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數據看活力。多個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經濟發展保持穩中有進的良好態勢。
前7月全國社會物流總額超200萬億元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28日公布今年前7個月的物流運行數據。1—7月份,全國社會物流總額201.9萬億元,同比增長5.2%。高端製造、綠色低碳等領域物流需求增長強勁。1—7月份,單位與居民物品物流總額同比增長6.2%。“以舊換新”政策帶動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通訊器材類物流需求快速增長。
前7個月5G千兆用戶規模穩步增加

記者從工業和信息化部了解到,今年前7個月,通信業運行總體平穩,5G、千兆用戶規模穩步增加。截至7月末,三家基礎電信企業的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總數達6.86億戶。其中,千兆寬帶接入用戶佔總用戶數的三分之一;5G基站總數佔移動基站總數的36%,5G用戶在移動電話用戶總數中的佔比,超過六成。
我國數據產業年均增長率超15%催生新職業

記者從2025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目前,我國數據產業規模超過5.8萬億元,2025年至2030年,有望繼續保持15%以上的年均增長率。
物流市場規模穩定增長結構性變化顯現
在需求增長的帶動下,物流市場規模保持穩定增長,結構性變化顯現。其中,中西部增長動能明顯增強,新業態與國際物流表現突出。
1—7月份,物流業總收入為8.2萬億元,同比增長4.9%。地區發展格局呈現新變化,中西部地區增速領先全國。7月份,西部地區業務總量指數達52.3%,中部地區為50.9%,分別高於全國水平1.8和0.4個百分點,顯示中西部地區物流需求增長動能持續增強。東部地區保持穩健增長態勢,區域協調發展格局正在形成。

發言人表示,從地區來看,區域協調發展更趨均衡。在國家政策支持下,和資源稟賦的支撐下,中西部地區的物流增長快於全國平均水平。
從行業結構來看,電商快遞業持續高景氣運行,電商物流呈現多元化發展特徵。縣鄉消費潛能持續激發,線上消費活力持續增強。1—7月份,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6.3%,快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1.5個百分點。
在跨境電商等需求帶動下,國際物流成為新的增長點。1—7月份,國際航線完成貨郵運輸量38.8萬噸,同比增長21.5%,為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保障供應鏈上下游平穩運行提供了有力支撐。
我國數據產業梯次分布東部佔比近七成
數據產業這一新興產業,在產業分布上又呈現什麼樣的特點?最新測算顯示,東部地區產業規模佔大頭,佔全國比重近七成。

我國數據產業呈現梯次分布格局,東部、中部(含東北)和西部地區的數據產業規模分別為40819億元、10075.6億元和7699億元,佔全國比重分別為69.7%、17.2%和13.1%。
其中,長三角地區產業聚集效應突出,聚集數據企業超過10萬家,產業規模佔全國的22.6%。在杭州,這個數據交易中心平均每個月上架數據產品90多個。數據需求方採購之後,就能利用這些數據集進一步開發行車導航、貸款風控等不同的應用軟件和後台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