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蓉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於2025年9月17日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發表2025年度《施政報告》,提出“深化改革、心繫民生、發揮優勢、同創未來”,讓我深切感受到香港在新階段中,既有明確的發展藍圖,也有對民生福祉的真切回應。報告中對北部都會區、人工智能產業、資助房屋建設、長者換樓計劃等政策的部署,既展現了香港的長遠視野,也回應了社會的現實需要。
作爲四川省政協港區委員、香港四川社團總會常務副會長,我特別關注其中幾個方面:
1. 對接國家戰略與區域聯動:北部都會區的發展、AI產業政策與“留學香港”品牌建設,不僅是香港未來的增長點,也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四川高新科技發展高度契合。四川僑界與川港兩地企業可在科技創新、教育合作、文化交流等領域深度對接。
2. 僑資僑商的機遇:靈活批地、投資優惠、綠色發展戰略,都爲僑資企業提供了新的舞臺。我們四川社團可作爲橋樑,組織僑商參與北都建設、綠色產業投資。
3. 基層僑胞與長者關懷:居屋比例提升、“長者樓換樓計劃”,將切實惠及長期在港、住房困難的四川僑胞長者。
展望未來,我認爲應在三方面加強:
(一)政府應建立與僑界的常態化溝通機制,讓僑胞聲音更多進入政策諮詢。
(二)在推動北都及AI發展中,設立專門僑商參與機制,讓港川兩地資源互補。
(三)在文化與教育領域,加強對四川文化的支持與傳播,讓香港年輕一代通過教育、藝術、社團活動加深對祖國和家鄉的認同。
(作者係四川省政協港區委員、香港四川社團總會常務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