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至7月,福州綜合保稅區交出亮眼的“成績單”:工業產值達2.9億元、同比增長68.7%,新註冊企業86家,展現出強勁的高質量發展活力。
戰鼓聲未歇,號角又催徵。8月以來,福州自貿片區管委會乘勢而上,以更加昂揚的鬥志推動綜保區開放開發。通過錨定綜保區功能定位,主動靠前服務,聚焦保稅物流、加工、研發、維修等業態升級,大力開展項目招引對接,並與駐區海關協同創新通關便利化舉措,合力推動產業項目加速落地,讓這片福州對外開放的戰略引擎和產業轉型升級的核心高地加速崛起。

如今,走進福州綜合保稅區這片僅0.659平方公里的政策創新試驗田,撲面而來的是蓬勃的生產熱度、澎湃的創新活力和堅定向前的發展信心。
新通道帶來新機遇
2023年8月,一列來自遠方的國際班列緩緩駛入福州,不僅帶來了哈薩克斯坦的高碳鉻鐵,更開啓了一條跨越山河的嶄新貿易通道——福州關區首票國際班列多式聯運業務順利完成,將原本的運輸時間壓縮了20天,成本驟降30%。
“感謝馬尾海關和綜保區的大力支持和幫助,貨物20天內就能從哈薩克斯坦直達福州,這種速度以前都不敢想。我們將用好這個新通道,持續擴大進口量,為國內企業拓展國際市場提供更加穩定優質的供應鏈。”當時,福州海盛龍供應鏈及船舶物資有限公司的負責人陳志毅發出感慨,對未來的發展充滿期待。
春去秋來,2025年的9月,陳志毅的期待迎來了迴響——隨着全球造船業逐步回暖,福州作為華東地區修造船業的重要基地迎來新的發展機遇,立足綜保區的政策與功能優勢,他所在的公司也開拓了新業務。
“我們現在專門為具備外輪修造資質的船廠提供進口船舶配件的保稅供船服務。”如今,作為海盛龍公司總經理,陳志毅幹勁十足。他告訴記者,充分利用綜保區內“保稅貨物自行運輸”政策,公司可以不依賴海關監管車輛,憑合規單證即可自行提貨並直接運送至保稅倉庫,再配至最終目的地。這一模式不僅節省了等待時間,也更靈活應對超長、超寬等特殊規格貨品的物流需求。
與此同時,依託“區港聯動”機制,企業能夠實現24小時不間斷卸貨和裝運,極大提升物流周轉效率。“在國際貿易形式這麼複雜的情況下,我們依然實現了逆勢增長,這讓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陳志毅頗為驕傲地告訴記者,公司服務範圍已覆蓋全省,成為多家船廠可靠的保稅配件供應商。
如今,海盛龍公司還在積極拓展新業務板塊,“我們有信心充分發揮當地政府的政策優勢,為國家創稅創匯多做貢獻!”陳志毅說道。
新模式激發新活力
同樣聚焦開放通道,一場圍繞“速度與效率”的變革正在跨境電商領域悄然發生。去年12月,由馬尾海關創新推出“跨境電商拼箱組貨”通關模式在福州綜合保稅區落地,不僅讓企業享受到實實在在的便利,更激活了對台貿易的新通道。

“操作更靈活,周期縮短了,訂單量明顯增長。”作為福州海關首票“一般貿易貨物與跨境電商貨物拼箱組貨”的受益者,福建慧旭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經理李彬鑫對此深有體會。
“近幾年跨境電商出口賽道競爭激烈,比的就是配送速度和物流運費。”李彬鑫告訴記者,過去企業出口整櫃的跨境電商包裹,線下攬貨都要攢夠一個集裝箱的貨量才申報出口,目的就是儘量降低運費。“但這樣操作就會增加物流配送時長,無法兼顧時效性和物流成本,影響企業競爭力。”
而新模式下,一般貿易貨物與跨境電商包裹可分別申報、靈活拼箱,大幅壓縮了中間環節。企業無需再苦等湊整櫃,跨境電商包裹可隨時“搭便車”出口,平均每個集裝箱節省物流成本1000元,真正實現降本增效。
更令人眼前一亮的是,這條通道巧妙地藉助地理優勢,打通了對台跨境電商的“快車道”。電商包裹從馬尾口岸到馬祖福澳港清關僅需4小時,比直達台灣本島快一倍以上。憑藉馬祖位於榕台海運必經之路的區位優勢,這裏正迅速崛起為對台跨境電商出口的重要集散地。
據福州綜保區相關部門統計,今年前7個月,納入綜保區統計的跨境電商9610對台海運快件出口貨值8.03億元,比增45%。
新速度展現新溫度
去年的投洽會上,法國斯迪邁集團投資的多層共擠流延薄膜項目落地福州綜合保稅區,計劃建設生產車間及生產輔助設施,購置新增流延膜機、分切機等先進設備,建成後可新增15條功能性薄膜生產線。
“我們的新廠房11月應該就能封頂了,正好能安裝我們新到的設備。”一年過去,項目進展大步流星,預計明年就能投產,這讓公司負責人林柏文充滿期待。
項目的快速落地,得益於福州自貿片區推出的一系列創新舉措。据了解,通過創新“線下+線上”土地招商模式,福州綜保區將服務鏈條由“拿地後”延伸到“拿地前”,主動為企業提供政策諮詢、流程指導和材料準備等全流程服務,通過“串聯+並聯”集成辦理,極大提升審批效率。如今,這種“多證齊發”拿地即開工新型審批模式已成功入選福建自貿試驗區第21批創新舉措,並在全省推廣。
“目前公司保持着每財年5%至10%的穩健增長,我們也有信心繼續深耕。”提起新項目,林柏文幹勁十足。
林柏文的期待有跡可循。同樣在福州綜合保稅區,2019年落地的福建愛博維康光學有限公司(原福建優你康光學有限公司)已實現從0到2022年工業產值2658萬元、再到2024年工業產值1.45億元的“三連跳”,成長為大陸最具規模的隱形眼鏡研發和生產基地。
“從洽談到落地只用了2個月,從投建到投產用時不到2年,我們在這裏享受到前所未有的‘自貿速度’。”回憶起落地時的故事,公司負責人李明遠依然印象深刻。而如今,愛博維康公司已取得9張註冊證、專利33項、軟件著作權5項。
優質溫暖的服務,培育茁壯成長的企業,帶來雙向奔赴的迴應。去年,以建成亞洲最大的隱形眼鏡研發和生產基地為目標,愛博維康公司選擇“加碼”綜保區,落地新一代彩色隱形眼鏡生產項目,預計項目全面建成後可實現年產7.4億片、產值25億元以上。(吳樺真 陳摯 游堭 徐志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