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界社團聯會全力支持2025年《施政報告》 樂見深化改革振經濟發揮優勢繫民生-紫荊網

新界社團聯會全力支持2025年《施政報告》 樂見深化改革振經濟發揮優勢繫民生

日期:2025-09-17 來源:紫荆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新界社團聯會(新社聯)歡迎行政長官李家超於今日(9月17日)發表的2025年《施政報告》,是次《施政報告》圍繞經濟和民生兩大主軸推出了一系列實際政策和舉措,進一步彰顯了特區政府推動香港高質量發展的決心,料將精準激活經濟動能、持續增進民生福祉,值得肯定與全力支持。自《施政報告》展開諮詢以來,特區政府充分聆聽及吸取基層社團及廣大市民的聲音,新社聯樂見報告採納了本會就經濟發展、地區治理、支援弱勢社群等方面提出的多項政策建議,包括:提速提效發展北部都會區、發展新質生產力、支援本地經濟、文體旅協同發展、豐富置業階梯、優化安老服務等,本會將繼續堅定支持行政長官及特區政府依法施政,攜手築牢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發展根基。

施政報告首先提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強調“一國兩制”長期不變和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性,指出會持續完善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並不遺餘力推動國家安全教育;將繼續落實好“愛國者治港”原則、完善地區治理。本會對此堅定支持,將和特區政府、有關政策局繼續攜手,積極發揮地區力量,堅定守護“一國兩制”、維護香港繁榮穩定。

聚焦新界全面提速北部都會區發展

自特區政府提出北部都會區概念,新社聯一直給予高度關注和大力支持,北部都會區作為新界的“北大門”與香港未來發展的新引擎,本會多次就提速增效、土地政策、建設標準、基建規劃、兩地互通等方面向政府提出建議。此次《施政報告》以專章形式重點談及北都發展,特別是提升北都發展的決策層次,成立由行政長官領導的“北都發展委員會”,可見特區政府對加速推進北部都會區發展的決心。

“北都發展委員會”,下設“發展及營運模式設計”、“大學城籌劃及建設”、“規劃及發展工作”三個工作組,發展重點突出,並承諾通過引入快速審批制度、試點形式推行“分階段開發”模式、多元開發模式、靈活批撥土地、按實補價、加快發展北都專屬法例等措施,均能有效簡化行政措施,對北都發展拆牆鬆綁;加快河套發展,在今年內公佈《新田科技城發展綱要》、加快交通基建等有助北部實現高效高質發展。種種舉措,回應了本會對北都發展需簡化行政流程、創新土地政策、善用產業帶動、促進合組開發、完善交通基建、提升建造速度的六大提議。本會相信,這些舉措將進一步為新界及香港整體發展帶來更大的機遇和紅利。

保育抗戰遺址推廣紅色研學路線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本年度施政報告指出,特區政府會與深圳合作,推廣以“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歷史為主題的紅色體驗研學新路線,加深市民和旅客對香港抗戰歷史的認識,並會全面梳理及修繕保護各區的中共抗戰遺址,融入體驗路線和教育活動。新社聯多年來致力支持抗戰歷史和遺址考察、認證、維護和歷史教育工作,促進紅色路線整理,特別是在去年,推動進行離島抗戰歷史尋蹤並舉行發佈會提出五大倡議,希望就秘密大營救設立紀念廳、建立抗戰歷史旅遊路線等,推動愛國主義教育,本會喜見特區政府響應新社聯和社會民意,期望特區政府盡早有具體舉措落地,攜手保育和開發香港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

推動香港經濟高質量發展強化八大中心地位

報告亦就香港產業優化和經濟高質量發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鞏固國際中心地位等方面提出了多項政策。一方面,將引進飛機回收企業,推動生命健康科技、新能源、AI和數據科學產業發展,同時繼續深化粵港澳三地規則銜接和機制對接,提升人流、物流、數據流、資金流等;另一方面,將深化國際交往合作,進一步發揮“出海”平台作用,並全力發揮香港制度優勢,鞏固國際中心地位。

