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高橋——六安高速花江峽谷大橋正式建成通車-紫荊網

世界第一高橋——六安高速花江峽谷大橋正式建成通車

日期:2025-09-28 來源:紫荆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9月28日,橫跨貴州省貞豐縣與關嶺縣的世界第一高橋——六安高速花江峽谷大橋正式建成通車。這座“橫豎”都是世界第一的超級大橋,主橋跨徑1420米,居山區橋樑世界第一;橋面至水面高差625米,同樣登頂世界第一,將成為連通貴州六枝至安龍高速公路的關鍵樞紐。

天塹變通途

2小時縮短至2分鐘

花江峽谷大橋全長2890米,跨越被譽為“地球裂縫”的花江大峽谷。大橋通車後,原來需要繞行2小時的花江峽谷兩岸貞豐縣至關嶺縣,如今僅需2分鐘即可直達,真正實現了“天塹變通途”。

科技賦能

為大橋植入“智慧神經”

在建設過程中,面對深谷險峻的自然挑戰,建設者創新運用多項科技手段。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植入主纜的“智慧索”——三根內置光纖光柵的傳感器,可實時監測主纜的應力、溫度與溼度等數據。

主纜是懸索橋的“生命線”,一旦安裝便不可更換。傳統監測需通過變形反算受力,而“智慧索”實現了24小時動態監控。當溼度超過64%會自動打開除溼機,有效預防封閉空間內冷凝水導致的鏽蝕風險,為大橋百年壽命保駕護航。

輕裝承重

鍛焊索鞍扛起千鈞重擔

面對1420米超級跨徑帶來的巨大壓力,工程團隊突破傳統鑄造工藝,首次採用了鍛焊結構索鞍。通過數萬次精密鍛造,使鞍體最大單件重量減至41.3噸,抗壓強度反而提升44%。新工藝不僅減輕了重量,更降低了運輸吊裝難度,真正實現“輕裝承重”。

點石成金

16萬方錨碇的材料革命

大橋錨碇如同扎穩馬步的“腳掌”,單個混凝土澆築量達16萬立方米。施工期間,團隊創新利用路基開挖的白雲岩碎石研磨成粉,替代緊缺的粉煤灰。經過三個月反覆配比實驗,最終實現“就地取材”,節省材料費約500萬元左右,上演現代版“點石成金”。

橋旅融合

打造貴州新地標

大橋在設計之初就注重與周邊旅遊資源結合,踐行“橋上做吸引力,橋下做生產力”的理念,開創世界級橋旅融合發展新模式。未來,這座跨越峽谷的大橋不僅是一條交通要道,更將成為帶動兩岸群眾致富的新引擎。

從北斗系統輔助施工到無人機高空“穿針引線”,從智能監測到超高強度材料應用,花江峽谷大橋的建設者們用三年時間,在600米高空實現毫米級精度,為世界橋樑工程貢獻了又一個“中國智慧”。

來源:紫荆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孫藝寧 校對:周默 監製:張晶晶
中國移動熱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6周年
【紫荊專訪】有為政府與高效市場 共譜創科新篇——訪香港特區政府創科及工業局局長孫東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6周年招待會在京舉行 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
孫東:香港創科既要緊貼國家,又要“頂天立地”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