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周三(27日)起對印度進口的貨品徵收50%關稅,是亞洲被徵收稅率最高的國家,當中25%是已於8月7日生效的“對等關稅”,其餘25%是因應印度採購俄羅斯石油而徵收的懲罰關稅。

有印度官員表示,對於華府放寬或暫緩關稅已經不抱希望,當局會支援受影響的企業,並鼓勵發展多元化市場,包括中國、中東和拉丁美洲等。
特朗普上月簽署行政命令,宣布對印度輸美商品徵收25%的對等關稅;到本月6日,特朗普再簽署另一項行政命令,以印度購買俄羅斯石油為由,額外加徵25%關稅,總計50%的稅率將美國時間凌晨生效。
印度是首批與特朗普政府開啟貿易談判的國家之一,特朗普及白宮官員曾多次表明將快與印度達成貿易協議,但印度在農業和乳製品等領域的高關稅和保護主義政策,令美國談判代表感到沮喪。
印度外長本月表示,印度與俄羅斯希望在5年內提高雙邊貿易額50%,達到1,000億美元,並指要重新審視及尋求可靠且穩定的合作夥伴。印俄雙方應該加強貿易投資合作,消除貿易瓶頸及支付系統等障礙,互相降低關稅,減少非關稅壁壘。
另外,特朗普早前又在社交網站發文,以“死亡經濟體”形容印度經濟封閉、製造業疲弱、失業率高企。德國傳媒報道,特朗普近日曾經四次嘗試致電印度總理莫迪通話,但莫迪拒絕。報道引述消息人士形容,跡象表明,莫迪對美方加徵關稅,以及特朗普月初嘲諷印度是“死亡經濟體”的言論,感到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