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大灣區:東莞製造美學的灣區突圍-紫荊網

聚焦大灣區:東莞製造美學的灣區突圍

日期:2025-10-17 來源:紫荆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紫荊雜誌(記者彭彥)10月17日東莞報道:當“硬核擔當”遇上“潮玩美學”,東莞以“銳意創新”為筆,在灣區版圖上書寫着“製造美學”的灣區突圍。這座GDP突破1.2萬億元的製造業城市,正以“勇攀高峰”的姿態,從“世界工廠”的標籤中破繭成蝶,通過“AI革命”重構產業鏈條,將工業設計的詩意與智能製造的精密,熔鑄為“新質生產力矩陣”。

2025年,東莞錨定5%增速目標,以濱海灣人工智能新區為支點,撬動2565億元全球資本,為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提供“東莞樣本”。這裏,齒輪的咬合聲與潮玩IP創意脈搏同頻共振,詮釋着“製造美學”如何從車間走向全球價值鏈之巔。

‌潮玩產業“美質共生”的實踐路徑‌

這種美學符號的蓬勃生命力,正通過潮玩產業這一載體實現全球化表達。東莞潮玩展近期登陸東京動漫之都,摩動核的拼裝哪吒、趙雲引發打卡熱潮,巴風特小羊等系列作品以治癒力征服海外觀眾,印證製造美學“百花齊放”的產業協同效應‌。東莞擁有超4000家玩具生產企業,1500家配套企業的產業鏈,政府統籌布局,推動“潮玩+”多元場景開發,助力企業利潤率從代工的“薄利多銷”躍升至30%-60%‌。

更深層的突圍密碼,在於企業將文化基因轉化為設計創新的“點石成金”之術,東莞潮玩企業深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道,《本草綱目》的靈感將中藥材化為潮玩,賦予“懸壺濟世”以時尚表達;另一“巧奪天工”,則以金屬材質演繹非遺技藝,打造“可觸摸的東方文明‌,其‌“十里紅妝”系列‌,以寧波婚嫁習俗為藍本,銷量突破200萬套,市場價值達4億元,堪稱“洛陽紙貴”‌;國內“潮玩第一股”‌泡泡瑪特的“舞樂笙平”,‌聯名唐宮文創,讓千年宮宴“活色生香”,實現文化破圈‌。

這種“在地化創新”不僅擺脫代工時代的復刻困境,更通過東方美學敘事贏得全球市場,當法國買家為纏枝紋設計驚歎時,東莞潮玩已完成從“圖紙搬運工”到“文化輸出者”的身份躍遷‌,其傳統與現代的“琴瑟和鳴”催生出兼具東方底蘊與時尚張力的爆款產品‌。工藝革新同樣關鍵,3D建模筆與AI繪圖系統的應用,使傳統木雕技法得以在潮玩關節中實現毫米級精度,而莞香木的鏤空工藝則賦予產品獨特的觸覺美學‌。這種“科技+傳統”的混搭,讓東莞潮玩在保持製造優勢的同時,建立起難以複製的工藝壁壘‌。

東莞潮玩已從“製造工廠”蛻變為“美學策源地”。其路徑啟示我們,唯有以文化為根、以創新為魂,方能“登高望遠”,在全球市場中“獨領風騷。東莞全球潮玩市場佔據30%份額,2024年規上潮玩企業營收達238億元,同比增長19%,產品遠銷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潮玩產業的“美質共生”東莞實踐路徑‌,其啟示在於,美學並非製造的附加品,而是重構產業競爭力的關鍵要素。當“國寶戰士”機甲盲盒登上時代廣場大屏,當造型百變的少女“勞拉(LAURA)成為城市地標,東莞潮玩用事實證明“製造美學”能突破功能主義的侷限,通過文化賦能與技術創新實現品牌溢價‌。這一模式不僅帶動中國傳統產業升級,還為全球消費市場提供新供給,激發國潮風靡海外‌。

“硬核擔當”製造美學的AI革命

東莞潮玩以“精雕細琢”的製造美學征服世界,今朝,莞深攜手以鴻鵠之志打造人工智能產業新高地。國家人工智能應用中試基地的獲批,吹響AI技術規模化應用的衝鋒號。這一“承前啟後”的跨越,不僅讓東莞從“製造美學”的踐行者升級為“硬核擔當”的開拓者,更以“志在星辰”的視野,為粵港澳大灣區人工智能產業的騰飛插上“創新之翼”。

作為全國先進製造業基地、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承載地,東莞以53%的製造業佔比冠絕27座萬億城市,1.4萬家規上企業如“繁星密布”,3萬家智能終端企業更形成“眾星拱月”之勢。依託深圳的算法芯片“強腦”與東莞的工業數據“厚土”,兩地以“琴瑟和鳴”之姿構建全鏈條生態,讓AI技術如“春風化雨”滲透至每個生產環節。

