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尚宏
一個立法會選舉參選人,如果能在眾多同行中脫穎而出?一方面,立法會參選者們再僅僅靠喊口號去爭取選民的投票未免有些“落後”。另一方面,選民在面對其選區的參選者們時,他們更願意心水投給那些肯做實事的參選者。
中央政府,特區政府以及特區市民的眼睛是雪亮的。正所謂“空談誤國,實幹興邦”。如果議員只有鮮明的意識形態口號,但面對具體的公共議題時缺乏基本的專業理解,就無法為市民想出好的民生政策,亦無法有效協助特區政府制定及修正出細緻、有效且可執行的法案。這就會導致“好心辦壞事”。
要想向外界講好香港故事,純粹再以意識形態劃分都是通過審查的愛國愛港參選人是“無中生有”,亦會導致產生非黑即白、“扣帽子”的對立思維,壓縮了理性討論和務實妥協的空間。
在愛國者治港的大背景下,選民喜歡的不是“最會說話的人”,而是“最會做事的人”。在筆者看來,那些通過審查資格的立法會參選人,在具專業能力並能將專業知識轉化為可行政策的情況下,在本次換屆選舉中,將會成為“搶手貨”。因為選民實質上追求的是一種“以專業為基礎”的立法會參選人。
以下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最近貨運飛機在香港機場發生致命事故令人揪心。事實上,在機場這個社區中,有近七萬的機場從業員,這當中蘊含寶貴的選票資源。他們不是不想投票,而是能夠選到一個願意關注他們的員工福利並並肯為有關當局提出優化建議的參選人。政府當局亦樂見一個接地氣,懂機場運作知識,能聆聽行業人士意見,能提出可行政策的參選人。若真有這樣的參選人,試問哪個機場從業選民不會主動投票?
特區選民青睞要那些具備正確價值觀、並且尊重專業、善用專業知識來實現公共利益的立法會議員。期待新一屆參選人,能重民生,重專業,重務實之人。
(本文作者係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成員,文章僅代表個人觀點)
今日熱搜
本週熱搜
本月熱搜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