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羅崑
隨著2025年立法會選舉提名期將至,多名現任議員先後宣布不再尋求連任,引發社會各界關注。立法會主席梁君彥、“建制派班長”廖長江等資深議員,以及部分年輕議員如張欣宇、林素蔚等13名議員明確表示棄選。這種多元化的人員更替現象,是香港政治生態步入成熟階段的必然體現。
人員輪換符合政治發展規律
“江山代有才人出”,政治人才的有序更替是健康政治制度的內在要求。是次立法會出現的議員退選潮,反映香港政治環境已進入良性循環軌道。從年齡結構看,七旬議員的主動退讓,為年輕一代參政議政騰出空間;從政治生態看,資深議員的功成身退,體現了建設性政治文化的形成。
這種人員更替並非源於外部壓力或所謂“中央操控”,而是議員基於個人情況、家庭考量及為香港長遠發展著想的理性選擇。正如廖長江所言:“想做的,必須做的,都已經做到”,香港崎嶇之路已基本踏平,是時候交棒“讓愛國愛港力量薪火相傳”,這種高風亮節的政治品格值得讚許。更為重要的是,不尋求連任議員,並非完全退出政治舞台,而是以其他方式繼續為國家和香港服務。
第七屆立法會成果豐碩
回顧第七屆立法會的表現,可謂成績斐然。在“愛國者治港”原則指導下,立法會徹底告別了過往的政治對抗,而轉向理性務實的議政氛圍。議會與行政機關形成良性互動,共同推動一系列重大立法工作。
最具標誌性的成是完成基本法第23條本地立法,另外制定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立法會全票通過,體現了高度共識;通過完善地區治理制度改革方案,以及審議通過多項惠民利民的法案。這些立法成果不僅鞏固香港的憲制秩序,更為香港由治及興奠定了堅實的法律基礎。
立法會議員在履職過程中展現出專業精神和責任擔當,無論是在委員會審議、政策辯論,還是在與政府官員的互動當中,完全體現建設性的政治態度。議員們發揮代議士監察政府善用公帑的作用,又積極配合政府施政,實現行政立法關係的優質提升。
新老交替助力政治健康發展
政治人才的新老交替是政治健康發展的重要標誌,這種人員更替模式體現幾個積極意義:首先,避免政治職位的固化,確保政治活力的持續注入;其次,為年輕政治人才提供成長空間,有利於政治人才隊伍的培養;最後,促進政治理念的更新迭代,使議會更能回應時代發展的新需求。
必須指出,這種有序的人員流動並非“政治清洗”,而是建立在制度化與常態化的秩序基礎上。退選議員大多基於年齡、家庭、事業發展等個人因素作出決定,這種自然的政治更替體現香港政治制度的日趨成熟。
駁斥不實論調彰顯制度自信
面對議員退選現象,社會上出現一些不負責任的揣測,包括所謂“中央操控”、“用完即棄”等論調。這些觀點既不符合事實,也混淆了制度邏輯。
首先,議員的去留決定完全基於個人選擇,沒有任何外部強制操控因素。行政長官李家超已明確表示尊重議員的個人決定,強調是屬於正常的組織人事更替。其次,退選議員並非被“拋棄”,而是將在其他崗位繼續發揮作用,體現人才使用的多元化。
再者,將正常的政治人才流動歪曲為“破壞民主”更是站不住腳。真正的民主制度應當具備自我更新能力,通過制度化的人員輪替“保持活力”。
事實上,新選舉制度的成功實踐已充分證明其廣泛代表性、政治包容性、均衡參與性和公平競爭性。
兌現“優質民主”的制度承諾
香港新選舉制度的一個重要特點是確保“優質民主”的體現。這種優質民主不僅體現在選舉過程的公平公正,更體現在選舉結果的廣泛代表性和治理效能的顯著提升。
此次議員的有序更替進一步印證了新選舉制度的制度優勢,此制度能夠吸納不同背景、不同專業、不同年齡的人才參與政治,同時也能夠避免政治固化。這種動態平衡機制才是優質民主的重要體現。
從更深層次看,這種人員更替模式符合習近平主席提出的民主評價標準。民主制度的好壞不僅要看選舉過程,更要看治理效能;不僅要看政治參與,更要看治理成果。香港立法會的人員更替正是為了更好地提升治理水平,回應市民對代議士服務社會的期待。
符合國家民主發展要求
習近平主席在香港回歸25周年之際提出的“四個必須”和“四點希望”,為香港政治發展指明了方向。其中特別強調要“著力提高治理水平”,這正是是次立法會人員更替的深層邏輯。
通過新老交替,立法會能夠注入新的活力和智慧,更好地履行立法、監察和民意反映功能。年輕議員能夠帶來新的視角和思路,有助於議會更敏銳地把握社會脈搏;經驗豐富的議員則能夠在其他崗位繼續發揮作用,形成多層次的政治參與格局。
這種人才流動機制也體現了“愛國者治港”原則的深刻內涵。愛國者不僅要有愛國情懷,更要有治理能力;不僅要能夠參與政治,更要能夠推動發展。通過制度化的人員更替,能夠確保政治隊伍的持續優化,提升整體治理水平。
展望制度發展新前景
隨著新一屆立法會選舉的臨近,我們相信香港將迎來一個更加多元、更專業、更高效的立法會。新進議員將帶來新的活力,而制度的持續完善將為香港政治發展提供更堅實的保障。
更為重要的是,這種制度化的人員流動機制將為香港長期繁榮穩定提供政治保障。通過持續的制度優化和人才更新,香港能夠更好地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在“一國兩制”框架下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
立法會議員的新老交替既是政治發展的自然規律,也是制度優化的必然結果。我們應當以積極的態度看待這一現象。
在“一國兩制”偉大實踐中,香港正朝著由治及興的目標穩步前進。立法會將更好地履行憲制職責,為香港繁榮穩定和國家發展大局作出更大貢獻。這不是民主的倒退,而是民主制度走向成熟的重要標誌。
(作者係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秘書長,文章僅代表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