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荊雜誌(記者彭彥)9月30日東莞報道:9月26日,高埗鎮開展“弘揚敢為人先精神凝聚同心奮進力量”城區片區高層次人才觀劇活動,組織東城街道、南城街道、莞城街道、石碣鎮、高埗鎮等80多名城區片區高層次人才齊聚高埗影劇院,共同觀看高埗原創舞臺劇《我的父親我的橋》。

據悉,高埗大橋(舊址)不僅是全國首座“農民集資建橋、過橋收費還貸”模式的地方公路橋樑,更是高埗乃至東莞改革開放的重要歷史實物見證。《我的父親我的橋》是首部以高埗大橋(舊址)建設歷程為背景的原創舞臺劇作品。該劇以改革開放初期高埗鎮因交通閉塞導致經濟困頓的真實歷史為背景,通過大學生莫水生一家的命運轉折,再現高埗人民集資建橋、攻堅克難的感人歷程。旨在通過文藝形式傳承和弘揚“敢為人先”的“高埗大橋精神”,激勵廣大幹部群衆凝聚共識、開拓創新、團結奮鬥,走好新時代的改革奮鬥之路。

“一句話,咱就要敢為天下先,拿出高埗人的精神,讓這座橋徹底改變我們的生活。”
“這就是咱們高埗人的精神,也是咱們東莞人的精神,別人不敢想的我們敢想,別人不敢幹的我們敢幹。”
演出現場,那些感人至深的舞臺場景、熱血澎湃的臺詞,深深觸動了在場的每一位觀衆,不少人才的眼眶悄然溼潤,用熱烈的掌聲傳遞敬意。在這場沉浸式體驗中,人才們真切感受着時代浪潮中,高埗人民那份不畏艱難、敢闖敢試的拼勁,以及衆志成城、建設家鄉的赤誠情懷。

“《我的父親我的橋》舞臺劇非常讓我感動,大橋精神激勵着千千萬萬的高埗人,在這片熱土上爲了高埗的發展奉獻着青春、貢獻着力量。創新精神、共建精神和共創精神也在我們企業中,激勵着華宏人努力奮鬥,為高埗的發展貢獻我們的青春和力量。

“‘高埗大橋精神’蘊含敢為人先、團結奮鬥、勇於實踐的特質。這部舞臺劇既是父輩奮鬥拼搏的真實寫照,更是激勵當下青年自強不息的精神力量。這也讓我明確,今後面對事業困難要突破創新,拒絕因循守舊,在工作中更需注重團結協作,凝聚力量共解難題。”

“今天通過這個舞臺劇了解到高埗是一個敢闖敢試、團結拼搏的地方。雖然當年面臨着交通閉塞的發展困境,但是靠着敢為天下先的精神闖出了一條發展路,非常有韌勁。我是醫療行業的,可以和高埗在人才培養方面進行合作,希望通過高埗和莞城之間的資源整合,共同推動醫療產業的發展。”
高埗鎮將持續深化“才聚高埗”行動,不斷擦亮人才活動政治引領、文化共享、交流互促“三張牌”工作品牌,通過構建多層次活動體系,持續提升人才服務精度與溫度,為高埗建設東莞北部先進製造業強鎮、城區片區高品質江濱新城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