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靈
隨着全運會步入百日倒計時階段,香港全域積極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全運會宣傳活動,營造出熱烈而濃厚的賽事氛圍。近日,全運會組委會正式對外公布了票務安排相關事宜,此次粵港澳三地將統一運用同一網上售票平台,首批門票將於本月底起以實名制形式面向公眾發售。
筆者認為,此次票務安排意義重大。這不僅是粵港澳三地首次藉助同一平台處理大型體育盛事的票務工作,更標誌着三地在售票環節實現了跨境實名制的突破。這一舉措在推動粵港澳三地數據與個人信息互聯互通方面具有積極作用,同時為深化大灣區融合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更為未來三地推廣“一程多站”旅遊及盛事活動旅遊奠定了堅實基礎。
據全運會官方信息披露,本次票務銷售將採用“一個平台,三地購票”的創新模式,向公眾提供總量超過500萬張的門票。香港市民可憑藉香港身份證或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完成註冊購票流程。與此同時,該售票平台支持的支付方式豐富多元,涵蓋現金、銀行卡、移動支付、數字人民幣以及國際信用卡等多種形式。儘管所有門票均以人民幣計價,但在港澳居民購票付款時,系統會自動將金額折算為港幣和澳門幣,充分體現了服務的便捷性與人性化。
在全運會舉辦期間,公眾只需持有有效入境文件及實名註冊的門票,便可在粵港澳三地的不同賽區之間自由通行,盡情領略體育賽事的魅力。
筆者認為,這一票務安排舉措成效顯著。一方面,它能夠有效遏制“黃牛”炒賣門票的現象,維護票務市場的正常秩序;另一方面,也為香港提供了極具價值的借鑑範例。港府應緊緊抓住此次機遇,一方面藉助推行實名制的契機,探索構建一套契合香港自身需求的實名制售票系統,以有力打擊近年來各類盛事活動中出現的“黃牛炒票”和“假票”問題;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這一契機,深化與大灣區城市的信息互聯互通,為未來大灣區城市一體化進程,以及“港車北上”“澳車北上”“粵車南下”等便利政策的順利實施築牢根基。
事實上,全運會作為國家最高級別的綜合性運動會,在傳統上承擔着選拔下一屆奧運選手的重要使命。中央此次將全運會這一重要賽事交由粵港澳三地聯合舉辦,旨在藉助舉辦全運會的契機,進一步推動大灣區的深度融合。因此,港府應充分把握此次與粵港澳三地實現數據信息互通、簽註政策放寬以及人員往來頻繁的有利時機,加快推進數據信息互聯互通平台的建設,並與大灣區各城市攜手打造“一程多站”的深度旅遊產品,積極探索未來推廣大灣區內深度旅遊的新合作模式。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