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持續推動中小學校加強科學教育 提高少年兒童科學素養-紫荊網

教育部:持續推動中小學校加強科學教育 提高少年兒童科學素養

日期:2025-09-05 來源:中國新聞網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9月4日下午在北京舉行介紹首個全國科普月活動有關情況專題新聞發布會,教育部科學技術與信息化司司長周大旺回答媒體提問時表示,教育部持續推動中小學校加強科學教育,激發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提高少年兒童的科學素養,努力培育具有科學家潛質、願意投身科學研究事業的青少年群體。

fe8d3afb-548f-4b43-b55c-fe1b88963116_zsite
9月4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北京舉行專題新聞發布會,介紹首個全國科普月活動有關情況

他說,教育部主要從打造“科學必修課”、建好“科普試驗田”、用好“社會大課堂”三個方面開展工作:

“科學必修課”方面,健全科學教育課程體系,修訂完善義務教育、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課程標准,強化年級學段有機銜接,體現實踐性、綜合性。目前,一至九年級均已開設了科學課,小學科學與初中科學的總課時占比已經增至8%-10%,獨立設置了信息科技、勞動課程。高中物理、化學、生物、技術分別設置必修、選擇性必修以及選修學分,獨立設置信息技術、通用技術課程。同時,推進科學教育教學改革,實施基礎教育課程教學改革深化行動,指導各地開齊開足科學類課程,引導教師探索跨學科、綜合化的教學與啟發式、互動式的教學方式。加強中小學實驗教學,推動學生開展研究型、項目化的學習,提升其觀察、實踐、創新思維與團隊合作能力。

50f6a06ebcf44d96bb30bc7ae89b53fc

“科普試驗田”方面,持續開展全國中小學科學教育實驗區、實驗校的建設,探索科學教育實施有效途徑和人才培養的創新模式,積極構建學段縱向貫通、校內外橫向聯動的發展格局。針對近年來發展勢頭迅猛的人工智能技術,指導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加強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和使用規範,確定184個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基地,推動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的深入開展,培養學生適應智能時代的核心素養。

“社會大課堂”方面,不斷完善大中小學及校家社協同育人機制,統籌動員高校、科研院所、科技館、青少年宮、高新企業等,加強場館、基地、營地、園區、生產線等陣地、平台、載體和資源的建設與開放,為中小學科普和校外科學教育提供物質基礎。

周大旺透露,下一步,教育部將持續推動中小學校加強科學教育,深化科學教育課程教學改革,積極探索STEM(即科學、技術、工程、數學)教育,為國家培育更多熱愛科學、勇於探索且具備紮實科研素養的青少年儲備力量,為未來科學家隊伍建設築牢根基。

關於教育部參與全國科普月等全國性科普活動的情況,周大旺稱,教育部高度重視科學普及工作,以提升全民科學素質為核心,立足教育系統優勢,多方發力推動科普工作走深走實,助力全民科學素質能力提升。

他說,接下來,教育部將立足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統籌推進的戰略高度,深挖教育系統優勢,持續推出更多科普優質資源和特色項目,讓科學精神深入人心,助力全民科學素質持續提升。

2025nianshougequanguokepuyuehuodongzhutiguahuazhanban_13660525

來源:中國新聞網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黃沛臻 校對:但紅玲 監製:廖國良
天文台:今晚9時20分改掛八號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至少維持至明早11時
選管會呼籲選舉委員會界別分組補選投票人今日踴躍投票
陳茂波訪問西貢聖家小堂與“天水流芳”大屋
選委會界別分組補選今日投票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