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於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勝利召開,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征程摹畫了發展新藍圖。香港四川社團總會第一時間號召全體成員深入學習貫徹全會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迅速掀起學習熱潮,並通過多種形式將全會精神轉化為推動會務發展、支持香港良政善治、融入國家大局的實際行動。

許露
香港四川社團總會常務副會長、香港四川瀘州同鄉聯誼會會長
學習全會精神 凝心聚力擔使命
十月份舉行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準確把握了「十五五」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所處歷史方位,深入分析我國發展環境面臨的深刻複雜變化,對未來五年發展作出頂層設計和戰略擘畫。通過學習會議精神,深受鼓舞、倍感振奮,有以下幾點感受深刻:
一是「十四五」時期成就斐然,經濟總量今年預計達到140萬億元左右,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保持在30%左右;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臺階,充分彰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
二是全會提出「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指導思想,必須遵循「六個堅持」(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人民至上,堅持高質量發展,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堅持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相結合,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的基本原則,這六個堅持非常系統科學,展現了中共治國理政的前瞻性和系統性,同時也為香港的長治久安提供了堅實的政治基礎。
三是全會高度強調了科技創新和自立自強,建設強大國內市場、擴大高水準對外開放、優化區域經濟佈局。這為香港發展注入強勁動力,為香港發揮金融優勢、推動服務科技創新,貢獻國家搭建更好舞臺。
四是全會把「堅持人民至上」放在重要位置,要求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實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這對香港重視民生保障和改善、切實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有重要啟迪。
「十五五」規劃建議對香港有重大意義和啟示,正如行政長官李家超指出,香港將主動對接「十五五」規劃港澳篇章,把握國家發展帶來的重大機遇,為香港穩固「超級聯繫人」角色建舞台、增動力,履行香港責任,作出香港貢獻。
作為四川總會及瀘州同鄉會的一份子,我将从以下几点贯彻落实好四中全会精神。首先是积极组织同乡会、社团成员等共同学习全会文件,领会中央精神,凝聚共识,共同為香港的發展獻言獻策。其次是認真履行社團工作職責,積極參與新一屆立法會選舉活動并组织做好助选工作,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以「十五五」规划为指引,积极推动川港、泸港在经贸及科技文化方面的交流活动,最后是始终将团结乡亲、服务基層市民作为重要工作持续开展下去,为创造香港市民认同感、幸福感,为香港的繁荣稳定做出贡献。

邱翊菱
四川省政協委員、香港四川社團總會常務副會長
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徵程
2025年10月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明確了黨在新階段的發展戰略,並通過了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通過學習全會精神,我深刻認識到此次全會對於未來五年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發展的深遠意義,特別是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方面的戰略布局和方向指引。
首先,全會總結了「十四五」時期我國取得的重大成就,指出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我國成功應對了世紀疫情等一系列重大挑戰,經濟社會發展穩步向好,綜合國力大幅提升,科技創新取得顯著突破。中國式現代化不斷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取得了良好開局。作為一名香港青年政協委員,我深刻感受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優勢。全會指出,面對國內外複雜的形勢和挑戰,黨始終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全面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確保黨和國家事業行穩致遠,這為我們未來的工作和發展提供了科學指南。
在全會的指導思想中,「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這一思想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全會明確指出,在新的五年規劃期間,要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深化改革,推動經濟結構優化,發展綠色低碳經濟,提高科技自立自強水平。全會提出,「十五五」時期我國將實現五大目標: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強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品質持續提高,國家安全得到加強。特別是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和推動科技創新方面。全會明確強調了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性,這意味着我們不僅要注重經濟增長的數量,更要注重增長質量和人民羣眾的生活福祉。
總結來説,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為未來五年及更長時間的發展提供了系統的戰略部署,明確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方向和路徑。作為青年一代,我們要將全會精神落實到實際行動中,在個人的工作和學習中不斷強化創新能力,提升綜合素質,為推動高質量發展、促進共同富裕貢獻力量。通過深入學習貫徹全會精神,我更加堅信,只有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緊密團結人民羣眾,才能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局面。

沈朝生
四川省政協委員、香港四川社團總會常務副會長
積極支持和參與創新驅動,響應綠色環保號召,為實現「十五五」目標貢獻力量
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閉幕,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為未來五年的發展指明了方向。作為政協委員和公民,深刻學習和貫徹全會精神,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要政治任務。
全會精神強調了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這為我們理解和把握未來發展的根本原則提供了明確的指導。面對國際環境複雜多變,我們更需要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確保國家發展大局穩定。
規劃提出著力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促進科技創新和綠色發展,加快產業轉型升級。這體現了黨中央對現代化建設的深刻把握,也是應對新時代發展挑戰的關鍵所在。作為社會成員,我們應積極支持和參與創新驅動,響應綠色環保號召,為實現“十四五”目標貢獻力量。
全會強調了改善民生和社會治理,推動共同富裕。一切發展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人民,讓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推動社會公平正義,提高公共服務水平,是落實全會精神的重要體現。這要求我們既要深刻體會國家戰略的宏觀部署,也要關注身邊具體問題,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學習貫徹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不僅是政治任務,更是責任擔當。我們要以實際行動支持國家規劃,增強歷史使命感,團結一致,奮發有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李蓉
四川省政協委員、香港四川社團總會常務副會長
講好中國故事、香港故事,共同守護香港繁榮穩定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在北京勝利閉幕,全會通過的《建議》為制定「十五五」規劃、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實現民族復興偉業提供了方向指引和制度保障。身處香港、情繫家國,在深入學習公報精神後,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奮,更加堅定了愛國愛港、攜手同行的信念與責任擔當。
全會強調高質量發展、科技自立自強、法治建設、深化改革開放與民生福祉並重,彰顯黨中央在百年變局中的戰略定力與制度自信。這為國家未來發展繪就藍圖,也為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發揮自身優勢提供了廣闊舞台。香港聯通世界、四川區位獨特、產業互補、創新動能強勁,「國家所需、香港所長、四川所能」大有可為。
近年來,川港合作在經貿投資、青年交流、文旅融合等領域持續走深走實——從川港合作會議長期機制,到天府新區吸引港資企業落地;從香港青年赴川實習創新,到川味文化「走出去、走上去、走進來」,均取得積極成果。面向「十五五」,川港完全可以在共建現代產業體系、科技成果轉化、國際航線與國際會展平台建設、文旅康養走廊打造等方面再上新台階,讓合作更有質感、更有溫度、更有國際影響力。
作為港區政協委員、香港四川社團總會常務副會長,我深感責任在肩,將從三方面抓好落實:一是旗幟鮮明講政治,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與發展利益,堅持愛國者治港原則;二是當好川港橋樑紐帶,促進產業對接、平台共建、人文相親,為國家戰略在香港「落地見效」持續助力;三是講好中國故事與香港故事,團結僑社力量,匯聚愛國愛港正能量,共同守護香港繁榮穩定。
藍圖已繪就,奮鬥正當時。我將繼續把學習成果轉化為責任與行動,為中國式現代化和香港的長治久安貢獻綿薄之力。

