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絲瓜的供港之旅-紫荊網

一根絲瓜的供港之旅

日期:2025-09-23 來源:新華社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清晨6時,天光穿透雲層,廣東肇慶懷集雙甘供港農業基地已是一片熱火朝天。

李大姐和工友們靈活穿梭在翠綠的瓜田,伴隨一聲聲清脆的“咔嚓”,筆直的絲瓜被摘下放入竹筐,再一筐筐、一摞摞搬上三輪車,送往基地中心分選後,整齊地裝進保鮮箱中。

廣東肇慶地處北迴歸線上,是粵港澳大灣區的“菜籃子”,懷集則是“嶺南蔬菜之鄉”。這裏水資源豐富,早晚溫差大,適宜種植各類瓜果蔬菜。

“我們基地種植面積一共有3000多畝,每年夏秋季種植包括節瓜、茄子、苦瓜、絲瓜等多種蔬菜。”廣東全農農業有限公司懷集基地經理鍾秀雲說,每天上午,種類豐富的新鮮蔬菜從這裏出發,再幾經週轉,銷往粵港澳大灣區的各個城市。

鍾秀雲告訴記者,蔬菜基地為周邊提供了50餘個就業崗位,在冬春季基地農忙時,還會有云南、貴州的老鄉加入“採摘大隊”。

中午11時,驕陽如火,伴隨着發動機的轟鳴,青翠的絲瓜帶着露水,從肇慶啟程。

“我每天凌晨4點就起床了,趕到肇慶的4個基地收菜,到中午出發,把菜送到東莞集散基地,一天下來能跑500多公里。”駕駛員顧師傅如數家珍,這條運輸線路他隔天就要跑上一趟。

到了下午3點,來自肇慶的絲瓜、雲南的生菜、內蒙古的土豆、四川的青筍、山東的大蒜等新鮮蔬菜,匯聚在東莞果蔬加工基地,等待配齊後發往香港。

“我們在東莞的保鮮冷庫有5000多平方米,蔬菜在這裏加工後,不僅直銷香港,還同步配送到內地的超市、飯堂以及大型連鎖餐飲。”廣東全農農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袁兆飛說,公司制定了從種植到銷售的標準規範,全流程高標準保障蔬菜食品安全。

袁兆飛說,通過與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華南農業大學等院校科研技術單位開展院企合作,公司每年引進新品種、新技術,不斷提升蔬菜品質,滿足消費者需求。公司與廣東省農業科學院合作研發的“全農1號”絲瓜,還通過了廣東省非主要農作物品種評定。

下午5點整,天色漸暗,一輛輛裝載蔬菜的貨車陸續從東莞駛發,經海關抽檢後,運往深圳文錦渡口岸。入夜後,這些蔬菜會分別運往香港各地的批發市場和商超,整齊地擺上貨架。

海關的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廣東供港澳蔬菜及食用菌34.64萬噸、貨值21.94億元人民幣。多種類、高品質的內地優質農產品,源源不斷充實着香港“菜籃子”,豐富着香港居民的餐桌選擇。

如今,隨着技術升級、交通完善,新鮮蔬菜以更加實惠、優質的菜品向大灣區居民穩定供應。

記者從肇慶市農業農村局了解到,肇慶共有農產品出口備案基地209家、供港澳農食品企業48家,涵蓋冰鮮家禽、蔬菜、牛奶、水產等多品類。為了便利農產品銷往港澳,肇慶海關與肇慶市農業農村局聯合打造“小肇優選”檢測平台,集成了先進的檢測設備與優秀的技術團隊,對9500餘項關鍵指標開展檢測,滿足境內外市場多樣化認證需求。

來源:新華社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李博揚 校對:劉雨晨 監製:姚潤澤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戚繼光艦、沂蒙山艦對外開放
2025香港國際中醫藥大會在港啟幕 以全球智慧共謀中醫藥高質量走向世界
陳國基:香港發展中醫藥具有獨特的雙重優勢
梁振英:香港的中醫藥體現了傳統理論和現代化社會治理實踐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