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批重點企本周簽約 引進總數破百家-紫荊網

新一批重點企本周簽約 引進總數破百家

日期:2025-10-06 來源:大公報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與創新產業樞紐持續發揮吸引力,不斷通過招商政策和營商環境優化,吸引來自全球各地的高增值企業進駐。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於網誌透露,本周將舉行新一批重點企業簽約儀式,歡迎十多家重點企業在港落戶或擴展其業務。他表示,隨着本批企業加入,透過引進辦促成落戶的重點企業總數將突破100家。

陳茂波表示,最新一批的重點企業,包括三家全球十大醫藥企業,亦首次包括結合創科的文創企業,落實今年《財政預算案》中提出的一個發展方向。

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成立兩年多來,已引進84間重點企業來港開設或擴展業務。這些企業包括市值或估值過百億元,並擁有前沿技術的著名公司。陳茂波於今年4月引進辦歡迎第四批重點企業來港時曾透露,新一批重點企業合共18家,連同早前引進的66家重點企業,它們在未來數年會在香港合共投資約500億元,創造超過2萬個就業機會。這種產業結構多元、規模具體的招商成績,成為香港推動新經濟增長和提升全球競爭力的重要基石。

港營商與競爭力全球前列

事實上,今年多份國際評級機構及本地《香港營商環境報告》均指,香港在世界主要經濟體的競爭力指標重回三甲,稅務政策、法治、資金流通與市場自由度得分突出。其中,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發布的《2025年世界競爭力年報》顯示,香港競爭力排名躍居全球第三,繼2019年後首次重返三甲。

該報告顯示,香港競爭力大幅提升,總得分在100分中獲99.2分,增加7.7分,增長幅度是前十名經濟體中最高。而香港在政府效率、營商效率兩項居全球第二,稅務政策和商業法規排名全球第一;國際投資和金融排名全球第二。報告指出,香港是區內唯一對資本增值及股息無徵稅,乃跨國企業設區域總部熱點之一。

引資工作成效顯著

除營商環境理想外,香港引資工作亦取得顯著成效。特區政府數據顯示,2024年,有香港境外母公司的駐港公司數目大幅增長約10%,總數接近1萬間,初創企業數目則接近4700間,兩項數字均創歷年新高。而投資推廣署自2023年1月至2025年上半年,協助超過1300間內地和海外企業在港開設或擴展業務,帶來超過1600億元的投資。而人才方面,截至2025年6月,各項人才入境計劃共收到近50萬宗申請,當中近33萬宗獲批,近22萬人已經到港。

總結來說,香港藉由低稅制、彈性土地與財政配套、國際化人才政策、法治及金融自由度,加上一站式專業服務,不論是目標亞洲還是全球市場的企業,均能在港找到度身框架與成長跳板。隨着引進百家重點企業投資生根、帶來創新就業與人才資源,香港作為全球企業與創新人才高地的地位將越發穩固。面對地緣政治與區域競爭加劇,香港仍保有強勁優勢,繼續以更開放靈活的招商姿態,吸引國際產業巨頭及新經濟領袖陸續落戶。

拓展國際|出海專班今啟動 支持內企走出去

 

特區政府將於今日正式啟動“內地企業出海專班”,標誌本港在支持內地企業“走出去”、拓展國際市場方面邁出新一步。該專班由商務及經濟發展局督導,屬今年施政報告中新設的重點政策措施之一,旨在發揮香港作為國際商貿及專業服務樞紐的優勢,協助內地企業以香港為平台走向海外。

啟動儀式將於今早在政府總部舉行,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及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將擔任主禮嘉賓並致辭,投資推廣署署長劉凱旋則會發表閉幕致辭。活動後,主辦單位亦安排來自金融服務、法律及會計界的合作夥伴接受傳媒訪問,介紹支援企業“出海”的服務方案。

根據施政報告,特區政府將整合香港的外地辦事處,包括投資推廣署、香港貿易發展局和香港駐內地的辦事處,組成一站式平台,成立“內地企業出海專班”,主動招攬內地企業利用香港平台“出海”。商經局局長會督導“出海專班”工作及協調各政策局、部門和機構,為“出海”企業制訂多元方案。事實上,2024年外地駐港企業在香港共設有超過1400間地區總部,其中逾300間來自內地。

積極進駐|中資券商加快在港布局

據內地媒體報道,隨着香港資本市場持續復甦,中資券商積極部署出海,對香港的定位策略更從出海“橋頭堡”,升級為“戰略高地”。

據了解,今年以來多家中資券商宣布增資香港子公司。包括廣發證券(01776)向廣發證券(香港)增資21.4億元;華安證券(600909)計劃向華安證券(香港)增資5億元;東吳證券(601555)計劃向東吳證券(香港)增資金額不超過20億元或等值人民幣。與此同時,東北證券(000686)、西部證券(002673)、第一創業(002797)等券商,今年相繼宣布在港設立子公司。

證券業人士認為,在行業“建設一流投行”的目標下,提升國際影響力已成為行業共識。香港作為中國資本走向世界的門戶與樞紐,正是其揚帆起航的關鍵舞台。

中資券商依託對內地企業的深度理解、成熟的保薦承銷經驗、精準的價值挖掘能力,在港股IPO、財富管理等領域構建了難以複製的核心競爭力。尤其頭部券商正將此類優勢轉化為顯著的國際業務增速。

來源:大公報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劉雨桐 校對:李博揚 監製:連振海
【紫荊直播】2025年中秋晚會
月滿映藍屋 人才樂共融
節目單發布!2025年總台中秋晚會精彩搶先看
李家超晤多米尼克總理 冀增進兩地商貿往來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