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雖遙 心手相牽——粵港澳新青少年踐行“家國青春約”-紫荊網

山海雖遙 心手相牽——粵港澳新青少年踐行“家國青春約”

日期:2025-08-22 來源:新華社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從南海到天山,青春的腳步丈量祖國山河。8月16日至20日,“粵港澳青少年新疆行”文體交流活動在新疆展開。來自粵港澳大灣區的學生們深入喀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等地,在見證兵團屯墾戍邊、援疆建設成果中感受家國同頻,在觸摸絲路千年文脈中讀懂“何以中國”,更以跨越山海的足球賽為紐帶,與新疆青少年同場競技。

聽邊疆心跳 感家國脈搏

“我心中最美的路,就是祖國的護邊路。”20日,在帕米爾高原的風中,護邊員吐爾地·吾斯曼的講述,猶如一首雄渾的邊塞詩,激勵著現場的青年學子。

阿圖什市吐古買提鄉位於祖國西部邊陲。蒼茫的戈壁灘,帕米爾高原的邊境線,鮮豔的國旗紅分外醒目。孩子們跟隨護邊員行走於蜿蜒山脊,感受“我為祖國守邊防”的偉大與艱辛。

在喀什的班超紀念館,龍吉克・卡德爾與都爾汗·拉齊尼分別講述了家族三代人守邊護邊的動人故事。

香港青年張安邦說:“護邊員的故事,讓我感受到中國是多民族共同守護的大家庭。”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草湖項目區的軍墾第一犁館,陳列著鏽跡斑駁的開荒鐵鍬、字跡工整的屯墾日記,將三代兵團人“以鍬為筆、以地為紙”的奮鬥歲月娓娓道來。

螢幕擷取畫面 2025-08-22 104724

青少年們凝神聆聽講解。澳門學生陳梓謙說,邊防人員的堅守,讓祖國版圖形狀更加清晰。

南疆大地上的實踐課,從護邊軍墾的愛國教育,延伸至綠色發展的生態課堂。18日,青少年們走進被沙漠環繞的麥蓋提縣,參觀百萬畝防風固沙生態林基地,親眼目睹國家構築的世界最長環沙漠綠色生態屏障。

十幾年前,這裡還是“窮荒絕漠鳥不飛”的荒蕪之地,如今這幅“綠進沙退”的壯麗畫卷,真切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

活動現場,青少年們認養了象徵堅韌的新疆楊,作為“青春紀念樹”。他們將寫有自己名字的認養牌親手懸掛在樹幹上。孩子們動情地說,將會持續關注這棵樹的成長,如同牽掛遠方的朋友。
觸絲路文脈 探發展脈動

“數千公里的距離,丈量的不僅是山川的廣闊,更是時代的鏗鏘足音。”深圳市高級中學學生張銘溪說。

這是一場與傳統的相遇。在十二木卡姆的故鄉,學生們隨著“音樂活化石”的律動打起節拍;漫步莎車縣喀贊其老街,繪制漆扇、打起陀螺、街頭歡舞,古老的律動與青春的歡笑交響;走進克州瑪納斯史詩大劇院,沉浸式欣賞柯爾克孜族世代傳誦的英雄史詩,感受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傳承。

音樂的感召跨越地域。來自深圳外國語學校的張宸赫,與新疆學生阿布杜外力·艾麥提江共同創作歌曲:“讓大灣區的海風浸潤戈壁,讓南國的雲捎來粵港澳的愛……”歌聲伴著冬不拉的琴音,回蕩於行進的大巴車廂,也縈繞在學子的心間。

古老的絲綢之路,正譜寫著充滿活力的發展新韻。喀什古城裡,特色民宿、旅拍、風味餐飲、文創產品令人眼花繚亂,遊客絡繹不絕。“這裡的熱情與活力,讓我想起澳門大三巴前的人潮湧動。”陳梓謙感慨道。

螢幕擷取畫面 2025-08-22 104733

“來了新疆以後,我發現這裡有許多高樓大廈,外賣、打車都很方便。”深圳外國語學校學生周熠說。

發展的背後,離不開中央和各地的深情托舉。今年恰逢廣東援疆工作第十五載。青少年們走進喀什廣東援疆指揮部,參訪廣東援疆重點項目喀什書城嶺南閱讀空間,真切體會到:對口支援不僅是推動發展的工程,更是促進民族團結、凝聚人心共識的橋梁。

從嶺南熱土到天山南北,孩子們在並肩前行中看見一個真實、立體、發展的中國。


綠茵燃熱血 友誼跨山海

海風與沙漠相擁,足球是跨越千里的紐帶。

來到新疆的第二天,四地小夥伴們就進行了兩場友誼足球賽。比賽過後,大家還各自點評優勢: 港澳隊伍技戰術精密,廣東隊敢拼敢搶,新疆隊身體素質強、腳法細膩。

喀什、克州足球底蘊深厚。不僅僅在賽場上,足球也成為粵港澳青少年與當地民眾的互動方式。

在喀什古城與偶遇的孩子踢一場“街角足球”,在阿圖什市依克薩克村白山足球俱樂部和小隊員互動……足球少年們走到哪裡踢到哪裡,也把友誼的種子悄然播撒。

走進依克薩克村的百年足球博物館,凝視著古樸的皮質足球、布滿球員簽名的球衣,香港學生何澤銘說:“我被這裡的足球氛圍打動了。”

20日,在阿圖什市舉行的大團圓賽中,四地球員組成“混編戰隊”,貢獻了一場扣人心弦的比賽。賽前舉行了升旗儀式。伴隨著雄壯的國歌聲,國旗緩緩升起,全體球員面向國旗行莊嚴的注目禮。

傳球時默契的眼神,防守時互相補位的呐喊,進攻時心領神會的跑位……足球成為最純粹的語言,將年輕人緊緊聯結。當終場哨聲響起,相識五天的小夥伴們戀戀不舍地握手擁抱。

螢幕擷取畫面 2025-08-22 104740

大家在同吃同住、同學同遊中共成長,友誼的種子生根發芽。

香港學生許朗說,回香港以後會向更多親友介紹“大美新疆”,有機會也想“二刷”新疆,還想邀請新疆小夥伴到香港來體驗東方明珠的風采。

新疆學生阿卜杜吉力力說,和港澳的朋友們交流沒有隔閡,也想有機會去南方看大海。

“讓我們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做‘民族團結的小使者’。”這場關於青春與友誼的對話,正在續寫更多動人的篇章。

來源:新華社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黃沛臻 校對:但紅玲 監製:廖國良
許正宇:內地與香港樽裝水品質皆達標 不存在質素不同情況
中老鐵路國際貨物列車(玉溪-萬象)實現雙向開行
香港芭蕾舞團《梁山伯與祝英台》美國首演
陳茂波:深化香港中東交流 開拓合作新機遇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