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輝
2025年10月9日,一份來自《泰晤士高等教育》(THE)的榜單,為特首施政策報告所提將香港建為國際教育樞紐的宏偉藍圖,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在最新出爐的2026年世界大學排名中,香港教育大學(教大)首次參評,便以雷霆萬鈞之勢,一舉殺入全球200強,位列第195位,在逾兩千所世界頂尖學府中躋身前10%。這項成就不僅是教大自身的歷史性突破,更是香港高等教育體系整體實力與深度的一次有力證明。當港大、中大等傳統強校持續高歌猛進之時,教大這支“奇兵”的異軍突起,不禁引人深思:香港教大殺入全球200強,究竟說明瞭什麼?
一、卓越領導與清晰策略:跨越式發展的核心引擎
首先,這說明瞭卓越的領導力和清晰的策略願景,是引領一所大學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核心引擎。自2023年李子建教授出任校長以來,在校董會的強力支持下,教大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李校長提出的“結合深厚的師資教育傳統與前瞻性的創新、跨學科研究及國際合作”的策略方向,精準地掌握了新時代對教育大學的期望。他沒有將教大侷限於“師範”的傳統定位,而是在鞏固其教育學科全球領先地位(QS排名全球第12,U.S. News排名全球第3)的基礎上,以前瞻性的視野,大力推動大學向“教育為主,超越教育”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轉型。
此次THE排名中,教大在“研究品質”範疇表現尤其卓越,這絕非偶然。這背後是校方在李子建校長領導下,對科研環境、人才引進、跨學科合作的巨大投入和精心佈局。從教育神經科學、心理學、新媒體、電競、人文藝術到社會科學,教大正逐步建構一個多元且充滿活力的研究生態系統,這與THE分析指出的“香港高等教育正逐步轉向研究型大學發展,亦是加大對學術人員及博士研究投入力度的結果”不謀而合。這種策略性的轉向,將大學的研究實力從單一的教育領域,拓展至更廣闊的知識前沿,從而產生了大量具有全球影響力和高引用率的研究成果。正是這種“質”與“量”的齊升,讓教大在THE嚴苛的評鑑體系中脫穎而出,贏得了國際學術界的認可。可以說,李校長的掌舵,如同一位高明的船長,為教大這艘航船校準了航向,注入了強勁動力,使其在短短時間內,駛入了世界頂尖大學的蔚藍海洋。
二、上下同心與團結協作:攻堅克難的勝利關鍵
其次,教大成功入選200強,雄辯地證明瞭,上下同心、團結協作的強大凝聚力,是攻堅克難、贏得勝利的根本保障。一所大學的排名躍升,絕非校長一人的功勞,而是全體“教大人”共同奮鬥的結晶。從提供策略指引的管理階層,到奮戰在科研一線的教授學者;從悉心育人的前線教師,到勤奮求知的莘莘學子;再到默默奉獻的行政及後勤團隊,每一個崗位、每一個個體,都匯聚成了推動大學前進的磅礴力量。
正如李子建校長在喜訊公佈後所言,這項佳績“充分展現師生在推動俱全球影響力的教育及科研方面的努力”。我們可以想像,為了產出高影響力的研究,教大的教授們付出了多少心血和代價;為了提升教學質量,教師們如何在課堂內外不斷創新與投入;為了在國際舞台上展現風采,學生們如何積極參與各類學術與文化交流活動。這種上下齊心的歸屬感和集體榮譽感,形成了一種強大的內在協同效應。當全校師生都朝著“追求卓越”這一共同目標邁進時,其所迸發出的能量是驚人的。大學的成功,往往始於一種無形的精神力量。教大這次的成功,正是這種團結精神的生動寫照,它告訴我們,一所大學最寶貴的財富,不僅是宏偉的建築或先進的設備,更是那份根植於心的、為共同事業而奮鬥的團隊精神。
三、香港高教“全線進步”:建立全球高等教育之都完全可行
