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廣告
登錄
發布作品
我的主頁
我的紫荊號
賬號設置
退出登錄
下載APP
繁
简
首頁
時政
視頻
專欄
評論
財經
創科
法治
文化
教育
健康
社會
任免
紫荊號
專題
紫荆
>
專欄
>
名家
>
黃錦輝
黃錦輝
0關註
+關註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外務)、香港資訊科技聯會前會長
他的文章
@黃錦輝:香港科研領先擅長引進外資 具條件打造創科生態鏈
2021-08-24
0
0
國家「十四五」規劃宣講團來港向各界介紹「十四五」規劃綱要,首場宣講會今早在政府總部舉行。身兼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創新科技中心主任黃錦輝認為,香港基礎研究紮實,配合其他大灣區城市開發及內地市場,再透過國際融資,生態產業鏈便能成立,在「十四五」規劃下,大展身手。「十四五」規劃涉及香港的其中一個項目,是要將香港建設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黃錦輝接受《橙新聞》訪問稱,香港多間大學排名世界前列,學術研究領先,香港做好基礎研究後,再利用大灣區其城市生產力優勢,便可製造產品推出市場,大灣區人口逾7000萬,市場足以支持,還不計產品可以行銷其他省市。黃錦輝續稱,除了在科研外,香港也擅長引進外國投資,協助創科公司上市融資,這樣便建立了一條創科生態鏈,對香港轉型發展固然有益,也能發揮香港作用,對國家作出貢獻。他指出,香港一向在金融上擔任超級聯繫人角色,協助外資進入內地市場,創科生態鏈亦令香港在創科上擔任另一個超級聯繫人。雖然中美磨擦漸多,但他認為外國同樣垂涎內地市場,相信香港聯繫人角色不輕易動搖。要促進香港與內地「三流」黃錦輝參與推動香港創科事業多年,近年亦聚焦大灣區發展,他直指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屬大勢所趨,無理由輕易錯過這麼多機遇。談到特區政府如何在推動香港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他認為主要靠市場力量,特區政府要做的是拆牆鬆綁,盡量減少香港與內地的資金、人才和資訊流通阻礙。他又說,今次國家「十四五」規劃宣講團來港,顯示中央十分重視香港未來發展,他希望特首林鄭月娥在新一份施政報告能在香港如何融入國家發展和實踐「十四五」規劃的要求,有更多着墨,並提出一些具體方向和政策。來源:橙新聞
@黃錦輝:未來媒體大趨勢 虛擬與現實互動
2021-08-23
0
0
文∣黃錦輝筆者上周接受新加坡電台訪問,談論創新科技在未來三十年對媒體產業發展的影響,認為主要牽涉三方面的考慮:首先,媒體產業必然維持以客為本,業界將大規模地使用大數據分析技術,而資訊傳播服務將會日趨個人化(Personalized);其二,先進的通訊科技會令採集及發放資訊更加高效率,資訊將會變得更多元化及「無處無時不在」(Ubiquitous and Timely);其三,隨着媒體科技廣泛地被使用,資訊可靠性更難獲得保障,人工智能資訊過濾技術將會大行其道。在資訊發送個人化方面,媒體公司必須更深入了解客戶的生活習慣,才能有效地提供貼身服務,這做法行之已久,亦非常見效。未來三十年,媒體的目標客戶將會是今天的年輕人,而大部分是「千禧後」。他們喜歡網上娛樂,經常在網絡虛擬世界中流連忘返,樂於脫離現實。因此,科技業界估計「虛擬實境」(VR)和「擴增實境」(AR)及兩者混合(MR)的技術和應用將會大行其道。再者,由於AR/VR/MR的虛擬世界,將會是未來年輕人生活的一部分,故未來媒體公司必然會利用這些科技去廣泛接觸年輕客戶,所以他們會加倍重視與虛擬世界相關的科技。近期美國最火紅的手機遊戲公司Roblox,主打虛擬世界遊戲及服務產業。他們於年初在美國上市,市值高達四百多億美元。