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東省科學技術廳、香港城市大學(城大)與香港城市大學(東莞)(以下簡稱「城大(東莞)」)於8月14日簽署《關於共同支持進行深度科技合作的工作計劃》(《深度合作計劃》),標誌三方合作邁入系統化、實效化的新階段,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注入強勁動力。
簽約儀式於城大(東莞)舉行。廣東省科學技術廳副廳長楊軍先生、城大校長及大學傑出教授梅彥昌教授,以及城大(東莞)校長段寶岩教授共同簽署《深度合作計畫》。東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鄭國洪先生、東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黎軍女士、廣東省科學技術廳交流合作處處長楊慧芳女士、東莞市科學技術局局長鍾靖平先生,以及城大副校長(內地策略)兼城大(東莞)執行校長魯春教授一同見證。儀式由城大協理副校長(內地策略)兼城大(東莞)副校長(學術)李娟教授主持。
《深度合作計劃》將建構三方聯動模式,深度融合粵港兩地的人才、資金與平台資源,創造協同效應。自2025年起,三方將在兩年內,以「1+1+1」的聯合資助形式,共同形成種子資金池,重點支持兩校聯合開展配合粵港澳大灣區社會經濟發展所需並具有重要影響力的項目,以培育具國際影響力的原創科技成果、推動創新資源跨境流動,並促進科技產業深度融合。
楊先生表示,港澳科技力量是國家創新體系和戰略科技力量的組成部分,廣東省將充分發揮優勢作用,推動港澳融入國家科技創新體系。他指,先前廣東省貫徹落實粵港姊妹大學深度合作的策略部署,是次與城大及城大(東莞)的新合作項目,將推動粵港科技合作,為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注入新動力。
梅校長表示,是次合作將充分發揮城大在國際化與科技創新領域的領先優勢,推動建構產學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創新體系。他補充,城大與城大(東莞)已通過學術資源分享、師生互訪交流與聯合課題研究,建立緊密協作網路,並相信是次三方合作必將取得豐碩成果。
城大(東莞)位於松山湖科學城,毗鄰國家級科學實驗室、高新科技研發機構及企業,更於今年加入「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科學聯盟」和「粵港澳高校聯盟」,並與中國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等科研機構,以及華為等科技領軍企業緊密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