在“十四五”規劃確立了香港為八個重點領域的發展中心,在報告中,就八大中心的鞏固和發展都有相應的政策提出,包括就積極發展國際教育樞紐建設提出涵蓋中小學和專上學院的多項政策,例如人才和生源招攬、提升教學質量和國際認受等,就引領香港實現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願景,提出推進低空經濟生態圈建設、支持太空經濟等。

文體旅發展也是特區政府近年施政的重點之一,能有效提升香港吸引力。報告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強化和鞏固香港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地位,並指出將貫徹落實“無處不旅遊”,當中發展遊艇經濟、“盛事+旅遊”、“生態+旅遊”、特色地方主題深度遊等,均是新社聯大力推動的提振本地經濟的幾項舉措,特別是結合紅色文旅,打造複合型旅遊線路,本會希望政府接下來可增強周邊資源配置,在有關產業和線路中添加適當培訓,以添加創科和文創元素,增強互動性,提升文旅體驗。在全運會即將到來之際,本會將大力支持特區政府全力辦好全國運動會,推動本港文體產業發展。

多方位改善民生平衡多階層權益

社會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公平、增進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今次《施政報告》以民生為壓軸專章,是篇幅最大的一章,針對土地房屋、交通運輸、醫療護理、社會福利、保障勞工、關愛共融等九個重點範疇提出了切實的解決方案,展現特區政府多方位心繫民生。

住房方面,政府增加公屋和居屋供應,下年度起5年建公屋量達18.9萬個,縮短市民輪候時間;居屋綠白表比例由4:6調整為5:5,白居二增1000配額(一半撥予青年家庭)、加推“長者樓換樓計劃”,增加政府土地儲備等舉措,有助改善市民居住環境和置業階梯。本會希望有關政策舉措可盡快落地,提升市民的居住環境,促進社會和諧。

政府會持續深化醫療改革,繼續精準扶貧,推廣“居家安老為本、院舍照顧為後援”的長者照顧方針,支援照顧者,並成立“社會高齡化對策工作組”應對高齡化的挑戰。政府亦將支援和保障勞工,支援復康人士,推動婦女發展和鼓勵生育、支援學童、支援少數族裔。本會歡迎政府在北部都會區古洞北新發展區設立一間綜合家庭服務中心,支援區內家庭及兒童;為持續提升關愛隊服務,政府根據去年《施政報告》增加資助金額五成,並給予關愛隊聘用行政人員等行政支援;在應急支援方面加強培訓,並進一步促進關愛隊和不同持份者的聯繫和合作。政府指出,將在北區及離島區再加兩隊少數族裔關愛隊。新社聯認為這些措施將進一步保障並平衡多階層權益,提升市民幸福感。

關於漁農業發展,報告亦提出在新魚類養殖區發出養殖牌照和提供深海網箱供業界租用,推動現代化水產養殖;本會對此表示歡迎。

此外,行政長官亦提出了建立“部門首長責任制”,成立“AI效能提升組”,實踐“把‘高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起來”的理念,體現了政府銳意改革、強化內部管理、提升施政效能的能力和決心。

總括而言,新社聯認為是次《施政報告》以鮮明的改革導向彰顯特區政府的擔當作為。報告既以制度創新破解發展瓶頸,凸顯深化改革的魄力,又以務實舉措回應民生訴求,傳遞心繫民生的溫度,更立足內聯外通的獨特定位謀篇布局,展現發揮優勢的智慧。此次特區政府以開放姿態廣納社會各界意見,使政策制定回應市民期盼、契合香港發展實際。新社聯全力支持特區政府2025年《施政報告》,將積極配合特區政府以改革思維提質治理效能,聯同社會各界匯聚發展合力,共建兼具經濟動能與民生溫度的和諧社會,在香港由治及興的進程中,共創更美好未來。

來源:紫荆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劉可熠 校對:梅肯 監製:李博揚
樺加沙增強為颱風 天文台料下周三最接近香港
卓永興:AI效能提升組今年11月制訂計劃及時間表
中國科學家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阿勒福贊獎”
習近平就尼泊爾國慶向尼泊爾總統鮑德爾致賀電 李強向尼泊爾臨時政府總理卡爾基致賀電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