此次THE排名,香港高校的表現堪稱“現象級”。它昭示著:香港建設成為全球高等教育之都的目標,不僅是藍圖宏偉,更是完全可行的現實路徑。八所受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的公立大學首次“齊齊上榜”,且在原有基礎上“全線進步”,成為全球唯一(在至少有3所大學上榜的地區中)所有上榜大學排名均上升的地區。港大、中大、科大、城大、理大五校穩居全球百強,浸大亦大幅躍升。而教大的橫空出世,更是將香港的全球200強大學數量提升至6所。
這一系列“可喜可賀”的數據,共同描繪香港高等教育一幅繁榮鼎盛的畫卷。它說明香港的卓越,並非僅依賴幾所歷史悠久的綜合大學,而是呈現出一種結構完整、類型多元、百花齊放的健康生態。教大作為一所以師範教育為底色的小型專業性大學,能夠與世界頂級的綜合性大學同場競技並躋身前列,“以小搏大”,這極大地豐富了香港高等教育的內涵,展示了香港在專門領域辦學的深度與高度。當一個地區不僅擁有頂尖的理工、商科、醫科學院,還擁有世界一流的教育、人文、藝術院校時,其作為“國際教育樞紐”的吸引力和競爭力,將是全方位、多維度的。教大的成功,為香港高等教育的“金字招牌”增添了新的光芒,它向世界宣告:無論是尋求綜合性精英教育,還是追求專業領域的深度探索,香港都能提供世界頂級的選擇。
四、領頭羊與排頭兵:賦能“教育強港”與“教育強國”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這清楚地標示出,教大正以昂揚的姿態,擔當起實現“教育強港”的領頭羊,和融入“教育強國”國家戰略的排頭兵。教育是強國之基,也是興港之本。一所卓越的教育大學,其意義遠超過一份大學排名。
身為“教育強港”的領頭羊,教大的角色無可取代。它是香港教師的搖籃,是全港基礎教育品質的源頭活水。教大培養的每一位優秀畢業生,都將成為點亮香港未來的“燃燈者”。教大透過其前沿的教育研究,為香港的課程改革、教學方法創新、教育政策制定提供源源不絕的智力支持。一個強大的教大,意味著香港將擁有更優秀的師資、更科學的教育體系、更具競爭力的下一代。因此,教大的崛起,直接關係到香港社會長遠的繁榮穩定與人才儲備,是“教育強港”策略中最堅實的基石。
作為“教育強國”的排頭兵,教大正在國家發展的宏大敘事中,找準自己的定位並積極作為。李子建校長明確表示,大學將“為配合國家建設教育強國的目標…做出更大貢獻”。這不僅是一句口號,更體現在實際行動中。教大憑藉其在教育領域的深厚累積和國際視野,正成為連結內地與世界教育理念的橋樑。它可以為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全國的教育發展,提供香港經驗和國際方案;它可以為國家的教育改革,培養兼具家國情懷與全球勝任力的複合型人才。教大首次參評即取得的國際認可,提升了中國高校在世界教育領域的話語權,展現了中國特色、香港模式的辦學自信。它以自身的實踐證明,專業型大學同樣可以在世界舞台上發光發熱,為國家“雙一流”建設提供了新的思路與範本。
綜上所述,香港教大首次參評THE即殺入全球200強,絕非一次偶然的排名躍升。它是一首由卓越領導、團結奮鬥、清晰策略共同譜寫的凱歌。它不僅是教大自身的榮耀,更是香港高等教育整體實力的有力佐證,為香港建立國際教育樞紐的雄心注入了強心劑。更深遠地看,它標誌著教大正自覺地肩負起時代賦予的雙重使命:向下紮根,作為“教育強港”的領頭羊,為香港的未來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向上生長,作為“教育強國”的排頭兵,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獨特的智慧與力量。這,就是教大躋身世界200強所帶來的最振奮人心的消息。
(作者係香港教育大學助理副校長(區域拓展),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