公司上市時承諾未來將會着力投資發展「元宇宙」(Metaverse)公開平台技術。透過此技術,其他中小型的虛擬世界軟件開發公司都可以主動參與全球虛擬世界的發展,就像「維基百科」的內容建造般,透過全民參與,把虛擬世界逐步建造及優化起來。「瘦田無人耕,耕開有人爭」,臉書、騰訊等國際巨擘亦不敢怠慢,正登上「元宇宙」市場的快車。未來媒體若要有效地接觸「千禧後」客戶,必須深入了解他們的生活文化和習慣,特別是每個人在「元宇宙」中的一舉一動。為此,媒體將會利用人工智能技術進行個人「行為分析」。這技術在現實世界中的應用日益普遍,例如有港大教授利用它來幫助游泳教練分析學員的姿勢,但在虛擬世界中應用較少。在「元宇宙」中,媒體將會以「混合實境」內容隨時隨地發送即時資訊,例如以動畫新聞形式發布。針對這目標,視像動畫即時翻譯技術將炙手可熱,例如記者拍攝的新聞片段經修改後,便可透過翻譯器直接在客戶的虛擬世界內播放。另外,今天「千禧後」並沒有看電視的習慣,他們經常透過社交網絡從自己關注的「關鍵意見領袖」(KOL)中獲取資訊。這現象在未來將會更深入民心,未來的KOL將會以3D「阿凡達」(Avatar)形式在「元宇宙」中出現,與「千禧後」客戶交流。然而,要達到「強人工智能」(Strong AI),人與機可自由對話的技術發展仍是非常具挑戰性,因此筆者估計未來人工智能KOL只會為特定領域而設,停留在「弱人工智能」(Weak AI)狀態。放眼未來,「虛假資訊」問題在虛擬和現實世界不停互動的情況下,將會變本加厲,造成更多更複雜的社會問題,而種族歧視、性別歧視、欺凌、仇恨等言論將會是新常態,引發起不同層次的社會矛盾。這個問題無疑會嚴重窒礙「元宇宙」媒體產業的發展,因此各地政府須及早正視。香港是一個享譽國際的資訊自由港,在面對現在和未來的「虛假資訊」問題時,更加不能掉以輕心。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外務)香港資訊科技聯會榮譽會長黃錦輝教授來源:星島日報
@黃錦輝:東奧先進科技 受讚譽也招爭議
2021-08-17
0
0
文〡黃錦輝萬眾期待的東京奧運會幾經波折,終於在上周日圓滿閉幕,十七天賽事共舉辦了三百三十九場比賽,競爭激烈,各國及地區運動員屢創佳績,多次打破紀錄。例如牙買加短跑選手赫拉在女子百米跑出十點六一秒成績,打破已維持了三十多年的奧運紀錄等。有運動科學專家認為,這些佳績除了依靠運動員的表現之外,科技的支持亦非常關鍵。在田徑跑道設計方面,今年的跑道只有十四毫米厚,表面採用新材料橡膠粒,而底層採用六角形結構,形成一個容納空氣的空間。這設計除了可以吸震、減低運動員受傷機會外,也可以將更多動能反彈,效果猶如彈牀般。另外,在個人設備方面,創新科技也把運動員「推一把」,多位跑手所穿的釘鞋設有氣墊,帶來反彈效果,類似的「超級跑鞋」確實在近年協助選手跑出很好的成績。由此可見,新科技能令選手在比賽場上更上一層樓。同時,在訓練場上,「東奧」主辦方利用高質閉路電視和無人機,追蹤攝錄各運動員的活動,包括他們比賽時的一舉手一投足。各地奧運教練可利用這些高質錄像,以人工智能技術去分析其所鎖定的目標運動員之表現,從中部署自己出場選手的戰略。大會亦利用生物識別數據,一方面用作加强奧運村的保安,另一方面讓射箭隊教練監察射箭選手的心跳和眼球運作,用作分析選手的表現,進行針對性的訓練。「東奧」主辦單位除了重視運動場的設施和選手的表現之外,它們另一重要任務,是要照顧好在疫情下未能親身到日本觀賽的數以億計全球奧運粉絲。為此「奧運廣播服務」(Olympic Broadcasting Services, OBS)廣泛地在東奧賽場內外應用先進科技。例如,主辦方在四處安裝高像素的多攝影鏡頭回放系統,以多角度拍攝各場賽事,並即時發送至世界各地,供全世界觀眾實時及回放欣賞。除此之外,大會的廣播服務也為每場賽事提供沉浸式(Immersive)180度立體和360度全景覆蓋、虛擬 3D 圖形、2D 圖像跟蹤等不同格式的直播和點播服務。然而,東奧力推科技的政策,並非獲得世界體壇一面倒支持。