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莉珊: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香港與西藏的共同繁榮之路-紫荊網

楊莉珊: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香港與西藏的共同繁榮之路

日期:2025-08-22 來源:紫荆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文|楊莉珊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從北京遠赴西藏,率中央代表團出席西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慶祝活動,並在20日發表了重要講話,指出穩定、發展、生態、強邊是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當中的四件大事!此番關於西藏的講話,筆者作為港區全國政協委員,卻認為有值得香港參考的焦點,就是要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才可以為地方發展開拓出一條繁榮之路!

筆者透過媒體留意到,習總書記在講話中強調,西藏要全面貫徹新時代党的治藏方略,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扎實推動高品質發展,持續深入抓好穩定、發展、生態、強邊四件大事,努力建設團結富裕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西藏。

西藏佔有國土面積八分之一,面積超過120萬平方公里,有生態、旅遊、文化、資源等優勢,卻也有邊界、地理、氣候、宗教、民族與國際政治等客觀挑戰,令當地的經濟發展相較內陸城市大有挑戰。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央對西藏提出的“穩定、發展、生態、強邊”四項焦點,筆者認為這體現了中央對西藏地區的長遠發展有切合當地特點的戰略考量,因為是邊疆多元民族宗教地區,因此中央為當地指明了方向:穩定是前提,發展是目標,生態是底線,強邊是保障。

通過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推動特色產業發展、保護生態環境和鞏固邊境安全,西藏不僅可以實現經濟社會的高品質發展,也為國家整體戰略提供了有力支撐。

西藏的實踐證明,只有將地方發展置於國家大局中統籌謀劃,才能實現一方可持續的繁榮,同時助力國家發展。這樣的經驗對香港的發展難道不具有深刻的指導意義嗎?筆者認為是有的,與西藏一樣,香港雖然有國際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和制度優勢等;但同時也面臨經濟轉型欠靈活、國際勢力干擾以致內部撕裂、用人成本高企等發展瓶頸期或自身特有的挑戰,在機遇與挑戰並存的今天,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也是香港突破瓶頸期,迎向新發展的最佳策略。

誠如總書記對西藏發展的指示,穩定永遠是發展的基石,2019黑暴風波對香港的教訓十分深刻,香港必須堅持國家安全底線,確保社會和諧穩定,這是香港一切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發展同樣是香港的核心任務,香港需要好好把握“粵港澳大灣區規劃”、“一帶一路”倡議等發展機遇,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發揮自身優勢來把握國家發展過程中的機遇,用以跨越香港經濟轉型在發展的當前挑戰。生態同樣是香港的長遠保障與追求,有別於西藏,香港除了生態保育,更關鍵是推動能源的低碳轉型,甚至把握機遇推進綠色經濟的發展。同樣,西藏是與鄰國接壤之地,固有強邊的發展需求,而香港則是面向國際的大都會,既要鞏固國際競爭力,又要協助國家進一步國際化。

西藏與香港,因應發展程度與進步的方向等因素都不同,固然不能“一套劇本跟著演”,但兩地的發展的核心邏輯卻是可互相借鑑的,因為任何地方的繁榮都離不開國家大局的支持,國家與地方的發展是唇齒相依,共榮共損,唯有堅定融入國家發展,以穩定保發展,以發展促繁榮,才能在新時代背景下實現“由治及興”,這套邏輯,是用於香港,也切合西藏的發展需求。

(本文作者係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香港(地區)商會會長,文章僅代表個人觀點)

來源:紫荆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劉雨晨 校對:梅肯 監製:張晶晶
許正宇:內地與香港樽裝水品質皆達標 不存在質素不同情況
中老鐵路國際貨物列車(玉溪-萬象)實現雙向開行
香港芭蕾舞團《梁山伯與祝英台》美國首演
陳茂波:深化香港中東交流 開拓合作新機遇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