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增長,身體機能或多或少會出現變化,很多人會擔心「年紀大,機器壞」,其實只要善用合適的輔助器具,生活依然可以輕鬆自在。
什麼是生活輔助器具?
根據世界衞生組織的定義,輔助器具泛指任何外用器具,包括裝置、設備、儀器或軟件,例如我們日常生活已用到的眼鏡、購物車等。使用輔助器具主要目的是維持或改善個人身體功能和獨立性,從而提升生活質素。
使用輔助器具的好處
輔助器具能減輕身體功能衰退帶來的不便,令長者可以獨立而安全地處理日常生活,減少對他人的依賴,延遲或避免對長期照顧服務的需求,同時可以在家中熟悉的環境生活。
常見輔助器具推介
根據不同需要,市面上有各式各樣的輔助器具:
1. 行動不便、容易跌倒
- 扶手:安裝在浴室、坐廁旁,出入更安全
- 浴缸板:方便出入浴缸,坐著洗澡更安全
- 加高廁板:令坐廁高度更合適,起身更容易
- 便椅:適合體弱或尿頻長者,減少因急如廁而跌倒的風險

2. 關節疼痛、動作困難
- 茶壺傾倒輔助器:幫助手部無力者安全倒茶
- 電動開瓶器:協助手指關節不靈活者輕鬆開瓶

3. 視力或聽力減弱
- 傳話器、擴音電話:放大聲音,方便溝通,有些還設有閃燈提示來電
- 發聲報時錶:按下按鈕即讀出時間,方便弱視者掌握時間

4. 記憶力衰退
- 響鬧藥盒:按時間提醒服藥,減少漏服
- 尋失物器:容易遺失的物品加上配件,一按主機即發聲,方便尋找

選購貼士
選購輔助器具時,記得「夠用就好」,不必貪多。要考慮家居空間是否合適,例如浴缸板要配合浴缸闊度。有些器具安裝或使用較複雜,可以請教醫護人員。一般輔助器具可在家庭用品店或復康專門店選購,亦可經醫生轉介職業治療師協助選擇。
使用生活輔助器具不只是長者的專利,任何人都可以按需要考慮使用。只要懂得善用這些小工具,生活質素自可維持,繼續活得更輕鬆自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