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大學者積極參與城市生態發展 為港創建宜居生活環境

城大學者積極參與城市生態發展 為港創建宜居生活環境

日期:2025-09-15 來源:紫荊號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致力推動可持續發展和綠色環境,就創造更宜居的生活環境提供意見,平衡保育和發展。

PR_photo01
梁教授。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近年積極擴展東涌,在發展同時亦顧及生態保育需要。城大理學院副院長、化學系講座教授(環境毒理及化學)兼海洋環境健康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梁美儀教授早前獲發展局與土木工程拓展署邀請參與宣傳推廣,向公眾介紹東涌岩石和紅樹林生態海岸線的設計特色和保育效果。

土木工程拓展署在東涌東擴展區建造全港首條全長 3.8 公里的生態海岸線,模仿天然潮間帶的生態環境,融入海堤設計,提供一個適合海洋生物生長的環境,提升生物多樣性,初步研究數據顯示該人造岩岸式生態海堤已吸引接近100種海洋生物棲息及活動,成效顯著。

PR_photo02
梁教授(左二)與其研究團隊考察東涌東生態海岸線。

梁教授亦有參與設計這條生態海岸線,他表示岩岸式生態海岸線中的階梯形設計可照顧岩岸上高、中、低潮間帶的海洋生物需要,並設有不同大小和深度的潮汐池、石塊和生態磚,令海洋生物有安居的居所。他亦指,在另一條紅樹林生態海岸線,更備有人工智能系統全天候觀察生態狀況。

2016 年起,梁教授與香港特區政府緊密合作,致力研發及推廣生態海堤的創新科技及應用。在發展局及土木工程拓展署的支持下,梁教授於本港多個人造海堤(包括馬料水、西貢、屯門、荃灣、灣仔、銅鑼灣、南丫島和鯉魚門等)進行測試、應用及改良各種創新的生態工程組件。

早前,由梁教授帶領的海洋環境健康全國重點實驗室獲國家科學技術部授牌,為香港15所全國重點實驗室的其中之一。實驗室聚焦新污染物監測治理、海洋生態健康評估及修復技術,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育,支持生態文明建設及可持續藍色經濟發展。

按此重溫宣傳短片。

來源:紫荊號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2025施政報告】李家超:照顧不同階層住屋需要
【2025施政報告】李家超:確保北都發展符合香港利益
【2025施政報告】施政報告為加快發展提出清晰目標
【2025施政報告】施政報告勾劃香港發展藍圖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