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方方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堅持依法治港治澳,維護憲法和基本法確定的特別行政區憲制秩序,為香港“由治及興”指明方向。在“一國兩制”方針指引下,香港依託“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與內地各省市深化合作,其中安徽與香港的互利共贏實踐,成為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生動註腳,在科技
創新、人才交流、經濟文化融合領域綻放光彩。
科技創新協同發力,激活高質量發展引擎。香港高校具備頂尖基礎科研實力,而安徽已建成深空探測實驗室等國家級科研平台,“九章三號”量子計算原型機等成果屢破世界紀錄,兩地形成“基礎研究+成果轉化”的完美互補。從港企與陽光電源探索新能源合作,到香港投資者助力科大訊飛等皖企成長,資金與
技術的雙向奔赴成效顯著。香港委員聯名提案推動香港“科創實習計劃”落地安徽,在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領域搭建合作橋樑,讓創新成果更快轉化為發展動能和經濟效益。這種產業鏈上下游的精準對接,正是“一國兩制”制度優勢在科技創新領域的具體體現。
人才交流雙向賦能,夯實發展人才根基。安徽青年的技術專長與香港青年的國際視野形成天然互補,為兩地發展注入活力。香港安徽聯誼總會組織的年底回鄉團活動,讓香港各界人士深入了解安徽科創實力;“I See I know”香港青年參訪團走進蔚來汽車、國盾量子等企業,在親身體驗中增強家國情懷。港澳委員建議完善海外人才社會保障制度,推動皖港青年深度交流,這種“走出去”與“引進來”相結合的模式,正逐步壯大兩地科創人才庫,為經濟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經濟文化融合共生,拓寬合作發展維度。安徽將香港作為“出海”首選平台,通過“徽動全球”等計劃推動企業立足香港走向世界;香港則依託安徽在硬科技、製造業等領域的優勢,拓展產業發展空間。香港騰雲科創集群加速器為皖企出海搭建全方位平台,古井集團在港設立文化研究中心傳播白酒文化,彰顯
兩地產業與文化融合的巨大潛力。從壽縣古城的歷史探尋到黃山的人文攬勝,文化交流讓皖港情誼在傳承中深化,為經濟合作注入情感紐帶。
皖港合作的豐碩成果,印證了“一國兩制”是香港繁榮穩定的根本保障,更是兩地攜手發展的制度優勢。站在新起點,兩地需以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引,持續深化科技創新協同、人才交流互動、經濟文化融合,讓香港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實現更好發展,讓安徽藉助香港平台擴大開放,共同書寫“一國兩制”行穩致遠、民生向上向好的時代新篇章。
(本文作者係香港安徽聯誼總會會長,文章僅代表個人觀點)
今日熱搜
本週熱搜
本月熱搜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