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曉輝
近日,英國《金融時報》引述知情人士消息,德意志銀行、摩根大通、渣打、花旗和星展等國際大行紛紛開始在香港招聘人手,以滿足不斷增長的銀行和理財服務需求。這一動態,無疑是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優勢持續凸顯的有力註腳。
香港是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這一獨特地位為內地企業提供了境外人民幣融資的便利通道。在全球化經濟格局下,內地企業“走出去”的步伐不斷加快,對境外融資的需求日益旺盛。香港憑藉其成熟的金融市場和完善的法律體系,成為內地企業離岸融資的理想場所。大量內地企業選擇在香港進行融資活動,不僅為香港金融業帶來了豐富的業務資源,也進一步鞏固了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同時,香港擁有全鏈條的籌融資市場,能夠為處於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從初創企業的天使投資,到成長企業的風險投資,再到成熟企業的IPO上市融資,香港金融市場都能提供相應的金融產品和服務。今年上半年,申請在港IPO的公司數量創歷史新高,這一數據充分顯示了香港籌融資市場的活力和吸引力。眾多企業選擇在香港上市,不僅是為了獲得資金支持,更是看中了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品牌效應和全球影響力。
國際大行的積極招聘,正是對香港金融市場的肯定。這些大行的布局調整,將吸引更多金融人才匯聚香港,進一步提升香港金融市場的專業水平和服務能力。
此外,恆指自今年年初以來上升逾30%,成為全球表現最佳指數之一,也為香港金融市場增添了亮色。香港應抓住這一機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不斷提升金融市場的開放度和競爭力,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為全球經濟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本文作者係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環保從業員總會主席,文章僅代表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