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香港生物科技協會主辦的“BIOHK2025香港國際生物科技論壇暨展覽”9月10日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隆重開幕,活動將一連四日舉行至9月13日。今年大會以“如何實現‘活到150歲’這一願景?”為主題,聚焦生物科技的最新突破如何重塑人類健康的未來。活動期間,將舉辦主題演講、圓桌會議、展覽、學術報告、一對一洽談及路演比賽等,打造一個融合“官產學研投用”的國際化協作平台。
開幕式當日重量級嘉賓雲集,包括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神經生物學家、BIOHK主席于常海教授,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香港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教授,以及北京經濟開發區工委副書記、北京亦莊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王軍等。
大會主席、香港生物科技協會主席于常海教授在開幕致辭中表示,科學研究顯示人類壽命上限有望達到150歲,這一願景並非誇張,而是隨著生物科技不斷進步可能實現的未來。BIOHK2025涵蓋創新藥物、人工智慧、幹細胞、基因治療等多個前沿議題,將為參會者提供關於延長人類壽命的重要線索。他強調,大會彙聚政府、產業、學術、研究及投資多方力量,旨在推動生物科技領域的創新與合作。此外,不同於其他學術會議,BIOHK2025在最後一天特別設立公眾開放日,並舉辦科普講座專場,向市民和學生普及生物科技知識,對推動生物科技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本次開幕式上北京亦莊備受矚目。北京亦莊國際生物醫藥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榮獲“最佳醫藥創新生態獎”,BioPark國際醫藥創新公園則獲得“最具潛力生物醫藥園區獎”,進一步展現亦莊在生物醫藥創新領域的實力與潛力。


王軍:北京亦莊打造全球生物醫藥創新高地
在開幕式中,代表北京亦莊前來參展的王軍致詞表示,香港國際生物科技論壇暨展覽為全球生物醫藥領域的遠見者和領導者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平台,而北京亦莊作為首都高精尖產業的主要承載區,已形成了千億級的生物醫藥健康產業規模,展現出強勁的創新能力。
他介紹,目前,亦莊獲批的臨床一類新藥佔北京市總量的57%,創新醫療器械產品佔比達42.9%。在細胞基因治療和高端醫療裝備等領域,亦莊構建了從研發、認證到市場銷售的全生命周期創新生態。

王軍指出,北京市和亦莊為創新企業提供有力支持。北京亦莊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作為開發區的國有資本平台,致力於科技園區開發和產業環境建設,推動企業持續成長。當前,亦莊已集聚超過5300家生物醫藥企業,其中包括輝瑞(Pfizer)、百時美施貴寶(Bristol-Myers Squibb,簡稱BMS)等跨國企業,以及眾多本土創新力量,產業涵蓋化學藥物、生物藥、高端醫療裝備等多個領域。
王軍強調,亦莊正在全力打造國際醫藥創新園區,依託國家藥監局醫療器械技術審評檢測中心等資源,形成了加速創新成果轉化的核心優勢,目標是建成全球醫藥健康創新的樣板區和政策改革的試驗田。他表示:“北京亦莊是一片成就偉大企業的熱土,國家需要什麼,我們就去做什麼;企業需要什麼,我們就去提供什麼;人才需要什麼,我們就去支持什麼。”邀請海內外企業人才匯聚亦莊。



北京亦莊:國際產業新城
北京亦莊經濟技術開發區位於北京市東南部,歷經三十多年發展,已從昔日農田村落,成長為規劃面積達225平方公里的首都高精尖產業主陣地。截至目前,北京亦莊已聚集105家世界500強企業投資的160個項目。2025上半年,經開區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2.3%;實現產值3478.7億元,同比增長15.6%;全區上市企業總數達56家。
生物技術和大健康產業是亦莊的核心板塊。園區內集聚超過5300家相關企業,形成完整產業鏈,涵蓋創新研發、技術轉化、產業化落地等關鍵環節。北京亦莊高標準謀劃佈局BioPark。自2024年7月規劃發佈以來,生物園已吸引禮來(Eli Lilly and Company)、阿斯利康(AstraZeneca)、輝瑞(Pfizer)、美敦力(Medtronic plc)、拜耳(Bayer)等跨國藥企入駐,佈局謀劃國家醫療大數據人工智能訓練基地、產教融合基地等產業配套設施。未來,北京亦莊將持續推進BioPark建設,打造國際影響力的生物醫藥創新聚集地,爲北京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動能。
本屆BIOHK2025香港國際生物科技論壇暨展覽由香港生物科技協會主辦,彙聚來自20多個國家及地區的演講嘉賓,設置13場主題報告、40餘場分論壇及100多個展位,吸引超過5000名觀眾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