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專訪】卓永興:人工智能是強化公共治理的重要工具-紫荊網

【紫荊專訪】卓永興:人工智能是強化公共治理的重要工具

日期:2025-10-29 來源:紫荆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本刊記者  張清語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2025年《施政報告》明確宣布成立AI效能提升組,統籌指導各政府部門高效應用AI技術,以優化政府整體運作效率、升級公共服務水平。為深入解讀該小組的工作與未來規劃,本刊記者專訪特區政府AI效能提升組組長、特區政府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與讀者分享相關工作細節與未來香港AI應用藍圖。

AI效能提升組三大工作方向

在談及AI(人工智能)技術的時代價值與政府應用布局時,卓永興明確指出,AI是當今最具影響力的信息技術之一,是推動智慧城市、新質生產力及高質量發展的要素,亦是強化公共治理的重要工具。

為達成AI效能提升組提升政府服務效率的成立目標,卓永興進一步闡釋小組的三大核心工作方向:統籌和指導各政府部門於工作中有效應用AI技術、研究重組部門工作流程及推動部門進行科技革新,提升效能。通過這三方面的工作,AI效能提升組會檢視部門現時的工作流程及科技應用,以新思維應用新科技如AI,有助政府的工作在科技創新的大環境下,與時並進,不論是為市民提供服務,還是處理政府內部的日常運作,都能提升效率、精益求精,讓政府的資源得到善用,為市民帶來更便捷、更優質、更具溫度的政務服務體驗,切實提升市民在政務服務中的獲得感、幸福感與滿意度。

AI效能提升組會廣泛檢視各政務範疇。在評估應用AI技術方案時,考量應用對公共服務使用者和部門可帶來的好處、採用技術涉及的資源和採用技術的安全性。

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右二)於9月20日闡述《施政報告》中有關AI效能提升組的內容

數字辦將推“AI旗艦項目”

在推動跨政府部門協作方面,AI效能提升組發揮著指導、統籌的頂層設計功能,從香港政府的宏觀視角出發,就不同部門的科技應用和業務流程,給予督導和指示,並促進跨部門的數據共享互用,提高政府運作和服務效能,最終達成提升政府整體運作效率與公共服務質量的核心目標。

在AI效能提升組的督導下,數字政策辦公室(數字辦)將協助部門推行具影響力和擴展性的“AI旗艦項目”作為示範案例(例如利用AI自動查核申請人提交的資料,加快處理及審批各類牌照和申請),推動其他部門善用AI,並將在未來兩年陸續推出“AI旗艦項目”。數字辦計劃為“智方便”及“數碼企業身份”加入“AI助手”,解答用戶查詢及提供個人化服務,並為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推薦合適的資助計劃和公共服務支援,為市民大眾提供更貼心的政務服務。數字辦亦會就數據分析、客戶服務,以及文書處理等日常政務工作,推出包括不同現成應用程式的“AI工具箱”,推動各政府部門更廣泛應用AI,目標是於2026年內涵蓋100個政務環節,並於2027年內增加到200個。

香港有望成為全球AI發展樞紐

行政長官李家超在2025年《施政報告》提出,政府會加大推動AI作為香港未來發展的核心產業,以“加強基建,推動應用導向”為策略,在重視防範安全風險的意識下,推進AI+發展,促進AI在各行業廣泛深度融合,實現“AI產業化、產業AI化”。香港在籌劃AI政務工作時,會適當借鑒其他城市的AI政務應用經驗。

香港在發展AI產業的進程中,具備科研、資金、數據、人才的優勢,並有豐富的應用場景,有望成為全球AI發展樞紐。在數據方面,香港亦會加大發揮“一國兩制”的優勢,通過繼續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內地、香港)個人信息跨境流動標準合同》等便利措施,安全有序地促進大灣區數據跨境流動,為AI產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香港“人工智能+政務”系列首場專題技術論壇於8月8日舉行,特區政府數字政策專員黃志光(前排中)在論壇上與嘉賓合照

發展以安全為舵,應用為帆

AI效能提升組將在確保安全、可控的情況下推動部門廣泛應用AI。政府十分重視AI應用的治理和風險防範。數字辦已經發布《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及應用指引》,以及《人工智能道德框架》,為開發、設計、處理及安全使用AI服務提供指引及建議。內容涵蓋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範圍、應用局限、潛在風險與治理原則,包括需關注的資料洩露、模型偏見和錯誤等技術風險等。

因應AI的發展,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發布了各項指引,提供有關AI管治和保障個人資料私隱的建議。律政司亦將成立跨部門工作小組,檢視更廣泛應用AI所需的法律配套。

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的成立,亦將有助相關研究及向政府提供推動香港人工智能發展的建議,包括優化人工智能治理等範疇。

AI效能提升組的一系列布局不僅讓AI技術深度賦能政務服務、惠及市民與企業,更依託“一國兩制”與大灣區協同優勢,為香港AI產業打開了發展的廣闊空間。未來,隨著各項規劃逐步落地,香港有望在全球AI浪潮中,既守住安全根基,又釋放創新活力,藉助AI技術為民服務、助港發展。

(本文發布於《紫荊》雜誌2025年11月號)

來源:紫荆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劉可熠 校對:周默 監製:張晶晶
智慧城市指數香港全球排第八 “智方便”逾380萬人登記
粵港澳大灣區法律部門人員培訓課程首在港舉行
11月5日起,羅湖、蓮塘、福田、港珠澳大橋等口岸可“刷臉通關”
體育為媒 粵港澳三地攜手辦賽開啟新篇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