牙買加前男子短跑運動員,男子一百公尺、男子二百公尺,以及男子四乘一百公尺接力世界紀錄保持者保特認為,類似的科技有損賽跑項目成績的公信力。更有人批評運動員利用科技來提升表現,這與他們服食興奮劑同出一轍,並未能發揮個人真功夫和體能。再者,先進科技所費不菲,只有富裕國家才買得起,變相令奧運成為大國(例如美國、中國、俄羅斯)的遊戲,但在奧林匹克精神之下,運動不是應該人人平等的嗎?毋庸置疑,今屆奧運會令全港市民最熱血沸騰的,無疑是香港運動員的奮勇表現,他們創造了多個歷史紀錄 ,榮獲最多獎牌包括一金、二銀及三銅,卓越表現有目共睹,值得港人以他們為傲。筆者希望今屆港隊成績,可以促使政府更加重視本地運動發展,栽培更多未來奧運獎牌得主。來源:星島日報
@黃錦輝:利用「元宇宙」開發虛擬香港
2021-08-10
0
0
「臉書教主」朱克伯格最近公開宣布,「臉書」將會於五年之內從一家社交網絡公司轉型為一家「元宇宙」(Metaverse)公司。宣布一出,隨即引發全球科網界熱議,業內與「元宇宙」相關的網上遊戲企業都被市場看好。「元宇宙」概念始於一九九二年美國科幻小說《雪崩》(Snow Crash)。在小說中用戶只要戴上耳機和眼鏡,就可以投入為虛擬人(Avatar),在電腦中的三維虛擬世界中自由活動。這概念於二○○三年被美國網絡遊公司Linden Lab採用,開發了一套命名為「第二生命」(Second Life)的網上遊戲,風靡一時。而且開發者可以利用Linden lab「元宇宙」平台在「第二生命」的虛擬世界中創造自己的虛擬資產(例如物業)進行交易。「臉書」形容「元宇宙」為「一個實體化的互聯網」,一個集結「虛擬實境」( VR)、「增强實境」( AR)、人工智能(AI)、「區塊鏈」(Blockchain)、「第五代通訊」(5G)等技術而創建的三維度「虛擬實境」共享開發平台。根據staistica.com的市場預測,「虛擬實境」及「增強實境」技術於二○二四年的全球市值將會達至三千億美元。因此,在商言商,朱克伯格的投資策略深謀遠慮,是為鞏固其公司在「元宇宙」平台技術的實力,為創建「臉書」未來共享虛擬王國而鋪路。他清楚知道在發展一日千里的網絡科技及與日俱增的龐大科網市場之下,「臉書」的商業模式不能墨守成規,不能只靠「食老本」,一成不變地只專注發展社交網絡,因而堅決轉戰「虛擬實境」社交網絡市場。朱克伯格野心勃勃,他想利用其公司在開拓社交網絡市場中之經驗,銳意以先行者戰略,將「臉書」打造成為世界「元宇宙」平台的領導者,主導「元宇宙」遊戲規則,控制全球「虛擬實境」社交網絡市場。再者,朱克伯格於年前推出Libra加密貨幣計畫,並曾向美國政府多番爭取,欲把Libra推薦作美國數碼貨幣,可是計畫被華府拒諸門外。「元宇宙」將會重燃朱克伯格的希望。在虛擬世界中用戶可以利用「元宇宙」開放平台,開發自己的虛擬商店,創業做生意,並且可以利用Libra貨幣作交易。因此,「臉書」積極爭取「元宇宙」的主導權,這樣做便能制定虛擬世界的金融規則,配合其「虛擬實境」社交網絡產業。理論上,在「元宇宙」中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是在「平行時空」出現的。在這情況下,現實世界的場面可以在虛擬世界出現,營商者可以利用虛擬世界促進實體商務,推動「網上網下」經濟互動。同樣地,虛擬世界文化與現實世界文化可以互相影響,而且影響愈來愈深。因此,筆者建議香港政府利用「虛擬實境」社交網絡開發「虛擬香港」,讓世界各地遊客可以透過網絡「踏足」香港,欣賞香港美景之餘,亦可以多在港消費,刺激香港經濟。「元宇宙」帶來無限創新機遇是毋庸置疑的,然而「針無兩頭利」,社會科學學家認為鑑於互聯網所產生的文化矛盾(例如「言論自由與監管」)、社會問題(例如假新聞、網絡歧視)等不良現象,「虛擬實境」社交網絡將會引發同樣問題,而且影響程度會有過之而無不及。未來世界究竟是現實世界將會維持主導影響虛擬世界發展,或是會反過來由虛擬世界主導呢?答案耐人尋味,但無論如何,各地政府絕對不能輕視這問題。來源:星島日報
