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廖宇軒

在香港特區民政及青年事務局與青年發展委員會的支持下,由香港僑界社團聯會主辦的「2025僑界之友『相約雲之南』交流團」已圓滿結束。202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在這個具有深遠歷史意義的年份,我們帶領一群香港僑界青年前往雲南,開展為期五天的交流訪問。此行不僅是一次對國家發展的實地考察,更是一堂深刻的歷史與愛國主義教育課。
雲南作為蘊含豐富民族文化與歷史記憶的土地,為香港青年打開了深入了解國家多元發展的窗口。交流團期間,我們與團員們一同拜訪了地方政府、僑界組織與學校,深入探討少數民族文化保護、創意文旅項目、環境保育與重點產業發展。這些交流不僅讓青年們親身感受到國家在經濟、社會、文化等領域的飛躍進步,更讓他們體會到中華民族的包容與創新精神。通過座談雙向的交流,可以體現出香港青年在「一國兩制」下,既保有國際視野,又紮根國家發展的獨特價值。
對團員們而言,此行的核心意義遠不止於此。今年適逢抗戰勝利80周年,交流團專程前往龍陵松山抗戰遺址與騰沖國殤墓園,回溯那段艱苦卓絕的歲月。站在松山戰場的遺址前,聽著導覽員講述當年中國軍民浴血奮戰的事跡,許多團員有著直觀的深刻體會。歷史不是書本上的冰冷文字,而是由鮮血與犧牲鑄就的民族記憶。抗戰期間,無數華僑青年奔赴祖國,用實際行動支援前線,展現了深厚的家國情懷與民族擔當。這段歷史,是全體中華兒女共同的驕傲與責任。在國殤墓園,團員們肅立默哀,敬獻花圈,表達對英烈的深切緬懷。相信透過這種觸動的方式,能夠有效地深化香港青年對國家歷史認同,激發對民族未來的思考。
香港作為國際化都市,青年一代長期接觸多元文化,但唯有根植於民族的歷史與文化,才能找到身份的歸屬與使命。此次雲南之行,正是為了幫助香港僑界青年建立這種連結。通過實地考察與歷史回溯,他們不僅見證國家的發展成就,更理解了這些成就背後的血淚與奮鬥。這份種理解,正是培養愛國情懷的基石。
愛國主義從來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對民族歷史的尊重、對國家未來的信心,以及對社會責任的主動承擔。香港青年是國家的未來,他們的成長與視野關乎香港與國家的發展。此次交流團的成功舉辦,不僅強化了僑界青年的國家意識,更促進了香港與內地在文化、經濟與情感上的深度融合。
展望未來,我們期待更多香港青年能走出課堂,走進祖國的大好河山,親身感受國家的歷史脈搏與發展活力。唯有真正了解歷史,才能珍惜當下、開創未來;唯有心懷國家,才能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堅定方向,貢獻力量。我始終深信,香港青年完全能夠在國家發展中找到定位、站穩腳步,既能夠貢獻所長,又能實現個人價值。讓我們銘記歷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以實際行動書寫香港與國家共同發展的新篇章!
(作者為中國僑聯常委,新界地區事務顧問協會主席,香港僑界社團聯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新界青年聯會副主席,北區區議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