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為銘記歷史、緬懷先烈、弘揚愛國精神,並加強青少年的國家民族意識,魯迅青少年文學獎香港組委會於9月3日上午組織各界人士舉行“烽煙銘史‧吾輩自強”——觀看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閱兵式電視直播活動。來自政府、教育、青年、文化及社會各界的代表齊聚一堂,共同見證這一歷史時刻,向偉大的抗戰英烈致敬。
各界齊聚:體現社會共同情懷
活動在麗澤中學生合唱《歌唱祖國》帶動全場大合唱的熱烈氣氛中拉開序幕。活動現場,全體師生及各界代表全神貫注地觀看閱兵式直播。當禮炮轟鳴震徹雲霄,當國旗護衛隊護送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當軍樂團奏響激昂樂曲,當中國自主創新研發的戰鬥機翱翔在天安門上空⋯⋯麗澤中學現場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展現香港社會與祖國同心同行的堅定信念。
活動主辦機構魯迅青少年文學獎香港組委會代表、九龍地域校長聯會執委會副義務秘書、麗澤中學李潔明校長致歡迎詞,表示“80年前,中華民族取得抗戰的偉大勝利,這不僅是中國近代以來反抗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天,我們各界人士熱情匯聚在這裏,共同透過觀看閱兵盛典,讓年輕一代深刻體會和平來之不易,並從先烈事跡中汲取自強不息的精神力量,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與發展利益的決心。”
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副主席、立法會議員、香港特區政府青年發展委員會副主席 梁毓偉MH, JP主禮致辭,提到“閱兵儀式既是對過去歷史的深切緬懷,同時亦是國家走向國防現代化的證明。香港青少年應銘記先烈犧牲、珍惜當下和平生活,努力成為愛國愛港、擔當有為的新一代,傳承弘揚愛國精神,堅定守護家國,共同建設更美好的香港。”
署理油尖旺民政事務專員黃思齊女士主禮致辭,表示“今天,我們共同觀看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的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閱兵儀式,不僅是為了回顧歷史、緬懷先烈,更是要從中汲取『吾輩自強』的精神力量,激發愛國情懷與時代擔當。閱兵式既是國家實力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信念的莊嚴傳遞。希望我們特別是年輕一代,能通過這一盛事,更加深刻地理解和平的珍貴、自強的重要。”

薪火相傳:長者青年學生共同觀禮
值得一提的是,活動現場特別安排了抗戰歷史研究者與青年學生的交流環節。專家學者與青年學子分享歷史見證,實現了歷史記憶的薪火相傳。抗戰歷史研究者李先生感慨道:“看到這麼多年輕人主動來了解歷史,與我們一起觀看閱兵式,讓我深感欣慰。”
青年與學生心聲:在歷史中汲取力量
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委員、九龍青年聯席會議召集人連洲杰會長深深感動,表示“今天看到閲兵儀式透過電視,我們香港現場,這麼多不同年齡、不同背景的人因為共同的家國情懷相聚在一起,彼此交流、互相理解,這就是最動人的畫面。我們相信,這份溫暖與感動將會延續到活動之外,成為連接香港社會各界的溫情紐帶和凝聚力。”
活動現場,學生們全神貫注地觀看閱兵式直播,每到精彩處,現場都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中六學生李東良在觀看直播後激動地表示:“80年前,國家飽受欺凌,而如今祖國日新月異、繁榮昌盛,實在令人心潮澎湃。”他特別提到,東風導彈的發展歷程令他印象深刻——從最初依賴蘇聯和美國的援助,到如今中國實現自主創新與研發,展現出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作為學生有責任也有義務,為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他表示。
