。最終,我國在抗日戰爭中擊落日寇500餘架戰機,4,000多名空軍將士以身殉國,當中就有1,700位來自筧橋中央航校,平均年齡只有23歲。這群青年,是用血肉之驅、愛國之心,揮灑熱血,為國家、為民族、為正義而奮鬥,實踐航校的校訓,不僅是中華民族的英雄、時下青年的典範,也是當今世界和平事業的奠基者,令人敬佩。
抗戰勝利後,我國仍然面對着風高浪急的國際形勢。其中,1950年韓戰爆發,我國人民“抗美援朝”,時任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竟建議投擲20至30顆原子彈轟炸我國,並在中朝之間沿鴨綠江設置一條放射性地帶,最終其狂妄想法換來的代價是遭美國總統杜魯門革職。我國經歷了清中葉以後列強交侵的屈辱階段,以及民國政府的動盪時期,終於在戰後於共產黨領導下,找到了一條符合我國國情、深得民心,以及眾望所歸的發展道路,即使面對美國為首西方國家的孤立和挑釁,我國既站穩陣腳,又無懼戰鬥。當然,更推崇的是周恩來總理提出、我國國際關係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該等原則深受全球多國歡迎,廣獲不同國際文件所引用,凸顯作為二戰戰勝國之一的我國,除了成功構建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更在冷戰期間竭力承擔維護國際和平的責任,積極伸張正義、促進共同發展,得到世界共鳴。只要堅信道路正確,付諸實行,必然會取得最終勝利!
日當局死性不改 警鐘更要長鳴
當今,戰爭未有離開過我們,只是換了形式,由歷史上那種真槍實彈的戰事,轉變為無硝煙的戰爭。正當今天我們在北京舉行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日本卻動員他們的駐外使領館唆使世界各國友邦不要參加,指:“此次大會過度聚焦歷史、反日色彩濃重,呼籲各國謹慎考慮是否由首腦出席,避免中國主導的歷史認識在國際社會擴大傳播。”由此可見,不負責任、顛倒是非、善於造謠,是自古至今日本當局從無改變的特性;與其希望它們改變,不如中國政府和人民堅定自強,警鐘長鳴,以捍衛國家民族和我們世世代代的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更為實際。
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及小部分東亞近鄰不但沒有打擊軍國主義復辟,反而與之結為盟友,肆意渲染“中國威脅論”,聲稱我國快速擴張軍事實力云云,意圖引起世界不安,把矛頭指向我國。先要強調一點,根據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總體國家安全觀”概念,軍事安全乃是國家安全的保障,我國作為全球其中一個幅員遼闊的大國,怎可能不配置軍備呢?其實美方的說法,形同叫我們赤手空拳,以便任由他們施加槍炮。而且,參考西方的統計數據,2025年我國的國防預算為2,670億美元,而美國的軍費則高達9,000億美元,足足是我們的3倍有多!可見“中國威脅論”完全是站不住腳。
加上,美軍在海、陸、空等多個領域的軍備(例如航空母艦)都是獨佔鰲頭。說來說去,美西方總是想“搞陣營”、“搞小圈子”(例如所謂“七國集團快速反應機制”、“五眼聯盟”等),表面上是合作機制,實質是數個西方國家專門用作干涉別國(特別是我國)內政、指手劃腳的組織,總是為世界添煩添亂。
反觀,我國在變局中總能站穩陣腳。2001年,我國通過與志同道合的國家成立“上海合作組織”,以鞏固和平安全;並且在近年積極與歐亞非國家建設“一帶一路”,以實現互惠共贏,全球多國連年受惠於“平等互利”、“和平共處”的成果,顯然與美西方只顧挑起事端的心態形成鮮明對比!
當年,先輩們以寶貴生命守護萬家燈火,換取今天的安逸和平。現在,我們是歷經試煉、充滿底氣,以及茁壯強大的中華兒女,確實要廣交朋友,昂首前行,一同守住和平正義這道底線,堅決向各種帝國主義和霸權主義說不!
(作者係香港立法會議員、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