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升明月”,經典如約而至-紫荊網

“灣區升明月”,經典如約而至

日期:2025-09-29 來源:環球時報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9月28日澳門,2025年“灣區升明月”大灣區電影音樂晚會的旋律劃破夜空。這場沒有年齡壁壘的晚會,用跨越時空的歌聲,串聯起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同胞乃至全球華人的共同記憶,凝聚了深切濃烈的民族感情。

在抗戰勝利80年、台灣光復80年的特殊節點,80歲的凌峰與80歲貝蒂・希金斯登台獻唱,以歌聲詮釋“同一個世界、同一種愛”。冥冥之中的四個“80”,成為晚會的突出亮點和符號。歌者人生歷程與民族命運、世界變遷緊密相連,唱響了兩岸一家的共同心聲以及世界友愛共融的美好祝願,唱出了中國人的自信心、自豪感、精氣神。其中有幾首歌,更是把“愛”的內核藏在旋律與故事裡,讓老中青少觀眾都從中聽見了自己的心聲。有網友評論稱:“這歌小時候抱過我”。

80歲的凌峰走上舞台時,台下的掌聲比尋常更久。這位1945年生於山東青島、4歲隨父遷台、在台北眷村長大的老人,演繹的《吾愛吾國》,是台灣音樂人陳彼得專為他創作的作品。陳彼得1943年生於四川成都,祖籍廣東潮陽,幼年遷台後,同樣在眷村長大。上世紀80年代兩岸仍隔絕時,陳彼得與凌峰二人懷着對故土的思念,寫出了“如果有輪回,我情願投生再回到中國”這樣富含深意的歌詞,這首歌曲一度在台灣地區遭禁。2025年6月陳彼得去世後,凌峰首度重唱,飽含着對這位老友的深切致敬。更特別的是,澳門是凌峰此前唯一沒踏足過的祖國土地,此次登台也圓了他“走遍祖國”的心願。當歌聲響起,人們彷彿看到1987年他以探親名義赴大陸拍攝《八千里路雲和月》的身影——他是首位公開訪問大陸的台灣藝人,用鏡頭打開了台灣同胞認識大陸的窗口,架起了兩岸交流的橋樑。1988年,近40年後再回故鄉青島祭祖的凌峰,在祖父墓前泣不成聲。演唱結束後他的那句:“中國人必須要擁有家國情懷”讓現場觀眾留下激動的熱淚。對“兩岸一家”的畢生堅守,跨越海峽的家國認同,早已刻進他的生命裡。

小提琴前奏響起時,王力宏與單依純默契合唱歌曲《落葉歸根》,喚起了每個中國人心底的文化基因。這首歌是在致敬王力宏的七舅公——知名歷史學家許倬雲先生。北平鋒在8月16日文章中指出,2025年8月4日許倬雲去世前曾含淚說的一段話引發兩岸同胞強烈共鳴——“我最大的遺憾是但悲不見九州同,別人可以不懂,不悲九州同,我在抗戰那邊長大的人,中國兩個字是刻在我心裡的”。他曾捐贈1200萬元設立“許孫獎學金”支持漢學研究,還曾對王力宏說過“穿盤扣的孩子,走到哪都不會迷路”,這句囑託也成為《落葉歸根》歌詞“家唯獨在你身邊”的精神源頭。許倬雲1930年生於南京,後遷居台灣,一輩子都在牽掛祖國統一。華語歌手王力宏與大陸年輕歌手單依純的共同演繹,恰恰呼應許先生對兩岸青年的期盼——兩岸的希望在青年,文化的血脈也在青年。當“舉頭望無盡灰雲”的旋律流淌,舞台背景閃過無錫古巷與台北老街,台下許多觀眾紅了眼,感悟着“落葉歸根”在每個中國人心底的文化基因。

金海心和劉雨昕共同演繹的《走過咖啡屋》,同樣激起了觀眾心底的漣漪。作為橫跨兩代的合作,金海心以1999年出道的資深唱將身份,用標誌性的柔軟、清甜聲線還原了“每次走過這間咖啡屋,忍不住慢下了腳步”的經典韻味;而劉雨昕作為新生代歌手,在保留原曲精髓的基礎上,加入了利落的節奏切分和青春感十足的舞台表達,讓歌曲多了幾分當下的活力。對兩位歌手而言,這場合作不只是簡單的翻唱,更是一次代際對話——金海心帶着上一代的音樂記憶,劉雨昕帶着新一代的審美視角,共同把“咖啡屋”裡的青春故事唱給所有人聽,歌聲裡藏着的,是不同年代人對生活的熱愛,更是對“天堂有座咖啡屋,人間已無千百惠”的深切紀念。

當《君》的旋律響起,很多人的回憶如潮水般涌來。2025年是鄧麗君逝世30周年,這首由常石磊與單依純耗時半年創作的歌,把《我只在乎你》《千言萬語》等16首鄧麗君經典歌曲串了起來,順着“懷念—讚美—離愁—永恆”的情感線,融合古箏與電子音效,完成了一場跨越30年的時空對話。最動人的是歌曲中段,鄧麗君的原聲突然切入,與單依純的空靈嗓音交織,像兩代歌者在隔空對唱。鄧麗君的歌聲曾是連接兩岸乃至整個華語地區的文化符號,在“灣區升明月”的晚會上,這連接再延伸,這傳承再繼續。

當最後一個音符落下,澳門的月光灑在舞台上,不同年齡的觀眾都已心滿意足。這場晚會告訴我們:真正的文化共鳴,從不需要複雜的設計。只要旋律中有真心,歌聲中有熱愛,就能跨越歲月、連接你我、感動彼此。每個中國人都會因此明白:我們共享同一段歷史,共守同一份牽掛,也共赴同一個未來。

來源:環球時報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江心雨 校對:李博揚 監製:張晶晶
中國人民解放軍南部戰區位黃岩島領海領空及周邊區域組織戰備警巡
中國正式成為安第斯共同體觀察員國
多國政要祝願中國更加繁榮昌盛 盼攜手深化友誼合作
澳門特區政府舉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6周年升旗儀式和招待酒會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