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香蓮:風球下的堅守 香港精神的見證

陳香蓮:風球下的堅守 香港精神的見證

日期:2025-09-26 來源:紫荊號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文|陳香蓮

昨日,超強颱風“樺加沙”肆虐香港,然而今日香港便迅速恢復井然有序,大家如常上班上學,這一切都離不開眾多在十號風球下仍堅守崗位的“打工仔”。

在風暴最為猛烈的時候,香港的公務員們冒著狂風暴雨,全力投入到排水防堵塞、清理塌樹及路障的工作中。路政署在8號風球期間派出近200隊應急隊伍,處理了約1,780宗道路事故,他們爭分奪秒,只為讓市面能儘快恢復正常。正是他們的堅守,保障了市民的生命及財產安全,讓香港在風暴過後能夠迅速恢復元氣。

在公營服務機構的“打工仔”也同樣令人敬佩。港鐵的車站職員在列車停駛時仍留守車站照顧乘客,工程人員則持續檢查及清理路軌上的雜物。即使在8號風球下,地鐵和巴士的員工們也努力維持服務,照顧著每一位乘客。天文台、電視台、電台等單位的員工,24小時不間斷地為全港市民提供最新資訊,讓大家能夠及時了解颱風的動態和相關指引,從而保障自身安全。

市民們的堅守同樣溫暖著這座城市。粉嶺華明街市的75歲小食檔店員楊先生,體諒老闆每月8萬元的高昂鋪租,加上自己住得近,在十號風球生效時,早上5時就自願回到店裡開門營業,為附近有需要的街坊鄰里服務。儘管中午的生意只有“一百幾十”,但他依然選擇堅守,這種體諒他人、為生活努力的精神令人感動。

此外,任職清潔及保安的“打工仔”也值得我們讚揚。灣仔伊利沙伯體育館的清潔工們,因風暴留館內達33小時,他們不僅要在座椅上度宿,還要在改掛3號風球時迅速將場地恢復原狀。他們的默默付出,讓市民能夠儘快使用各類設施。

在十號風球的狂風暴雨中,這些“打工仔”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責任與擔當,他們是香港的守護者,是香港精神的生動體現。正是因為有了他們的堅守,香港這座城市才能在風暴中保持穩定,在災後迅速恢復。他們的奉獻精神,將永遠值得我們銘記和讚揚。讓我們向這些在十號風球下仍堅守崗位的“打工仔”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感謝他們為香港所做的一切。

(作者係港澳江蘇昆山聯誼會常務副會長,文章僅代表個人觀點)

來源:紫荊號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華服嘉年華”香港開幕 最大單體花燈亮相維港
亂港分子羅冠聰入境新加坡被拘
李強會見朝鮮外相崔善姬
新華社出圖:這次是故宮!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