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醫療資源分配 便利基層市民-紫荊網

完善醫療資源分配 便利基層市民

日期:2025-10-31 來源:香港文匯報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特區政府30日公布社區藥物名冊運作機制及《基層醫療社區藥房指引》,預計於明年第四季推行社區藥房計劃。此舉是落實《基層醫療健康藍圖》的具體行動,亦是本港醫療體系由“以醫院為中心”轉向“以人為本、預防為先”的里程碑。在財政資源有限的背景下,特區政府仍果斷推動惠及基層市民的醫療改革,展現了對基層醫療的堅定承諾,值得充分肯定。

本港正面對人口急速高齡化與慢性疾病日益普遍的雙重挑戰。隨着65歲以上長者的比例持續上升,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患者數目不斷攀升,現行公立醫療系統長期超負荷運作,專科門診輪候時間動輒數月,連帶家庭醫學門診亦人滿為患。許多病情穩定的慢性病患者,僅為配藥而頻繁往返醫院,不僅耗費時間精力,更擠佔了珍貴的公營醫療資源。社區藥房計劃正是針對此痛點的精準施策——讓市民在社區內即可便捷取得常用藥物,無需再為配藥而奔波,既減輕病人負擔,亦緩解公立醫療系統的壓力。

計劃的核心在於建立“安全、可負擔、便捷”的社區取藥網絡。社區藥物名冊初期涵蓋逾百種藥物,以“慢病共治計劃”藥物為基礎,長遠目標達400種,涵蓋預防、慢性病管理及偶發疾病用藥。所有藥物均從醫管局藥物名冊選取,由醫管局統一採購,確保品質與公立醫院一致,並憑藉集體議價優勢降低價格。更關鍵的是,參與計劃的市民,無論是醫管局病人或基層醫療計劃參加者,均可享低於市場價的共付費用,特區政府亦承諾提供資助以確保可負擔性,體現了公共醫療的普惠原則。

計劃的細節設計展現細緻考量。三層藥物分類機制,針對非專利藥、專利藥與特殊藥物制定不同的採購與收費模式,兼顧了效率與彈性。對社區居民,可每次配發8周藥物,避免囤積與浪費;對安老院舍,則透過電子處方與預先包裝服務,提升派藥準確性與效率,減輕院方行政負擔。此外,社區藥房更將提供藥物諮詢、慢性病管理、戒煙輔導等增值服務,強化藥劑師在社區健康中的守門人角色。

社區藥房計劃是本港醫療制度改革的一劑良方,不僅便利市民,更推動醫療資源合理分配,促進預防性醫療發展。隨着計劃於2027年覆蓋全港18區,相信一個更高效、更貼近市民的基層醫療網絡將為公共健康奠定穩固根基。

來源:香港文匯報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安濤 校對:劉可熠 監製:張晶晶
蔡若蓮:QS亞洲大學排名 香港院校登頂
香港數碼競爭力排名升至全球第四
中韓續簽雙邊本幣互換協議
習近平會見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