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政府再放大招:港八大非本地生比例擬增至50%-紫荊網

特區政府再放大招:港八大非本地生比例擬增至50%

日期:2025-09-15 來源:紫荆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特區政府再放大招:八大高校非本地生名額擬突破50%!本地生會否受影響?

消息指,行政長官李家超本周三(17日)發表的《施政報告》,將再出政策利好,允許八所資助大學招收更多非本地本科生,比例上限擬由40%提升至50%。

關鍵答案來了:本地生15,000個資助學位名額,一個都不會少!

香港高校2018招生起跑內地高考生入讀香港高校攻略

招生名額具體變化

非本地生名額增加:目前八大招收非本地本科生的上限是本地資助學位的40%。新政策打算把這個比例提高到50%。也就是說,大學可以收更多來自內地和海外的學生了。

本地生名額不變:特區政府每年保證給香港本地學生的15,000個一年級資助學位名額一個都不會少,不會因為多招了外地生而被擠佔。

為何要增加?

名額不夠用:其實去年(2024/2025學年)才剛把上限從20%翻倍漲到40%。但像港大校長張翔最近就說,今年9月港大收的非本地生已經快滿40%了。其他大學校長也向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反映,40%的額度都用完了。

吸引全球人才:政府覺得香港有能力也應該吸引更多國際學生來讀書,提升香港作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的地位。

保證質量:香港大學校長張翔提到,增加名額沒問題,但必須保證招進來的學生素質夠好,而且學校裡的宿舍、教室等“硬件”和老師等“軟件”也要跟得上才行。

學費怎麼收?

額外名額,不花公帑:大學招這些非本地本科生,用的是“額外”的名額,花的不是政府原本給本地生的那份教育經費(公帑)。

以明年(2025/2026學年)為例:

本地生學費:大約$44,500港幣一年。

非本地生學費:每年$160,000到$218,000港幣不等。

香港高校國際排名表現亮眼

香港高校在國際排名中表現出色,根據2026年《QS世界大學排名》,香港共有5所大學躋身全球百強,包括:香港大學(第11位)、香港中文大學(第32位)、香港科技大學(第44位)、香港理工大學(第54位)、香港城市大學(第63位)。

若以城市為單位計算,香港是全球唯一同時擁有5所百強大學的城市,百強大學比例高達56%,超越紐約、倫敦及多倫多,突顯香港在國際高等教育中的領先地位。

此外,香港高校在學科排名方面同樣表現卓越。根據2024年《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香港共有6個學科進入全球前十,比去年增加2個,具體如下:港大牙醫學(全球第2位)、港大教育學(全球第3位)中大護理學(全球第5位)、港大語言學(全球第9位)、中大語言學(全球第10位)、港大運動科學(全球第10位)這些成就充分展現了香港高校的科研實力與國際競爭力。

政府支持香港高校走向國際

香港高等教育的國際成就,離不開特區政府在政策與資源上的全力支持。教資會根據各大學的發展定位與學科特色,進行精準資源分配,幫助各高校鞏固優勢領域,從而在全球競爭中脫穎而出。這種策略性支持,為香港在國際高等教育版圖上的領先地位提供了堅實基礎。

來源:紫荆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李博揚 校對:劉可熠 監製:張晶晶
【2025施政報告】李家超:照顧不同階層住屋需要
【2025施政報告】李家超:確保北都發展符合香港利益
【2025施政報告】施政報告為加快發展提出清晰目標
【2025施政報告】施政報告勾劃香港發展藍圖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