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客屬青年聯盟雙城聯動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 重走東縱路深化家國情懷-紫荊網

香港客屬青年聯盟雙城聯動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 重走東縱路深化家國情懷

日期:2025-08-19 來源:紫荆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香港客屬青年聯盟於深港雙城連續舉辦兩場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於8月16日與香港客屬青年會合辦的“客青東縱路和平薪火傳”重遊抗日遺跡,特邀逾30名青年重走香港抗戰史跡;而於8月9日也與百年樹人慈善基金會合辦“港青東縱行鵬城憶崢嶸”活動,更促成35名香港高校學子赴深圳大鵬實地研學。系列活動由香港客屬聯盟發起,冀以沉浸式歷史教育筑牢青年家國認同。

8月16日活動:客青東縱路和平薪火傳

2025年8月16日活動於九龍塘啟程,在特邀主持陳兆麟博士 (香港外遊領隊協會主席)以及客家文化推廣人郭曉星引領下,青年團隊系統探訪六處香港抗戰紀念地標:

聯盟首站抵達具特殊歷史張力的“西貢天后古廟”。陳兆麟博士動情講解:“這座東縱港九大隊秘密基地,當年與日軍西貢指揮部僅一街之隔。客籍隊員在此傳遞情報、轉移物資,上演驚心動魄的‘燈下黑’傳奇。”

東江縱隊西貢大本營故址(秘密基地于天后古廟內)

由梅州、惠州、河源、韶關及深圳(寶安、龍崗、坪山)五地客屬青年共同籌劃的香港客屬青年聯盟於西貢斬竹灣抗日英烈紀念碑、大埔烏蛟騰抗日英烈紀念碑、香港大會堂115烈士紀念龕三處英烈紀念地舉行莊嚴獻花以及默哀儀式。

客家青年手持黃菊,在伍忠豪帶領下全體默哀一分鐘。烏蛟騰碑前,參與青年沉痛道:“1942年9月25日,日軍在此屠殺19名掩護東縱的村民,最小犧牲者僅13歲。”

聯盟到達關鍵史跡香港沙頭角抗戰紀念館“沙頭角羅屋”。這座客家圍屋曾是東縱海上中轉站,青年透過新解說的三維影像,目睹1943年客家船民冒死運送藥品的場景。陳兆麟補充:“羅屋見證300多名客籍船民組成的‘海上敢死隊’,70%隊員犧牲於大鵬灣航道。”

行程更通過前往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匯豐銅獅彈痕、高等法院彈痕牆等遺址,令客青更深刻觸摸歷史。

匯豐銅獅彈痕:觸摸1941年日軍炮擊痕跡,重溫被掠至日本的國恥見證
高等法院彈痕牆:“這些彈孔鑿穿的不僅是建築,更是客家人‘寧賣祖宗田,不賣祖宗言’的精神豐碑。”

伍忠豪在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總結時強調:“今日30名深港客屬青年代表梅惠河韶深五地鄉親重走抗戰路,既是彌補被湮沒的客家抗戰史,更是傳承‘硬頸精神’。聯盟將持續發掘東縱路線的客屬印記,讓青年在彈痕碑碣間讀懂何謂家國。”

8月9日活動:深港聯動:港青東縱行鵬城憶崢嶸

2025年8月9日的“港青東縱行”愛國教育周活動,由深圳大鵬新區博物館副館長黃文德(兼任中國科技史學會建築史專委會學術委員等職)以及深圳市東邊縱研究會副會長吳凱麟擔任導覽專家,帶領香港大學、理工大學等6校35名學子深度研學:

“港青東縱行”8月9日活動合影

大鵬所城:黃文德現場講解明清海防要塞的600年滄桑,重現1839年賴恩爵將軍指揮“九龍海戰”(鴉片戰爭第一槍)的歷史場景。百年樹人慈善基金會副會長黃思語觸摸城牆感嘆:“課本中的‘抗英名將’變得鮮活,深港血脈相連的基因在此凝聚。”

黃文德館長為香港青年講解賴恩爵故居的建築特色

土洋東縱司令部舊址:吳凱麟透過實物展陳,詳述1943年營救鄒韜奮、何香凝等800餘名文化人士的“省港大營救”壯舉。香港客屬青年聯盟代表曾德琛直言:“從彈孔密佈的磚牆中,觸摸到跨越深港的同胞生死情誼。”

吳啟麟會長講解東江縱隊司令部的重要會議歷史

薪火相傳:客屬青年擔當時代使命

兩場活動緊扣“深港同根·共御外侮”主線,吸引65名青年參與。香港客屬青年聯盟負責人表示,系列活動旨在以抗戰遺跡為教科書,引導青年從東江縱隊“救國救鄉”精神中汲取力量。未來將持續深化深港青年交流,推動愛國主義教育立體化、生活化。

本次深港雙城聯動的紅色主題教育活動,延續東縱領導人曾生客家先賢的愛國精神受到大鵬新區統戰和社會建設局、深圳市東江縱隊粵贛湘邊縱隊研究會、香港廣西專業協會、博青匯文化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喔噢概念有限公司等組織全力支持。

來源:紫荆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劉可熠 校對:劉雨晨 監製:張晶晶
入境處:杜絕各行各業非法勞工
陳嘉信:理解事件令社會引發關注及安全疑慮 代表物流署致歉
習近平出席西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慶祝大會
【紫荊直播】西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慶祝大會隆重舉行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