姜軍
香港四川社團總會常務副會長、香港廣安各界聯合會會長
打好國際仲裁院牌,進一步擴大香港法治影響力
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在北京召開。會議指出,要「促進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統一大業,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充分體現着黨中央和習近平主席對香港的關心,也為香港的未來發展進一步指明瞭方向。
全會最重要的成果,是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建議》共15個部分、61條,分為三大板塊。第一板塊是總論,主要闡述「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取得的重大成就、抓好「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意義和總體要求。第二板塊為分論,分領域部署「十五五」時期的戰略任務和重大舉措。第三板塊主要部署堅持和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等任務。會議在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堅持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等方面作出的重要部署,對於香港尤其具有重要意義。
在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方面,香港要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歷史機遇,全面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香港特別要在「十五五」期間,借全國上下加強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發展、深入推進數字中國建設之機,找準自己在國家發展中的位置,在運用好自身的優勢發展香港經濟民生的同時,助力國家發展新質生產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在堅持開放合作、互利共贏方面,香港要充分運用自身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貿易中心、國際航運中心和對外交流合作中心的地位,積極擴大香港的自主開放,推動香港貿易的創新發展,併為國家拓展雙向投資合作空間、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方面貢獻自身力量。香港還應抓住中國大市場提供的全球大機遇,發展好北部都會區,讓外資企業願意來、留得住、發展好,為大灣區融合發展貢獻香港力量。
在民主法治方面,要結合香港的特點,打好國際仲裁院這張牌,進一步擴大香港法治影響力。近期,香港還應在進一步堅守國安底線的同時,運用好香港特色的選舉制度,搞好新一屆立法會選舉,選出一批愛國愛港、年輕有為、勇於創新、勇於擔當的立法會議員,為香港改革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郭曉林
香港四川社團總會常務副會長、香港綿陽聯誼會會長
搶佔科技發展制高點,催生新質生產力
學習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研讀「十五五」繪畫建議後,讓我們企業家羣體對國家未來五年的發展藍圖倍感振奮。全會審議通過的規劃建議立足國情、着眼長遠,既明確了高質量發展的核心目標,也為包括港澳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深切感受到國家發展的強勁脈動。
全會多次強調「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這一部署讓作為綿陽人的我有了特殊感悟。綿陽是中國唯一科技城,軍工科技根基與創新傳統深入人心,其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的堅守與突破,正是國家科技自立自強戰略的生動縮影。公報提出要「加強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而綿陽科技城與粵港澳大灣區此前開展的技術融合實踐,已然印證了跨區域科技協同的巨大潛力。
全會提出到2035年實現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大幅躍升的遠景目標,更讓我堅定了信心。香港作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在人才、資金與國際合作方面的優勢顯著,而綿陽的硬核科技實力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支撐。作為香港綿陽聯誼總會會長,我深刻體會到港澳同胞在國家發展大局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也為能見證這一歷史進程倍感榮幸。
未來我將持續深入學習全會精神,以實際行動踐行「一國兩制」,在自身崗位上傳遞國家發展信心,為推動川港深三地交流貢獻綿薄之力。

洪清農
四川省政協常委、香港四川社團總會副會長
發揮平台作用,推動兩地優勢互補、協同發展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勝利召開,為國家發展關鍵時期統一思想、明確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通過系統學習全會精神,我深刻領悟到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對川港合作與國家發展充滿信心。
此次全會最突出的貢獻,在於其對全面深化改革和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系統謀劃與戰略部署。全會聚焦提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致力於破解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充分體現了黨中央高瞻遠矚的戰略視野、深邃的歷史洞察力和強大的政治決心。這些決策不僅是理論上的重大創新,更是實踐中的科學布局,對確保黨和國家事業在新徵程上行穩致遠具有里程碑意義。
我深刻認識到,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是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奪取新徵程上勝利的根本保證。面對風雲變幻的國際形勢與國內改革發展穩定的繁重任務,必須更加自覺地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將黨的核心領導地位貫穿於事業發展的各方面、各環節。全會的部署,其根本目的在於堅持、完善與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使其優越性在新時代得到更加充分的彰顯。
作為川港交流合作的橋樑,四川省香港商會將切實發揮平台作用,推動兩地優勢互補、協同發展。我們將積極引導會員企業把握國家戰略機遇,深化在科技創新、金融服務、文化旅遊等領域的合作,共同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今日熱搜
本週熱搜
本月熱搜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