@黃錦輝:港隊東奧佳績 激勵港人拚搏進取
2021-08-10
0
0
東奧為疫情下的香港送來甘露,為香港人帶來正能量及歡樂。這幾天不少香港市民都不約而同地到大型商場,歡聚觀看這一世界體壇盛事,筆者當然也不例外,而且每逢國家或香港運動員出場比賽的時候,全場觀眾都會很自然地站起來吶喊支持。令筆者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當「新劍神」張家朗站在頒獎台領取金牌時,中國香港區旗在國歌《義勇軍進行曲》中徐徐上升,這是歷史的一刻。張家朗的成就為香港運動員及年輕人樹立很好榜樣。他接受傳媒訪問時說:「可以證明到香港人仍然係得,不要想着只是一個小城市,只要盡力、努力都一定可以做到,不要放棄。」今屆奧運會是香港代表隊成績最好的一屆,創下歷史性突破。港隊合共獲得1金、2銀、3銅,「女飛魚」何詩蓓及「牛下女車神」李慧詩分別是有史以來第一位在同一屆奧運獲得兩面獎牌及在兩屆奧運會獲獎牌的香港運動員。還有為香港獲得第一面空手道銅牌的劉慕裳,以及第一次獲女子乒乓團體銅牌的3位「奇兵搭檔」杜凱琹、李皓晴和蘇慧音,成績同樣令港人引以為榮。據悉「奇兵搭檔」為了迎戰東奧,近年經常與國家乒團集訓,在國家隊的協助之下,她們的水平大大提升。國家和香港運動員在東奧的一舉手一投足,都把體育精神和素養完美展現。在比賽中,得到獎牌的運動員當然雀躍,但與獎牌擦身而過的運動員亦沒有氣餒,如中國「飛人」蘇炳添永不言休,以32歲「高齡」打入百米決賽,獲得第6名,並跑出9.83秒成績刷新亞洲紀錄,也是歷史性的第一位進入奧運百米決賽的中國人。賽後他表示,盼望自己的故事可以激勵下一代發奮。香港女單車選手李慧詩已是第3次參加奧運,在2012年倫奧第一次獲得銅牌,但於2016年里奧因受傷而被迫退出,與獎牌無緣。今屆東奧李慧詩全力以赴,獲得了她人生的第二面奧運銅牌。不少運動員更表示不忘初衷,積極備戰3年後的巴黎奧運會。運動健兒的鬥志、毅力的精神非筆墨所能形容,是年輕人學習的榜樣。筆者希望特區政府對體育發展更加重視,投入更多資源,為香港培養更多體育精英。香港運動員,加油!來源:文匯報
@黃錦輝:推「三創」需新動力新思維
2021-07-27
0
0
文〡黃錦輝筆者於書展期間參加了城大校長郭位教授的公開講座,題目是《心件:高等教育怎麼辦?》。校長在演講時盡顯學者風範,言談中顯示他學識淵博。顧名思義,校長認為高等教育必須由心出發,除了「硬件」(例如實驗室、智能教室等)及「軟件」(例如教學和研究政策等)之外,教育者的「心」更為重要,大學應該用心重用人才,支持學術發展;大學生應該用心選讀自己喜愛的範疇和科目,不要盲目追求大學排名。校長特別堅持「政教分家」,大學的使命是培育人才,推動學術及研究,與政治不宜扯上關係,否則大學發展便會滿途荊棘,難以全面發揮。「創意、創新」是郭校長在講座中的重要章節。他表示大學教育應該維持「後浪推前浪、新妝補舊妝、草本新雨露、創新舊江山」等辦學目標,對「創意、創新、創業」(簡稱「三創」)持開放態度,包括接受新人事新動力、勇於推動創新、促進創新轉型等。校長又指出創新可以擴大及鞏固社會中產階層,有效紓緩貧富懸殊的社會問題。筆者非常贊同這說法,並且認為國家近年大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政策正是很好的體現。隨着互聯網技術的急速發展,中國國務院李克强總理於二○一五年推出「互聯網+」計畫,銳意利用互聯網引領中國創新2.0時代,以創新驅動發展「新常態」。網絡數碼經濟推動「創新舊江山」,其產生的「新常態」汰弱留强,令不少傳統網下商店陸續停業,導致無數「打工仔」失業。面對持續增長的失業率,若中央政府坐視不理的話,國內的經濟難免會陷入困局,同時會引發嚴重的社會問題。為此,李克强總理推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政策,鼓勵民眾創新、創業,使傳統經濟能夠「新妝補舊妝」,從萎縮中翻新。這現象與郭校長所提「『創意、創新、創業』推動中產」的觀點同出一轍。