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岳衡:施政報告以改革激活力以民生為依歸以擔當開新篇-紫荊網

譚岳衡:施政報告以改革激活力以民生為依歸以擔當開新篇

日期:2025-09-17 來源:紫荆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 譚岳衡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天在立法會發表任內第四份施政報告。立法會議員譚岳衡表示,施政報告再次體現了本屆政府秉持發展經濟與改善民生並重的執政理念。這份《施政報告》既是香港全力“拼經濟謀發展惠民生”、加快邁向“由治及興”的進程表,亦是香港主動對接國家發展戰略、實現突破新局面的策略部署。施政報告以“深化改革”開篇,強調通過改革激發經濟活力,致力於讓市民在經濟增長中感受到實實在在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展現了政府“事不避難”的決心與擔當。施政報告不僅著眼當下,更佈局未來,通過推進北部都會區建設、大力發展創新科技產業,鞏固提升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地位,並積極打造國際航空樞紐和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全方位釋放發展動能。這些舉措緊扣香港發展定位,在國家“十四五”規劃收官、“十五五”規劃謀篇佈局的重要時期,為香港勾勒出更清晰的發展藍圖。

譚岳衡議員表示,感謝特首廣泛聽取意見,採納自己此前在建議書中提到有關金融、創科及北都發展的13項建言,包括以金融賦能北部都會區創科產業發展、增加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流動性和全球輻射能力、完善加密貨幣及資產代幣化相關監管框架、放寬自資收生限制等方面,反映行政立法良性互動正形成更廣泛共識。

今年施政報告在金融領域提出要把握全球投資者重新配置資產的戰略機遇,持續強化股票市場,構建國際領先的債券市場及蓬勃發展的貨幣市場,促進保險業與資產及財富管理業發展;並加速發展新增長點,建立國際黃金交易市場,推動金融科技和綠色可持續金融發展。這一系列部署精准聚焦香港長期“重股輕債”的結構性短板,旨在豐富金融市場層次,滿足國際機構投資者對多元化資產配置和風險管理工具的迫切需求,全面提升市場的深度、流動性和國際吸引力,為全球大型金融機構長期深耕香港提供堅實支撐。同時通過打造國際黃金交易樞紐、搶佔金融科技與綠色金融發展高地,佈局未來金融制高點,不僅是對傳統優勢的鞏固,更是一次面向未來的結構性升級,為香港金融業在百年變局中再攀高峰奠定堅實基礎。

在強化證券市場方面,吸引國際企業來港上市,匯聚全球資本,是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關鍵舉措。施政報告提出,港交所將與東南亞交易所深化合作,推動更多東南亞發行人來港第二上市,並鼓勵當地資產管理公司在本地發行便利配置香港市場的金融產品。譚岳衡議員指出,由於投資者普遍傾向于投資熟悉的企業,國際企業赴港上市有助於帶動其所在區域的資本流入,形成“企業上市—本地資金跟隨”的良性循環,為進一步擴大成效,建議將合作範圍拓展至中東、東盟等更多亞洲重點區域,吸引更多國際企業來港上市,豐富港股市場投資標的,提升發行人地域與行業多樣性,增強對區域資本的吸引力。一是深化與國際交易所合作,推動建立雙向掛牌機制。加強與海外主要交易所的戰略協作,通過簽署諒解備忘錄、建立聯合推廣平台等方式,促進企業實現“雙向掛牌”,提升跨境資本流動效率。二是簡化跨境合規流程,降低國際企業准入門檻,提供更具彈性的上市規則和專業指導,切實降低國際企業來港上市的時間成本與合規負擔。

在強化香港的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方面,施政报告提出增加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的流動性和全球輻射能力,做深人民幣流動池,探索政府合適場景下政府支出以人民幣支付。建議繼續豐富以人民幣計價的金融產品,加快搭建“數字貨幣走廊”網絡,探索推出人民幣穩定幣生態系統,推動人民幣數字貨幣在貿易、電子商務、投融資等場景的應用,助力人民幣提升國際化水平。

在強化香港作為國際資產及財富管理中心方面,施政報告指出,未來幾年,香港預料將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跨境財富管理中心,並從吸引更多基金來港落戶、豐富金融產品供給等方面提出了多項措施。建議香港應抓住全球投資者對香港市場增加興趣的窗口,積極對接國際投資者對大中華區的投資需求,以及境內居民理財需求、養老需求,匯聚全球資本,體現跨境資管特色。

在打造數字資產全球創新中心,加速建設香港數位資產交易樞紐方面,施政報告明確提出,支持香港發展為全球數字資產樞紐,將推動商業銀行推出代幣化存款和推動真實代幣化資產交易,例如用代幣化存款結算代幣化貨幣市場基金;以及協助政府將代幣化債券發行恆常化,並通過監管沙盒鼓勵銀行加強風險管理。建議從專項政策與應用場景兩方面支持資產代幣化發展,一是在稅收補貼資金支持等方面給予優惠,降低金融機構及企業開展資產代幣化項目的成本,提高其積極性。二是發展代幣化實體資產市場,推動新能源(如光伏儲能)、基礎設施收益權、綠色債券等資產的代幣化,並與大灣區其他城市深度合作。

在提速建設北部都會區和支持發展創科金融方面,施政報告提出多項措施,強化金融對香港建設國際創科中心的支撐力,助力香港經濟結構盡快實現轉型。建議繼續增加創科金融配套,擴大政府基金的規模、靈活性和產業聚焦屬性,鼓勵金融機構開發股債知識產權結合多元化投融資產品,在“南金融、北創科”的新產業佈局下,構建完整的創科產業全生命金融週期服務鏈。

在發展國際專上教育樞紐方面,譚岳衡議員表示,很高興施政報告採納其建議,進一步放寬專上院校非本地學生限額。北都大學城建設亦會研究將香港優勢學術領域與產業深度結合發展的路徑,以及促進內地和國際領先的大學或研究中心進駐的策略。有關政策相信能夠進一步吸引更多頂尖教研學者和優秀學子來港就業及升學,推動北都大學和區內重點產業緊密聯動,協同發展。展望未來,建議政府要增撥資源支持專上院校改善和優化硬件設施,盡快提升本地大學的教學容量和學生宿位。同時,繼續加強國際招生工作,特別針對美國回流學生,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地區學生,制定相應招生政策提供簽證辦理、學校轉介、課程銜接等方面的便利服務。在加強香港院校海外推廣時,應針對不同地區特點制定相應招生和宣傳策略,保持生源國際化。

(作者係立法會議員)

來源:紫荆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劉可熠 校對:梅肯 監製:李博揚
【施政報告2025】香港建設國際專上教育樞紐
【施政報告2025】一文看施政報告重點
【施政報告2025】支援中小企 推動多元經濟
【施政報告2025】融入國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成立出海專班家發展大局 成立出海專班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