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荊雜誌(記者彭彥)10月16日東莞報道:9月27日"華冠群芳——金漆鑲嵌宮廷藝術典藏SHOW"特展在東莞市棠美術館華幕初啟,就在過去不久的國慶假期掀起了一股觀賞、品味宮廷藝術的熱潮。近萬名遊客折服於金漆鑲嵌的精工典雅,在展廳中流連忘返,頻頻舉起相機定格永恆。60餘件(套)涵蓋屏風、案几、桌椅、箱櫃、擺件、飾品等多樣器型的北京金漆鑲嵌典藏佳作一展宮廷藝術魅力,令人彷彿穿梭在那紫禁城深紅的宮牆與金黃的琉璃瓦之間,感受着這份跨越時空的璀璨光華。

正如清宮造辦處第六代傳人,國家級非遺項目金漆鑲嵌髹飾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柏群在開幕式上所說“大漆以8000年堅韌之軀,承載了華夏民族5000年傳承之魂”,我國是最早發現並使用天然大漆的國家。由於大漆高貴的氣質與獨特的美感,部分地區將“大漆”稱作“金漆”,稱用大漆髹飾的漆器為金漆漆器。在金漆上做鑲嵌裝飾工藝,則稱為“金漆鑲嵌”。


金漆鑲嵌師承清宮造辦處,這裏匯聚了全國各地的能工巧匠,無論是一枚小小的玉扳指,還是一堂滿工的百寶嵌屏風,無不代表着當時工藝技術的巔峰,成為後世追慕的“宮廷範本”。故宮中的太和殿、乾清宮、坤寧宮大部分的屏風、寶座、牌匾、楹聯,都屬於金漆鑲嵌工藝。然而王朝更迭,宮門開啟,造辦處的匠人們隨之也將宮廷的絕技與標準帶到了尋常巷陌。

1956年,在周總理親自關懷下,清宮造辦處四系傳人16家作坊採取公私合營的方式建廠,取名北京金漆鑲嵌廠,2005年完成企業改制,至此開始新的發展。今天的非遺傳承人們,不僅是技藝的守護者,更是時代的對話者。他們承襲着千年匠心,用雙手延續文物生命,同時,他們更在思考如何讓宮廷藝術“活”在當下。

於是,我們看到,金漆鑲嵌出現在了精美的文創產品、高級定製的傢俱乃至現代空間的裝飾中。小至案頭可見的捧盒筆筒,大至屋內陳設的桌椅屏風,傳統紋樣中承載的吉祥寓意未減分毫,同時還探索出更契合當代審美的設計,實用功能也得到進一步優化。

此次"華冠群芳——金漆鑲嵌宮廷藝術典藏SHOW"最為核心的作品——精工矯嵌《華冠群芳》屏風就曾在2017年中美兩國領導人會晤中作為陳設品亮相於故宮。該作品以孔雀為主題,以富貴牡丹為襯托,將傳統漆器技法和木雕、透雕等雕刻技法相結合,將鑲嵌工藝推向了一個前所未見的歷史新水平。

從清宮造辦處的皇家工坊到如今的北京金漆鑲嵌公司,金漆鑲嵌如同一條錦繡絲線,串聯起漆藝的發展脈絡。當曾經的皇室專供飛入尋常百姓家,不變的是那份來自紫禁城的匠心溫度與文化精魂,它正以另一種方式,照亮着我們的文化生活,續寫着中華文明的新時代篇章。


此次“華冠群芳——金漆鑲嵌宮廷藝術典藏SHOW”首次走進大灣區,走進東莞棠美術館,展期將持續至2025年11月30日,歡迎各界愛好者前來看展及購藏展品。
展覽名稱:華冠群芳——金漆鑲嵌宮廷藝術典藏SHOW
展出時間:2025年9月27日——11月30日
展出地點:廣東省東莞市棠美術館A2展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