由此可見,政府促「三創」並非一般市民誤以為只是為了幫助個人把創意轉化為商務來「賺錢」,而是為推動國家經濟的集體措施。回到香港教育,「三創」創造社會「新常態」,而要有效地實踐「三創」 需要大量人才。「後浪推前浪」,大學科創教育的使命重大。中學文憑試(DSE)剛放榜,可是一如既往,表現出眾的學生均不喜歡選修理工科課程,這現象與世界其他發達經濟體(如台灣、美國等)相比大相徑庭。就此,香港政府近年不斷在中小學的STEM教育方面下工夫,例如分別撥款約五億元及兩億元支持「中學IT創意實驗室」及小學「IT奇趣識多D」計畫,目標是從小培養年輕人對學習STEM的興趣。筆者認為政府這目標十分正確,但要有效落實,還須先擺脫「讀書求分數」的文化。除了STEM教育之外,「新常態」下產生的另一個問題是人力資源上的技能錯配,舊經濟的勞動力未能配合創新工作的需求,這情況難免會推高失業率。「草木新雨露」,因此職業再培訓對社會發展同樣重要。在大灣區經濟圈下,香港面對七千三百萬的市場,下崗人士不妨轉投內地、重新出發。再者,適逢特首正在策劃新一份的《施政報告》,政府可以考慮多投資在大灣區再就業培訓,一方面可以為香港失業人士製造就業機會,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快香港在大灣區的融合,一舉兩得。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外務)、香港資訊科技聯會榮譽會長來源:星島日報
@黃錦輝:促進香港「後疫情」復甦有妙計
2021-07-27
0
0
文〡黃錦輝過去一年多新冠肺炎病毒全球肆虐,香港也不能幸免,本地經濟及民生受到嚴重影響。由於入境需要隔離,遊客近乎絕跡香江,本地酒店、零售、飲食等行業陷入寒凍,不少企業大規模裁員,甚至乎倒閉。例如迷倒萬千年輕人的飛機師,一疫之間竟淪為「量地官」,令人沮喪。然而,隨着歐洲國家盃、美洲國家盃、東京奧運等體壇盛事接着舉辦,全球疫情有初步受控的跡象,香港經濟似乎亦緊貼大趨勢。雖然,香港還未全面通關,但市面逐漸回復熱鬧,例如今年灣仔書展人頭湧湧,入場大排長龍便是很好的復甦先兆;又例如大型商場於周末客似雲來,商店生意差不多已回復去年的六七成。與去年相比這現象的確今人興奮。然而,香港是國際旅遊之都,缺乏了遊客的香港,零售、餐飲服務業還是生氣不足,而且經濟難以回復疫前的常態。因此,香港政府應該趁勢,促進本地「後疫情」經濟復甦。歸根究柢,政府首先要想辦法吸引多些遊客來港,拉動經濟,特別是近水樓台從大灣區內吸引其他十個城市的市民訪港消費。重振港音樂文化 誘遊客來訪政府可以透過公眾媒體(例如香港電台)大力進行國內外宣傳,讓全球經濟體(特別是大灣區城市)了解到香港是一個安全(政治及疫情已受控)暨健康及充滿活力的國際化大都會。再者,讓國內外市民知道香港的門常開,歡迎他們一如疫情之前般來港旅遊、行商、生活、消費。其中一個建議的做法是透過重振香港音樂文化。借鑑近期本地電視台成功舉辦的歌唱比賽節目,在大灣區內獲得頗高收視率。政府可以鼓勵媒體公司組織具香港特色的大型國際化娱樂活動(例如大灣區粵語流行曲歌唱比賽),吸引國內外市民(及全世界華人)來港參與或支持,並且鼓勵他們在香港開心消費。引進國內外人才 推動科創在大灣區規劃中,香港定位為「國際創科中心」。要達到這目標科技人才尤其重要,近期在中美貿戰影響之下,數以百計內地高材生未能獲得美國簽證,令他們往美國深造的計劃化為泡影。估計這情況將會持續一段時間,香港高等院校可以趁機吸納這些人才。在獎學金方面,政府已設有豐富的「香港博士研究生獎學金計劃」,然而大學需要加大力度,主動出擊,遊說更多人才來港升學深造。香港於「2022年QS世界大學排名榜」中,有五所大學名列百名之內,與外國大學比較不遑多讓,的確是內地學生的很好選擇。為加大吸納國際科技人才力度,政府可以考慮額外撥款成立「科創人才獵頭資助計劃」。力吸中概股 擴金融中心優勢另外,香港是大灣區的金融中心。中央政府正積極推動有秩序和健康的數碼經濟發展,過去一年屢次以反壟斷、維護數碼安全等法規嚴厲懲罰多間科網巨企,多間公司在美紐交所上市的計劃亦因此而被擱置。