松山湖科學城以“鯤鵬展翅”之勢躋身國家高新區前20強,其“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全鏈條生態,不僅成為產業升級的“活水源頭”,園區內落地的全國首個城市級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已為2041家企業提供‌量身定製‌的解決方案,OPPO智能工廠通過AI實現精準排產,質量檢測環節“明察秋毫”,效率躍升30%以上。這種“技術下沉+場景融合”模式,讓東莞完成從“製造”邁向“智造”的“時刻”。

以“因地制宜”的智慧,東莞通過“點狀供地”模式激活18個鎮村,形成“一鎮一鏈”百花齊放的數字化集群。長安鎮以“龍頭牽引”之姿成為千億鎮,以OPPO等鏈主企業為核心,構建“半小時配套圈”的電子信息產業集群,67家配套企業如“齒輪咬合”般協同智造,詮釋“科技創新+縣域經濟”的“雙輪驅動格局。

vivo智能製造中心的屋頂光伏板,以“綠蔭成林”的環保價值詮釋綠色智造內涵。東莞智能手機出貨量佔據國內近半市場份額‌,服務不再是製造的附庸,而是通過數字化轉型企業,與製造形成雙向賦能的新生態。

在低空經濟新賽道,東莞以“未雨綢繆”之姿規劃飛行起降點,濱海灣新區算力中心為無人機提供“運籌帷幄”的智能調度,實現30%的降本增效,搶佔未來制高點。

東莞以“製造美學”為內核,‌通過AI技術重塑產業基因、鏈主企業帶動生態升級、低空經濟開闢新賽道,構建起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的“硬核支撐”。其經驗證明,唯有將技術創新與產業協同‌水乳交融‌,方能實現從“跟跑”到“領跑”的跨越。

新質生產力“灣區輻射”的‌美學新範式

東莞這座世界工廠正經歷着從製造美學到智造美學的三重基因突變‌。第一重突變是從“世界工廠”到“數字匠坊”智造美學的基因突變,第二重突變是從“單兵突進”到“協同共舞”的產業韌性,第三重突變是從“地方樣本”到“國際標杆”開放協同的全球視野。

東莞製造業的轉型升級,本質是製造美學與數字技術的深度融合。馬可波羅瓷磚的智能製造車間裡,機械臂在釉料配方數據庫指導下施釉如筆走龍蛇,傳統匠藝與數字技術破解量產與個性的美學悖論‌。這種蛻變並非個案——生益電子從農田中的小廠成長為全球AI算力背後的隱形王者,其憑藉AI驅動的PCB製造技術,突破0.15mm機械鑽孔工藝瓶頸,成為英偉達、華為昇騰、亞馬遜的核心供應商,彰顯“東莞智造”的硬實力‌。2025年數據顯示,東莞工業技改增長9.1%,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9%,10200家高新技術企業構築起新質生產力的基石‌。

新質生產力的輻射需要產業韌性、城鄉融合、開放協同的三重奏,東莞的實踐揭示,這種協同效應已突破地理邊界,廣深佛惠莞中聯合打造的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集群入選國家先進製造業集群,2024年實現產值突破1.2萬億元;東莞傢俱、服裝等製造美學品牌通過跨境電商走向全球‌。當236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以22萬家工業企業為基座,東莞正成為大灣區產業升級的穩定器與加速器。

首創“鏈長+鏈主”雙驅動機制,加快建設更具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去年,東莞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明確“8+8+4”重點產業發展方向,堅持“先立後破”,推動產業科技互促雙強。一業一策推動工業母機、模具等產業發展,化工、玩具產值分別超過700億、500億元,電子信息製造業增加值增長14.8%,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這種開放協同的全球視野,不僅讓東莞成為大灣區產業升級的“排頭兵”,更使其成為國際產業合作的“橋頭堡”,為全球製造業轉型升級提供“中國方案”。

站在2025年的時間節點回望,東莞的AI革命不僅是技術迭代,更是一場關於製造文明的美學覺醒。這座城市證明新質生產力的終極價值,在於讓科技既有精度,又有溫度。當東莞以5%的GDP增速目標驗證三階升級模式,其輻射效應必將重塑整個灣區的創新地理版圖。

來源:紫荆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劉可熠 校對:葉青 監製:蘇藝
【紫荊論壇】佛港澳大健康產業合作的實踐檢視與優化路徑
新疆喀什地區葉城縣發生3.3級地震
盧浮宮劫案:失竊藏品清單披露
有片|香港國際機場凌晨發生嚴重事故 迪拜抵港貨機滑出海面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