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由香港山東社團總會、威海海外聯誼會等主辦的“威港同心迎國慶非遺文化進校園”系列活動,在香港孔聖堂禮仁書院舉行。來自山東威海的非遺大師李江玉、馬金霞分別為60餘名香港師生傳授錫鑲和玻璃畫技藝,以魯港人文交流、共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特別方式“獻禮”國慶節。


活動現場,同學們分組體驗兩項非遺製作:錫鑲工藝從鏨刻到鑲嵌都要一絲不苟,玻璃內畫則自反向運筆至成畫亦妙趣橫生。有同學在完成錫鑲杯墊後興奮地說:“每一錘都要很小心,但做出來真的好有成就感!”也有製作玻璃內畫的同學感言:“反向畫畫太考驗耐心了,但畫出來的效果真的很漂亮!”
作為威海環翠中學的姊妹學校,孔聖堂禮仁書院與齊魯文化早有淵源。書院校長楊永漢博士表示,今次非遺活動不僅是技藝的傳授,更是文化的深度對話。“尤其適逢國慶節前夕,讓同學們從手工活中感受‘威港同心’的真正含義,更具紀念意義。”
作為主辦方的香港威海同鄉會會長劉世淵也表示,內地非遺進港校是文化更是情感,在新中國成立76周年之際舉辦很有意義。

中國太平保險集團群眾工作部副總經理姚來文介紹,這是他們連續第二年支持山東非遺來港。“孩子們體驗非遺工藝時十分專注,表明優秀傳統文化正在他們心中扎根。這也是我們持續支持此類活動的初衷。”
濟南市政協委員、香港山東社團總會副秘書長董启真表示,今次系列活動是社區服務與文化傳播的“雙向賦能”。“我們與社區、企業、青年團體攜手,鼓勵青少年親身實踐,讓傳統文化真正融入日常。該合作模式也為兩地人文交流提供了新的路徑參考。”
招商局港口有限公司代表、西貢將軍澳青年總會主席溫啟明表示,作為企業,招商局港口除了支持活動,更希望長期陪伴、深度參與文化傳承。作為地區工作者,他還計劃組織非遺體驗營,帶領香港青少年赴山東拜訪非遺傳承人,讓年輕一代實地感受祖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據介紹,山東非遺走進香港校園和社區系列活動是中國太平“中企關愛、同路同行”及“招商局港口招商幸福村”公益項目的重要內容,已連續第二年在港舉辦。今年的主辦機構包括香港山東社團總會、威海海外聯誼會、香港威海同鄉會、中國太平保險集團、招商局港口公司、西貢將軍澳青年總會、景林關愛隊等。連日來,活動已走進香港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黃藻森學校、景林鄰里社區中心等地,共吸引近300名學生和市民參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