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立威
近日,美國新任駐港總領事伊珠麗抵港後,高調邀請陳方安生等反中亂港標誌性人物出席活動,此惡劣行徑引發廣泛關注與批評。外交部駐港特派專員公署特派專員崔建春約見伊珠麗,提出“四不”要求,即“不見不該見的人,不同反中亂港分子串聯勾結,不得煽動、協助、教唆、資助反中亂港活動,不得干預涉港國安案件審理”,這一要求猶如一道清晰的紅線,為外國駐港領事划定了行為準則。
“四不”要求有著堅實的國際法和外交慣例支撐。從國際法層面看,《維也納領事關係公約》和《維也納外交關係公約》都明確規定,外交官負有不干涉接受國內政的義務。香港是中國的特別行政區,香港事務純屬中國內政。伊珠麗與反中亂港分子接觸,其行為極易被解讀為美國對中國香港事務的干涉,這不僅違反了兩個外交公約的精神,也觸及《聯合國憲章》下互不干涉內政的原則。歷史上,國際法院在處理類似爭端時多次重申這一規則,若伊珠麗的行動被證實違反國際法,中國政府有權採取符合國際法普遍實踐的措施。
外交慣例強調外交官應尊重東道國的文化傳統和政治現實,避免引發誤會或衝突。新任領事抵達接受國後,通常會先與當地政府官員、商界領袖等建立友好關係,而伊珠麗卻逆行倒施,剛上任就會見亂港勢力頭面人物,這不僅違背了“低調起步”的慣例,還被視為缺乏教養的“失禮”行為,損害美國的國際形象。
“四不”要求是對外部勢力干涉香港事務的有力回應。美國對香港事務的干預由來已久,從2014年的違法“佔中”事件到2019年的修例風波,美國駐港機構多次被曝培養代理人、資助反中亂港組織、策劃暴亂。近年來,美方還通過所謂“制裁”手段對香港施壓,其雙標惡行世人皆知。伊珠麗無視基本法理和事實,對香港國安法肆意攻擊抹黑,充分暴露其虛偽本質。
當前,香港正處於由治及興的關鍵階段。中國政府划定的“四不”紅線,既是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盾牌,更是彰顯制度自信的政治宣言。歷史終將證明,任何外部勢力阻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企圖,都不過是螳臂當車。正如維多利亞港夜空璀璨的燈光永遠照亮東方之珠,中國人民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意志堅如磐石,任何干預香港事務的陰霾終將被正義的陽光驅散。
(作者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島各界聯合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