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專稿】海運周助港錨定“全球航運之都”-紫荊網

【紫荊專稿】海運周助港錨定“全球航運之都”

日期:2025-10-29 來源:紫荆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香港特區政府運輸及物流局局長 陳美寶

香港在2025年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中連續六年穩立全球第四航運中心的地位。圖為香港葵青貨櫃碼頭

“香港海運周2025”於11月16日至22日舉行。2025年不只是海運周的第十個年頭,更是香港海運港口局升格為香港海運港口發展局的關鍵一年。推動香港成為“全球航運之都”是香港海運港口發展局的核心任務,今年香港海運周的新亮點、新項目,將助力香港錨定“全球航運之都”的戰略定位。

2016年,當時的香港海運港口局主辦的“香港海運周”首次舉行。歷經十載,現在的“香港海運周”已蛻變成為推廣香港海事品牌的年度旗艦活動及香港作為盛事之都的其中一個盛典,以至全球海運與港口業年曆中的焦點項目之一。

去年的“香港海運周”取得驕人佳績,創下18,000名現場參與者和650萬線上觀看人次的紀錄。除了吸引到來自亞、非、澳、歐、中東及北美地區的業界翹楚之外,多國政府部長級官員,包括部分一帶一路和東南亞國家,和國際知名海運組織的領袖均親自來港參與,可算是歷屆之中最高度國際化的“香港海運周”。

5月16日,運輸及物流局舉行港口社區系統項目啟動儀式,並與廣東省電子口岸管理有限公司簽署首份合作備忘錄。圖為陳美寶局長(後排中)見證簽署儀式

與首批“伙伴港口”簽訂合作備忘錄

今年“香港海運周”的主題為“航向綠色未來”,並以“香港高瞻遠航”為口號。除了繼續有“世界航商大會”和“亞洲物流航運及空運會議”作為旗艦活動,以及知名國際組織,包括國際海事組織、國際航運公會也確定再度來港舉辦重點活動。我們更首次迎來國際燃料工業協會( International Bunker Industry Association)在港舉行年度大會。

行政長官在2025年《施政報告》提到,正計劃與內地具戰略合作意義及“一帶一路”地區港口建立“伙伴港口”關係。我亦很高興跟大家預告,我們亦會在今年的海運周期間與首批“伙伴港口”簽訂合作備忘錄,為今年的活動更添意義。

今年的海運周尚未啟動,我們已為未來部署。我們正計劃邀請由中國遠洋海運集團、福建交通運輸集團和廈門港務控股集團共同發起成立,現時已有超過360家業務遍布航運公司、港口企業、物流公司、貿易機構,以及金融、保險、技術等上下游產業成員的“絲路海運”聯盟旗下成員,在來年的“香港海運周2026”舉辦高峰會,推廣共建“一帶一路”航運品牌。

全球首艘甲醇雙燃料動力滾裝船“港榮”輪首航香港儀式

連續六年穩立全球第四航運中心地位

香港航運業實力雄厚,除了“香港海運周”這個海事品牌外,我們在航運的不同領域亦獲世界充分認可,有多個招牌認證。香港在2025年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中連續六年穩立全球第四航運中心的地位,反映我們在港口條件、專業海運服務、整體營商環境等綜合實力優厚。自由港、清關快、效率高和國際連繫性強亦是香港港口的代名詞。2024年遠洋國際貨櫃船在香港港口的平均時間為1.0天,遠低於世界前20大貨櫃港口的平均值約1.95天,使香港享有“補時港”的美譽。

在海運服務方面,香港是國家唯一境外港口以及最國際化的城市,具備完善的航運產業鏈,現時有逾1,200家與港口及航運相關的公司,提供各樣的高增值海運服務,質素屬世界頂尖。而香港註冊的船舶享有高質素和安全的聲譽,港口國滯留率低(2024年為0.69%,全球平均滯留率為3.30%),更持續被列於巴黎備忘錄(Paris MOU)和東京諒解備忘錄(Tokyo MOU)的白名單之上,同時亦持續獲得美國海岸防衛隊(United States Coast Guard)Qualship21的質量認可。