“看到國旗升起、解放軍列隊出場的那刻,內心非常感動。”同為中六學生的楊翠珊說道。這是她第二次觀看閱兵儀式,上一次是在75周年,心情依舊澎湃。隨着年齡增長,她越發體會到祖國的日益強大。當直升機編隊在空中組成巨大的“80”字樣,並懸掛“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字樣的橫幅時,令她不禁想起開國大典閱兵時因飛機數量不足,周恩來總理提出“飛機不夠,我們就飛兩遍”的往事,“如今我們的飛機不再需要飛兩遍,因為我們有足夠的飛機,整齊劃一地從天安門上空飛過。”她認為香港青年應傳承愛國精神,用知識和技能武裝自己,為社會、國家乃至民族復興貢獻力量。
叶禹杰同學則表示,閱兵中一幕幕場景都深深震撼了他,也加深自己對國家的認同,“沒有哪一刻特別深刻,因為每一幕都直擊內心。”他分享此前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參加升旗儀式時,親眼看到五星紅旗升起的那一刻,“回想到國家曾經因弱小而被欺負的往事,會忍不住流淚,今天的和平建立在前輩的奉獻與犧牲之上,我們應當緬懷先烈,更深刻地認識祖國。”他強調,習近平主席曾指出:“銘記歷史,不是為了延續仇恨,而是要共同引以為戒。”作為香港學生,應積極參與愛國教育活動和內地交流團,通過親身體驗增強與祖國的情感聯結。
作為今日活動的主持人之一,翟心瀅同學感到無比自豪。她認為,受閱士兵堅毅的眼神令人印象深刻、振奮人心。她本人亦選修中國歷史,對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歷程抱有濃厚興趣。通過這次閱兵直播,她更直觀地感受到當年之艱辛與今日閱兵之壯觀,形成鮮明對比。她曾參加大灣區交流活動,切身感受到內地科技的迅速發展,表示將努力通過學習提升自我、報效祖國,不斷增強家國意識。
王紫菱同學則有幸在活動現場作為學生代表發言,她告訴記者,閱兵中每一個環節都令她難忘,開場鳴放的禮炮,每一響都彷彿向世界宣告中國的強大與復興。她感慨道:“這一刻,我們偉大的祖國終於強大到被世界看見,終於站起來了。”
團結見證:讓歷史走進心裡,展現香港社會凝聚力
活動主辦方代表魯迅青少年文學獎香港組委會常務副主席沈燕玲表示:“今天我們不只觀看了一場閱兵,更上了一堂行走的思政課,見證了香港社會各界的團結與凝聚。從教育界到青年團體,從社會賢達到在校學生,大家共同觀看閱兵式,共同回顧歷史,充分展現了香港社會的愛國情懷和向心力。今年下半年,我們亦將組織開展『文化有力量:魯迅、香港與抗戰——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歷史圖片展』校園巡展,讓更多抗戰歷史圖片與文物、抗戰的故事走進課堂,把歷史真正種進孩子們的心田。”
油尖旺民政事務處為每一位來賓特別精心準備並贈送《鶴髮話當年——抗日戰爭勝利八十周年紀念專輯附油尖旺區抗日資料和導賞路綫》新書,這場活動不僅是一場愛國主義教育,更成為了香港社會各界團結協作、共同銘記歷史的重要平台。活動在全體參與者高唱國歌的莊嚴氣氛中達到高潮,展現了香港社會與祖國同心同行的堅定信念。
據了解,是次活動由魯迅青少年文學香港組委會主辦,香港優才及專才協會、大公文匯全媒體新聞中心承辦,並獲九龍地域校長聯會、香港島校長聯會、新界校長會、香港教師會、粵港澳大灣區中小學校長聯合會、馬相伯天俞教育基金會、九龍青年聯席會議合辦,新界青年聯會、新民黨青年委員會、香港青年協進會、亮天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香港導師會、香港梔子醫療有限公司及油尖旺區青少年發展協會協辦,執行機構為香港青少年知行書院,戰略合作機構為中國廣播電視香港記者站,並特別鳴謝油尖旺民政事務處以及多家青年團體、社會團體和文化機構特別支持蒞臨現場,與青年學生及社會各界共同觀看閱兵盛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