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化點對點交通服務質量升級 的士網約車並存以利民行

個人化點對點交通服務質量升級 的士網約車並存以利民行

日期:2025-07-19 來源:紫荊號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今年七月是個人化點對點交通服務質與量同步升級的關鍵階段。我們三線並進:運輸署向首隊的士車隊發出正式牌照;而針對傳統的士,我們即將提交附屬法例修訂建議,強制規管所有的士均要在車內安裝「三寶」,即包括「車Cam」(車廂攝錄機)、行車記錄儀及GPS(全球衞星導航系統),以及要求所有的士司機必須提供電子支付方式;當然還有提出了社會都十分關心的網約車規管框架建議。我們在不同方面努力,初衷都是為提升整體個人化點對點交通服務的質素,不單要令市民有車搭,更希望市民的每一個車程都舒適、安全、有保障。

多管齊下助力的士升級轉型
香港的公共交通便捷度屬世界頂級,每日約有九成出行人次依賴公共交通網絡。的士亦擔任重要的輔助角色,佔整體公共交通服務乘客人次約6%。本屆政府積極推出多項改善的士服務質素的措施,系統化管理的的士車隊將會是行業改革的領頭羊。

本周一,星群的士成為首個獲運輸署發出正式牌照的的士車隊,我在發佈會上衷心表達我對各的士車隊寄予厚望。車隊的士車齡新、車款多;車隊嚴謹管理加盟司機,既能為乘客提供有質素保證的服務,亦可讓司機安心接網約單,同時維持可在街上接載截車的市民,或於的士站候客等固有優勢。我留意到車隊在正式營運的頭數天服務也許未臻完美,但負責人隨即公開解說、即時跟進,顯示出業界有心人的承擔和魄力。我亦欣悉有車隊司機收入可高於一般的士三成,相信各車隊會繼續努力,以優質工作條件及升級服務吸引司機及乘客,共創多贏局面。

SynCab
運輸署本周初向首隊的士車隊發出正式牌照,我對各車隊寄予厚望。

我們亦在現有法例上下工夫,助力業界提升質素,包括增加的士最高乘客座位數目、引入的士司機違例記分制度和兩級制罰則。而我們亦在昨日刊憲,提出《2025年道路交通(車輛構造及保養)(修訂)規例》及《2025年道路交通(公共服務車輛)(修訂)規例》。修訂規例旨在規定所有的士均要在車內安裝「三寶」,即包括「車Cam」(車廂攝錄機)、行車記錄儀及GPS(全球衞星導航系統),的士司機亦須提供電子支付方式,希望讓市民出行更有保障,體驗更好。此外,我們會進一步優化的士筆試,令考核更切合業界運作需要,吸引新人入行。

JAN_2510
JAN_2574
我們在昨日刊憲,修訂規例規定所有的士均要在車內安裝「三寶」,即車廂攝錄機、行車記錄儀及全球衞星導航系統,以及提供電子支付方式。

網約服務需求清晰 兩步立法凝聚共識

2014年,第一個網約車平台進入香港市場。不只在香港,網約車在世界各地都逐漸成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網約車這個議題在香港存在多年,當中牽涉的問題相當複雜,當中當然包括不少市民對的士服務質素不滿而轉乘網約車。然而,我知道亦有不少朋友認為的士可以隨時在街頭截車的營運模式相當方便。政府為改善個人化點對點服務的質素及營運,早於2014年已開展《公共交通策略研究》,就包括的士服務等各種鐵路以外公共交通服務角色和定位作全面及有系統的檢視。我們及後曾推動專營的士、成立的士服務質素委員會、推出一系列措施改善的士行業的發展等等,以至現時推出的的士車隊制度,都旨在提升服務質素,讓乘客受惠。

根據運輸署委託顧問公司去年底開始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現時每日個人化點對點交通服務的乘客量約為88萬人次,當中的士和網約車分別佔約69萬人次(78%)和19萬人次(22%)。即每五程個人化點對點交通服務當中,約一程由網約車提供。我們亦訪問了約300個的士司機,超過七成的受訪的士司機有透過網約渠道取得訂單,其中載客行程中約三分之一是透過網約渠道取得,而其餘行程則是直接在街上接載截車的乘客。在調查中,約65%的受訪市民和85%的受訪司機支持政府立法監管網約車平台。

我相信一個清晰的網約車監管制度是社會各界,包括市民、司機、業界樂見。我們現時採取兩步走的方式處理,先求共識、取平衡,並加以鞏固,以制定主體立法框架。我們非常感謝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各委員昨日的寶貴意見,社會上的不同聲音我亦有仔細聆聽。我們會細心研究,盡速處理社會共識,爭取在本立法年度內完成主體法例修訂的審議程序,為接下來的技術細節提供法律基礎。我們會爭取於明年上半年向立法會提交附屬法例的修訂,屆時將會對平台、車輛和司機在營運模式、硬件配套和相關牌證要求等事宜一一敲定。 

legco_meeting

 

legco_capped
我們非常感謝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各委員昨日的寶貴意見。我們會細心研究,爭取在本立法年度內完成主體法例修訂的審議程序。

並存互補 提升的士營運空間和效能
的士與網約車不是「零和博弈」,而是各有優勢,能夠共存互補。我希望亦相信藉着多管齊下的措施,定能為整體個人化點對點交通服務締造更良好的競爭環境,消除不確定性,並提升整體(包括的士)的營運效能和營業空間。我們以為市民提供更好、更多選擇的個人化點對點服務為首要目標,亦為司機們以至業界創造更理想、更廣闊的營業空間。正如我在公開場合不時提到,有競爭才有進步,政府規管就是為了確保的士與網約車業界良性競爭,持續發展,讓乘客成為最大贏家。

來源:紫荊號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五一假期開啟返程模式 全國鐵路、公路進入返程高峰
投資界春晚來襲!2025巴菲特股東大會五大焦點全梳理
陳茂波:致力打造新海濱 推動無處不旅遊
外籍遊客、外語導遊、外國博主……多視角講述“China travel”獨特記憶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