港口社區系統可支援至少5萬用戶

為加強頂層設計,特區政府於今年7月1日成立香港海運港口發展局,作為制度革新的關鍵一步。香港海運港口發展局於7月底召開首次會議,成員聽取了專家就香港港口及海運業最新情況的分析,並討論香港國際航運中心在現時地緣政治局勢下的定位策略,以打造香港為全球航運之都為目標,制訂更外向、更全面的海內外推廣計劃,及鎖定重點研究領域,並交由相關委員會於短期內展開研究。

推進數字化方面,港口社區系統(Port Community System, PCS)是香港首個實現跨企業、多式聯運模式的貨物狀況數據共享平台。我們在2023年開始在業界夥伴的支持下試行PCS,今年初獲立法會撥款後全力推進PCS建設,目標在來年1月推出供業界廣泛使用,估計可支援最少5萬個用戶,佔香港的貿易和物流公司一半以上。這個系統運用區塊鏈等尖端技術保障數據安全,提升供應鏈與港口物流的整體透明度、提供報關便利、提升業界國際競爭力,更為促進貿易融資開拓新機遇。

綠色航運方面,我們正有序落實已公布的《綠色船用燃料加注行動綱領》,並已取得長足進展。由今年2月至9月中旬,本港已先後加注共逾13萬噸生物柴油和液化天然氣。全球第一艘甲醇雙燃料動力大型滾裝船“港榮輪”在9月亦進行了首航香港儀式,該船懸掛香港船旗、在香港註冊,對香港國際航運中心別具意義。下一步,我們會繼續積極推動綠色甲醇加注和整個綠色船用燃料加注及交易生態圈的發展,並將研究在香港提供綠氨和氫氣加注服務的可行性,以把香港打造成為區內首選的綠色燃料加注和交易中心。

為進一步提升香港船舶註冊的競爭力,海事處在2024年推出綠色優惠計劃,率先成為首個支持碳強度指標評級綠色航運政策的船旗主管機關。海事處亦推出批量註冊優惠及簡化船舶註冊流程,提升審批效率,以吸引更多船東在香港註冊船舶。為強化全球服務網絡,海事處已在倫敦、上海、新加坡、悉尼、舊金山、東京及多倫多設立區域辦事處,並將於今年第四季在中東增設專責推廣團隊,擴展香港船舶註冊處的服務網絡。

除了綠色優惠計劃,特區政府為推動更多航運業商業主導人和海運服務企業落戶香港,亦有提供船舶租賃免稅優惠,以及為海事保險、船舶管理、代理及經紀業務提供半稅優惠等。因應國際稅務規則的改變,我們正優化這些船舶稅務優惠措施,包括為營運租約下的船舶出租商,提供船舶購置開支的稅務扣除。此外,我們亦會為大宗商品貿易商提供半稅優惠,大宗商品佔全球航運交易量一半以上,吸引有關企業聚集相信能帶動香港船運及專業海運服務(包括貨運預約、船舶租賃、船舶管理、海事保險及法律服務等)的需求和發展。我們預計明年展開法例修訂程序,以落實有關措施。

香港“以港為名、憑港而興”,我們坐擁百多年的港口發展傳統,實力雄厚。今年是國家“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十四五規劃”確立香港國際航運中心的地位,建基我們一向優秀的港口發展,運輸及物流局會繼續把握機遇,持續提升香港的海運港口業競爭力。

漫江碧透,百舸爭流,環球的海運港口業競爭激烈。香港作為國家與世界的“超級聯繫人”、“超級增值人”,我們會把握“十五五”規劃的謀篇布局之年,以更開阔的視野、更創新的思維,匯聚全球航運力量,不僅要鞏固國際航運中心的地位,更會全速航向未來,讓香港成為“全球航運之都”,為國家建設海洋強國作出更大貢獻。

來源:紫荆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劉可熠 校對:周默 監製:張晶晶
【紫荊專訪】以香港創意架文化交流之橋 ——專訪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
快訊|習近平會見日本首相高市早苗
董軍與美國國防部長會談
“粵車南下” 分階段實施 12.23起廣東車可自駕入香港市區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