在這困境之下,來港上市進行國際化融資必然是它們的另一出路。政府可以考慮主動聯絡這些公司,向它們推廣香港融資的優勢,吸引它們來港上市。最後,適逢政府正就《2021年施政報告》進行公開諮詢,筆者認為新《施政報告》應多關注香港疫後重建,並利用「粵港澳大灣區」市場促進本士經濟。就此,筆者建議政府可以採納本文提出的意見及建議。作者為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外務)、香港資訊科技聯會榮譽會長來源:信報
@黃錦輝:假新聞損社會穩定 立法勢在必行
2021-07-23
0
0
文〡黃錦輝 政務司司長李家超、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及警務處處長蕭澤頤3位高官上任不久即異口同聲地強烈批評假新聞(Fake News),痛責它嚴重荼毒年輕人,破壞香港社會安寧及國家安全。同出一轍地,有立法會議員認為政府必須盡快立法,嚴厲監管假新聞。 今天資訊及通訊科技日新月異,互聯網及社交媒體成為假新聞的催化和傳播渠道,無遠弗屆。不論發放者是有意或無意,假新聞可以產生大量失實的信息和陰謀論,這些綫上的虛假資訊會深入影響綫下運作,造成巨大的社會傷害,負面案例比比皆是,例如世界各地選舉期間不同政黨互相利用虛假資訊中傷對手、全球恐怖分子四處造謠打擊政府誠信等。在新冠疫情全球肆虐期間,超過3分之1歐洲人更是每天都會遇到假新聞,令世界各地人心惶惶。由於事態嚴重,世界衞生組織(WHO)於去年6月召開了有史以來第一次關於「信息流行病學」(Infodemiology)的會議,以探討如何識別及阻止與疫情相關的錯誤信息蔓延。 現時世界各地紛紛成立「事實核查」(Fact Checking)組織,各大媒體機構亦開設專責核查假新聞,包括「錯誤信息」(Misinformation)及「虛假信息」(Disinformation)的部門。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定義,「錯誤信息」是指並非有意圖造成傷害的不正確信息,而「虛假信息」則是刻意傷害別人、團體、組織或國家的不正確信息。本質上,兩者都是散播不正確信息,差別在於發放者的意圖。 從數據分析角度,識別假新聞基本上面對「事實核查」及「判斷意圖」兩大議題。由於前者的性質較為客觀,人工智能技術便可大派用場,主要牽涉3種處理方法:一、首先找出被懷疑新聞的來源,分析來源的可靠性,然後比較該新聞和來源以判斷其準確性;二、找出其他與被懷疑新聞類似的報道作比較,看看其內容的一致性;三、跟蹤在被懷疑新聞內的每一則評論及報道,分析它們的個別可靠性及綜合影響力。 立場判斷常現誤差 影響分析 然而,由於意圖是主觀行為,「判斷意圖」(學界又稱之為「立場分析」)的任務並不容易。較簡單的處理方法是採用分類法,包括「事件分類」及「群組分類」,前者是把所有被懷疑的新聞之立場分析,把同一立場的歸納成組,然後判斷各組的意圖;後者是把被懷疑新聞與立場已定性的新聞群組之同類新聞內容作匹配,決定它是偏向哪一群,然後再判斷其意圖(立場)。不過,發放者和立場群組是善變的,導致立場判斷經常出現誤差,影響分析系統的表現。 由此可見,假新聞分析困難重重,問題主要在政治而非技術方面,且看科技巨企Facebook也迫不得已地採用雙軌制來處理假新聞。Facebook首先利用人工智能篩選所有新聞,從中獲取潛在虛假資訊,然後再邀請專家團隊作最終的內容判斷,識別它們的真假及背後意圖。香港政府計劃為規管假新聞立法,將會充滿挑戰,難免會面對極大的國外及本土政治壓力,但筆者認為,在全球數碼化經濟急速發展的趨勢下,假新聞將會排山倒海般湧現,若然港府不盡早採取行動,立法做好防備的話,社會將會非常混亂,繼而損害本港治安,以及全球經濟競爭力。 作者為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外務)、香港資訊科技聯會榮譽會長來源:香港經濟日報
