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專稿】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行動綱領-紫荊網

【紫荊專稿】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行動綱領

日期:2025-08-28 來源:紫荆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北京 王鵬

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中共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高度,創造性提出一系列富有中國特色、體現時代精神、引領人類文明發展進步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不久前出版的《習近平生態文明文選》第一卷(《文選》),系統闡釋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核心要義、精神實質、豐富內涵、實踐要求,科學回答了事關生態文明建設的一系列根本性、全局性、長遠性問題,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提供了最新的權威教材。

圖為西藏林芝市巴宜區朵當村景色(圖:新華社)

79篇重要文獻系統反映豐富思想內涵

《文選》收錄了習近平主席2012年12月至2025年4月期間關於生態文明建設最重要、最基本的著作。79篇重要文獻,既有系統深入的理論闡釋,也有立足當前的實踐要求和著眼長遠的戰略擘畫,是習近平主席回應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的思想結晶,共同回答了為什麼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什麼樣的生態文明、怎樣建設生態文明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比如,《文選》收錄的《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台階》等重要文獻,闡述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核心要義,涵蓋了生態文明建設的歷史依據、基本原則、核心理念、宗旨要求、系統觀念、制度保障、全球倡議等方面,構成了邏輯嚴密、系統完整的理論體系。

實踐沒有止境,理論創新也沒有止境。79篇重要文獻,以時間為序,既呈現習近平主席對生態文明建設一以貫之的高度重視和深邃思考,也呈現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不斷豐富和發展的演進特徵。比如,《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需要處理好幾個重大關係》,闡明了新時代中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辯證法,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集中體現。再比如,《以新的發展理念引領發展》《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發展觀的一場深刻革命》等文獻,揭示了綠色發展是解決污染問題的治本之策,指明了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中國式現代化的戰略路徑,賦予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新的時代內涵。

集中闡明新時代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巨大成就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指導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中展現出強大的現實解釋力和實踐引領力。中共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科學指引下,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中華大地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生態環境更優美。《文選》集中闡明新時代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巨大成就,系統展現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實現由重點整治到系統治理、由被動應對到主動作為、由全球環境治理參與者到引領者、由實踐探索到科學理論指導的“四個重大轉變”。

新時代以來,我國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生態奇跡和綠色發展奇跡,也創造了最大發展中國家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同時有效保護生態環境的成功實踐。2024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細顆粒物平均濃度達到29.3微克/立方米,成為全球空氣質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國家;全國地表水優良水質斷面比例提高到90.4%,首次超過90%,長江幹流連續5年、黃河幹流連續3年全線水質穩定保持Ⅱ類;全國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2%,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生態系統質量穩步提升,人工林面積居世界首位,成為全球森林資源增長最快最多的國家,貢獻了全球1/4的新增綠色面積。“雙碳”目標穩步推進,2012年以來,我國以年均3%的能源消費增速支撐了年均6%左右的經濟增長,是全球能耗強度降低最快的國家之一;建成全球最大、發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體系,以及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產業鏈,光伏、風電、水電、核電、新型儲能等位居世界第一。

把學習成效轉化為美麗中國生動實踐

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行之愈篤,則知之愈益明。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關鍵一年。要學好用好《文選》,將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同新時代新征程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的偉大實踐結合起來,把蘊含其中的真理力量轉化為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強大動力。

把握理論精髓,切實武裝頭腦。理論創新每前進一步,理論武裝就跟進一步。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根本前提是全面理解、系統掌握這一思想的精髓要義,深刻把握其精神實質和豐富內涵。在學習《文選》過程中,要堅持全面系統學、融會貫通學、聯繫實際學,做到知其言更知其義,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切實增強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應對生態環境挑戰、解決發展與保護難題的理論自信,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立場觀點方法指導生態文明建設不斷取得新成效。

堅持學以致用,強化問題導向。學習黨的創新理論的目的在於運用。當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仍處於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不利影響加深,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帶來不少挑戰。要堅持問題導向,提升科學思維,全面準確落實精準、科學、依法治污工作方針,推動污染防治攻堅戰不斷取得新成效。要堅持系統觀念,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加快形成以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為導向的美麗中國建設新格局。

(作者係生態環境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本文發布於《紫荊》雜誌2025年9月號)

來源:紫荆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江心雨 校對:安濤 監製:張晶晶
這份來自天安門的邀請函,歷任香港特首都收到過!
教育部發布2025年第3號留學預警
有片|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大型無人機匯演在港舉行
香港特區政府舉行典禮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