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香港特區政府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組長李慧琼接受港商記者專訪時表示,特區政府高度重視這一重要歷史節點,將透過一系列活動,包括莊嚴儀式、抗戰遺址紀念活動、博物館展覽、電影欣賞等激發市民的愛國情懷。她說:“我們要做好香港青少年的愛國教育工作,讓他們學習先烈們為國為家犧牲的精神,時刻準備為建設國家和香港貢獻力量!”
李慧琼:提升愛國認識強化民族自豪感
李慧琼指出,抗戰勝利80周年是一個重要的歷史節點。特區政府高度重視,政務司司長更親自帶領召開會議,統籌不同項目與內容。她介紹,籌備紀念活動時,政府秉持“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核心精神,目標是激發市民愛國情懷,令大家珍惜和平,一起努力開創未來。
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李慧琼介紹,一如以往,特區政府將舉辦隆重而莊嚴的儀式,亦因今次儀式適逢80周年這個重要節點,因此會更為隆重。此外,政府亦會在具有歷史意義的地方,如烏蛟騰抗日英烈紀念碑、斬竹灣抗日英烈紀念碑等處舉行紀念活動,以彰顯中國共產黨在香港抗戰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除此之外,民間近來已掀起學習歷史、紀念抗戰熱潮。她說,一眾抗戰遺址成為學生、市民學習和紀念的地方;很多學生去獻花、牢記這段歷史,了解學習先輩們的犧牲精神;歷史博物館、抗戰及海防博物館聯同內地博物館舉行各種專題展覽,全面展示抗戰歷史,提升市民愛國認識,強化民族自豪感;一眾團體包括民建聯、工聯會等開展電影欣賞活動。
李慧琼表示:“抗戰勝利80周年是一個很好的契機,透過政府和民間的一系列活動,希望市民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
香港青少年要上好歷史這一課
在香港,如何做好青少年愛國教育工作?“香港青少年要上好歷史這一課。”李慧琼語重心長:“如今香港的青少年,成長在國家發展蒸蒸日上的新時代。要透過學習歷史,了解和平不是必然,而是由先輩們無懼犧牲、努力打拼、創造出來的,是一代又一代人努力建設的成果。”
她指出,當前世界霸權主義依然是明顯存在,要讓年輕一代認識新的形勢。現時直面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是世界正在經歷的大態勢,也是我們中國面臨的大態勢,“大國博弈,國家有自身的角色,年輕人也要有自己的角色。”
她續說,教育局、民政及青年事務局高度重視今次契機,透過結合抗戰勝利的主題,為學生、青年舉辦更多交流團,共設有2000個名額。歷史博物館、抗戰及海防博物館舉辦的兩個展覽,將邀請國家級博物館及展覽來港舉辦。至於公共圖書館舉行的書展,亦會有系統地安排學生及青少年參觀。在專題講座方面,將會為至少100所中小學提供展覽導賞、有意義的學習體驗;同時,亦會運用好科技,例如在“從戰爭到和平:近代中國歷史給我的人生課”系列中,加入AI(人工智能)抗戰戰士到學校巡展的內容。香港還會設立更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為青少年、社會各界提供更有系統的學習基地。未來,特區政府還會結合文旅事業,不斷修繕具有歷史意義的行山遺跡,並透過科技如二維碼、網站等,讓廣大市民了解香港和抗戰勇士們所作的貢獻。
香港的抗戰史體現香港擔當
“香港在華南抗戰史上扮演非常特殊、重要的角色,體現了香港的擔當。”李慧琼感謝學者和民間團體長期以來所做的研究,例如由劉智鵬、劉蜀永所著的《港九大隊志》、廣東青運史研究委員會研究室及東縱港九大隊隊史徵編組所著的《回顧港九大隊》等,均細說了這段重要歷史。
“港九大隊是一定繞不開的話題。”李慧琼引述東江縱隊司令員曾生高度評價港九獨立大隊的偉大貢獻:營救盟軍包括美軍飛行員及國際友人,促進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直接與英美盟軍合作;展開游擊戰,有力打擊及干擾日軍的部署。
李慧琼又說,內地擁有豐富的抗戰歷史資源,故贊同本港要與內地的博物館、大學、研究機構進行更多定期、有系統的連結,加強互聯互通,幫助社會認識這段歷史。她希望日後讓廣大市民均可接觸到這些珍貴的歷史資料,讓大家從歷史中學習,一起努力凝聚建設國家和香港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