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錦良:深化港疆交流合作 助力兩地高質量發展-紫荊網

黃錦良:深化港疆交流合作 助力兩地高質量發展

日期:2025-08-14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 黃錦良

近日,筆者跟隨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團前往新疆考察,到訪烏魯木齊、喀什、伊犁、石河子等地。此行旨在深入探尋新疆發展現狀,汲取成功經驗,挖掘港疆兩地多方面合作潛力,促進兩地共同發展。短短八天行程,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的成就,各民族融洽團結、齊心奮鬥的精神,以及天山南北大自然的魅力,都令人留下深刻難忘印象。

新疆是我國陸地面積最大、交界鄰國最多、陸地邊界線最長的省級行政區。民族構成豐富,主要包括13個世居民族,其中維吾爾族人口佔比最高。新疆也是國家西部大開發重點地區和“一帶一路”倡議中的關鍵節點。

正如自治區黨委書記陳小江在會見代表團一行時提到: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新疆工作、情繫新疆各族人民,確立了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賦予新疆在國家全局中的“五大戰略定位”,引領新疆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取得歷史性成就,各族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以“軍墾精神”建設祖國

考察行程中,不論是到訪現代化工廠、科技創新企業,還是大學校園,不論是探訪開發區、邊境貿易口岸、街道社區、居民供水設施,都能感受到這裏特有的融洽與和諧。新疆各族群眾以國家一體的高度認同、文化熔爐的創新活力、命運與共的精神紐帶,齊心協力,共同開發建設祖國的邊疆。

在石河子市的所見所聞最令我感動。石河子是新疆的直轄縣級市,是新中國屯墾戍邊事業的發源地之一,被譽為“共和國軍墾第一城”。這裏原為戈壁荒灘,上世紀五十年代初,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二兵團(後改編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八師)進駐此地,拉開屯墾戍邊序幕。部隊官兵在王震將軍帶領下,就地轉業成為生產建設兵團一員,以“不與民爭利”為原則,住“地窩子”,自製工具“坎土曼”,開荒造田、興辦工業,將荒漠變為綠洲。1976年,國務院正式批准設市,成為兵團首座建制城市。

城區北邊,有一個軍墾博物館,收藏各類文物,其中軍墾文物4000件,每一件都留有艱苦歲月的痕跡,都有一段感人的奮鬥故事。軍墾博物館收藏着一件有296塊補丁的軍大衣,折射屯墾戍邊歷史,彰顯軍墾精神。這種精神以“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艱苦創業、開拓進取”為核心,體現在三代兵團人的奮鬥中。如今,這裏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新疆的建設發展,能有如此巨大的變遷和成就,無疑是幾代人艱苦卓絕付出換來的,是各族人民和諧共處,團結奮鬥的結晶。站在軍墾農場的棉花田間,尚未到收穫季節,望着一片片茂密的綠色綿延伸展,連接着遠遠的山巒,不禁心潮澎湃。

石河子也是新疆主要的棉花產區,豐富的棉花資源,使這裏紡織業發達,被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授予“中國棉紡織名城”美譽。當地盛產優質細絨棉、中長絨棉和彩色棉,去年石河子棉花種植面積326.14萬畝,皮棉產量57.03萬噸,同比增長10.4%,還率先在兵團建成棉花全程機械化示範區。這些年大量引進國內外資金和先進紡織企業,成為中西部地區裝備水平最好、規模最大的棉紡織產業基地。

可以說,在棉花種植和紡織業興盛方面,石河子正是新疆的一個縮影。國家統計局去年底公布的全國棉花產量數據顯示,2024年新疆棉花總產量達到568.6萬噸,佔全國產棉量約93%。有分析指出,新疆棉花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97%以上,機採率亦突破90%。

愛國主義教育的鮮活素材

新疆和香港,在地理位置與歷史演進發展上,有着顯著不同的特點。但在強國建設上,卻有着諸多共通之處,都是國家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分別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陸路和海路節點,都追求技術創新與高質量發展。港疆深化交流合作,必將有助於兩地高質量發展,陸路和海上“絲綢之路”連接,開創兩地高水平對外開放新格局。

就教育而言,新疆傳統文化傳承和多元文化融合的經驗,有益於香港文化多元包容社會的教育發展;新疆建設發展的現實和“軍墾精神”,恰恰亦是香港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的鮮活生動素材。

(作者係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主席,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孫玉菡:高才通續簽率54%符合預期 通過人才計劃助力經濟發展
7月訪港旅客439萬人次 陳國基:做好跨境口岸服務 提升旅客過關體驗
謝展寰:有信心防止基孔肯雅熱大規模爆發 預計輸入個案將持續增加
普京特朗普會晤近三小時 雙方暫未達成協議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