@黃錦輝:【科技直talk】科企大數據如被取 嚴重威脅國安
2021-07-18
0
0
文〡黃錦輝「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是國家「十四五規劃」的重點發展目標之一。與此同時,今年三月在「兩會」期間,李克强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重申中國在「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的決心。《十四五規劃綱要》中對反壟斷明確提出「依法依規加強互聯網平台經濟監管,明確平台企業定位和監管規則,完善壟斷認定法律規範,打擊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等要求。中央政府言出必行,近期頻頻出擊審查及檢控違規企業,較為矚目的案例包括「螞蟻集團」於去年十月因違犯國家市場規律而被煞停在滬港同步上市計畫、「阿里巴巴」於四月因「二選一」的壟斷行為被政府重罰一百八十二億元人民幣、「滴滴出行」應用軟件於七月初因觸犯用戶個人私隱法例已被罰即時下架等。「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中央政府的連串嚴厲監控行動,反映出大數據分析技術是把「雙刃劍」,一方面互聯網經濟平台廣泛利用該技術去了解客戶日常生活及習慣,然後進行個人化產品推廣及銷售,從中獲利,但另一方面,企業擁有客戶個人數據,他們可以在客戶不知情地進行其他涉及侵犯私隱(例如政治推廣、散播仇恨等)的活動。以「滴滴出行」為例,它擁有以下的大數據:一是顧客大數據,「滴滴」只需輸入顧客姓名,就可以查出他的身分證號碼、居住地址、工作單位、出行頻率、出行範圍等個人信息。在內地曾乘坐過「滴滴」的人數以億計,因此任何人能掌握「滴滴」數據,便能對中國人民的動態瞭如指掌。二是地理大數據。「滴滴」充分利用中國幾百個城市的交通狀況、山川地貌、重點設施、醫院出入口等數據,為顧客優化其出行路線。透過這些數據,公司很容易便能分析到內地民眾的出行習慣、收入差異及各個城區的人流和物流等資訊。這些都是較敏感的數據,若落入黑客手中,他們便可以肆無忌憚地進行破壞,嚴重威脅國家安全。由此可見,國家對「螞蟻集團」、「阿里巴巴」、「滴滴出行」等科網巨擘的監管,並非單只是為了「反壟斷」及「維護私隱」,而是與國家安全息息相關。這憂慮並非中國獨有,例如美國政府近年便大舉向美國科企索取敏感資料。據微軟公司透露,它平均每天收到十宗美國司法部要求獲取個人資訊的密令,一年累積達三千五百多宗。外界相信微軟只是冰山一角,其他擁有大量民眾個人資料的科網公司如谷歌、亞馬遜、臉書等,亦曾遭遇過類似的待遇。「滴滴出行」不聽從國家相關部門的勸告,堅持於六月三十日在美國紐交所上市。日本軟銀集團(Softbank)是「滴滴出行」的最大投資者,持有公司約兩成股份,而美國優步(Uber)佔約百分之十二。再者,上市後公司將會引入不少外國小股東,形成一股很大的外國勢力。在近年中美貿易戰的陰霾之下,令中國政府更擔心的是「滴滴出行」在美國所設的分總部,隨時會被美國政府強制提供中國顧客及地理等大數據,若如此,無疑對中國構成極大風險。基於以上科網企業的相關經驗,中央政府制定了嚴謹的監管政策,「網信辦」於七月十日指出,掌握逾百萬用戶個人資料的中國企業,若計畫赴國外上市,必須申報網絡安全審查。據悉內地已有兩家企業,包括中國健身應用程式Keep,以及音頻分享平台喜馬拉雅FM,煞停了赴美上市計畫。然而,「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類科網公司可以認真考慮移師到香港上市。在「一國兩制」的優勢之下,公司可繼續追求它們的國際科創夢。同時,筆者建議香港爭取此機會做好「國際創科中心」的角色,配合中央「國際國內經濟外循環」戰略,協助國家「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來源:星島日報
