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勝利閉幕。全會的一項重要成果,是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這是確保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取得決定性進展的綱領性文件,深刻回答了新形勢下怎麼看、怎麼辦的重大問題,擘畫了未來五年中國高質量發展的新藍圖。會議發布公報,全會強調“促進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彰顯了中央對港澳的高度關心支持。站在新的節點上,香港各界要深刻把握國家發展所處的歷史方位,深刻認識香港的優勢和使命責任,以更大的擔當,加快對接“十五五”規劃,乘勢而上開創香港發展新局面。
四中全會是我國在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新征程上舉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對於進一步凝聚起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磅礴力量,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而團結奮鬥,具有重大意義。尤其是審議通過的“十五五”規劃建議,是接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進行的總動員、總部署,為今後五年我國發展指明了方向與路徑。
新中國成立至今,已落實了十四個“五年規劃”,極大地推動了國家整體發展,彰顯了中國的制度優勢。在“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總量連續跨越110萬億元、120萬億元、130萬億元,今年有望達到140萬億元,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保持在30%左右,年均增速5.5%,製造業規模連續15年保持全球第一……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台階,中國式現代化邁出新的堅實步伐,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新征程實現良好開局。
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是一個不斷發展進步的歷史過程,“十五五”時期我國發展環境面臨深刻複雜變化,發展處於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但國家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完整產業體系優勢、豐富人才資源優勢更加彰顯。保持戰略定力,增強必勝信心,積極識變應變求變,敢於鬥爭、善於鬥爭,一定能開創更好的未來。
全會明確提出“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強水平大幅提高,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社會文明程度明顯提升,人民生活品質不斷提高,美麗中國建設取得新的重大進展,國家安全屏障更加鞏固。全會同時提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建設強大國內市場、增強高質量發展動力、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等十二方面的重點工作。任務目標統籌質與量,兼顧需要與可能,以定性要求為主,蘊含定量要求;謀篇布局舉綱帶目、切中肯綮,體現了以重點突破帶動整體躍升的系統思維。
國家的發展,是香港發展的根本保障,也是推動香港開創新局面的根本所繫。從公報內容中,香港各界可以獲得深刻的啟示。
一、提高認識,更有效對接國家發展戰略。長期以來,香港一直有些人抗拒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這種心態嚴重阻礙了香港發展。事實證明,在“十四五”時期,香港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發揮着聯通世界的“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重要角色,各方面發展呈現嶄新局面,各項國際排名全面提升。“十五五”時期對國家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十分關鍵,也正值“一國兩制”實踐邁入新階段、香港加快實現“由治及興”的重要時期,各界要充分認識到,越是對接好國家發展,香港發展就越有保障。
二、主動作為,發揮優勢開創發展新局面。四中全會釋放出來的發展新思路、新政策、新方向,對於香港把握未來主動,具有重大意義。例如提出“構建以先進製造業為骨幹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強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拓展國際循環,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等,這些都與香港獨特優勢密切相關,也是香港大有可為之處。香港要有更主動作為的態度,結合“內聯外通”優勢以及“八大中心”的角色,及早謀劃、及早部署,對接好、落實好“十五五”規劃港澳篇章。
三、勇於擔當,為國家發展貢獻更大作用。未來五年發展環境變化深刻複雜,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香港要找準優勢定位,尤其要強化“以己之長貢獻國家所需”的意識,站在國家立場上思考問題,以全國發展一盤棋的格局推動發展策略,未來在金融、貿易、創科、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以及北部都會區建設等方面勇於突破。香港對國家的貢獻越大、自身的角色也就越彰顯。
四中全會指明目標方向,擘畫未來藍圖。“十五五”規劃不僅將開創國家更光明的未來,也將推動香港加快邁向由治及興。正如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表示,香港社會各界要認真學習好和貫徹好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發揮好“愛國者治港”的力量和價值,在國家不斷開創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新局面的進程中履行香港責任、把握香港機遇、作出香港貢獻。事實上,未來五年是香港開創發展新局面的關鍵時期,各界要以更大的擔當、更主動的作為、更具體的舉措對接“十五五”規劃,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推動發展邁上更高的台階。
今日熱搜
本週熱搜
本月熱搜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