@黃錦輝:創科生態鏈 為邊界打造另類經濟帶
2021-07-15
0
0
香港經濟以維港兩岸為重心,近年社會常討論發展經濟新動力,邊境規劃變得非常重要,其中一個亮點要數落馬洲河套區。中大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接受專訪時指,創科生態鏈可為香港邊界打造另類經濟帶,期望河套區成為真正的創科中心,提議推動本地大學共同成立國際科創中心,由一個單位管理,同時統籌轉化研究及市場推廣的過程,可加快創科成果落地。他又認為,香港現階段可利用福田保稅區做好兩地法律磨合,待河套區落成後將模式直接搬往該區,更可按保稅區成功例子研究推動香港修訂法例,適應科技及內地市場。落馬洲河套區發展探討超過二十年,黃錦輝憶述,該地段一開始原打算發展文化旅遊區,至二〇〇五年時召開規劃會議才定下「科創」這個大方向。不過,當時港方認為發展河套不能操之過急,因該地段有濕地、候鳥,具環保價值,需要花五年時間做好環評才發展。時至今天,深圳高速發展,河套區仍要待二〇二七年才有首批樓宇落成,要加快創科步伐,政府公布將在福田保稅區租地方作「二房東」。「我們不能只做二房東,不足夠。我希望可做到臨時港深創科中心的辦事處,不但負責管理或招攬初創進駐,更有幫助初創拓展大灣區市場的支援。」黃錦輝指,初創做生意需跨過一定的入門門檻,這個過程需要時間,但創科生意一秒都能少,期望政府在初創入駐階段幫助他們降低門檻,例如透過臨時中心協助在內地成立公司的程序、人力資源問題、拓展內地市場、處理內地知識產權事宜等,令香港產品更快落地做生意。黃錦輝續說,產品落地過程中便會碰到各種細微問題,包括「一國兩制」下有不同法律框架,花大量時間討論如何拉近兩地距離,在推動創科成果落地市場的過程並非好事。他指,可利用臨時港深創科支援中心助香港公司適應深圳法例,甚至推動兩地法律及體制上的融合。他說法律體制融合類似CEPA的構思,不過是反過來,由香港見到深圳情況去調校法例,令香港創科公司更能滲入內地市場,「較大膽的想法,讓深圳變成香港創科的『沙盒』,在這個試驗區實行……如果在河套區有試驗案例,到立法會修例都更有說服力!」對於河套區的規劃,黃錦輝期望可變成「國際創科中心」,將所有學校及實驗室集中在同一位置。他指出,雖然香港有不少重點實驗室,但大多屬於特定大學,分布零散,且有各自為政的情況;此外大學研究成果轉化成產品的過程並不順暢,因知識產權轉移過程緩慢。他期望多所大學可共同在河套區成立一個國際科創中心,中心內有各大學實驗室和技術,更可集合應用研究、技術轉化及市場拓展等,貫穿上、中、下游,由一個單位作中心管理統籌發展,縮短整個創科產業鏈過程,加快創科成果落地。黃錦輝又同意,香港邊界需有地方發展創科生態圈的「下游」,政府近來提出「再工業化」,他提出,若政府可在邊界設置先進製造的工業園,將可配合河套發展,又因地之利,享受深港人流、物流方便的優勢。當中,若香港北面的沙嶺超級殯葬城有太大反對聲音,他認為政府不妨可重新規劃,例如將該地改劃做「工業4.0區」。他指出,創科生態鏈及再工業化發展可助香港邊界打造另類經濟帶,「利用香港上游的基礎研究,入河套區做技術轉移;找到最合適應用後便去到下游上端的程序,即市場推廣,可考慮首先到大灣區七千二百萬人口市場;試到好下一步想發大,就會回到香港做下下游的融資。」來源:星島日報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黃錦輝-紫荊雜誌_紫荊網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外務)、香港資訊科技聯會前會長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
Hi, This website does not supports IFr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