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海鳴:以文塑旅增顏值 “一池春水”泛漣漪-紫荊網

屠海鳴:以文塑旅增顏值 “一池春水”泛漣漪

日期:2025-08-14 來源:香港經濟日報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文|屠海鳴

這個夏天,整個中國南方地區暑氣蒸騰,酷熱難耐,不少內地民眾選擇到雲貴高原、大西北、內蒙古草原等地開啟“旅遊+避暑”模式。然而,令人頗感意外的是,香港竟然也成為旅遊熱點城市。

入境處數據顯示,除了8月2日黑雨襲港外,7月至8月上旬,訪港內地旅客直線上升。上周六(9日)單日錄得204,607人次內地旅客訪港,破了今年“五一”黃金周的紀錄!

行政長官李家超在去年的施政報告中,對香港特色旅遊熱點以及旅遊發展規劃等方面作出詳細部署。他多次提及做好“以文塑旅,文旅融合”,推動香港旅遊業轉型升級。

過往,內地遊客來港熱潮一般出現在春節、“五一”和“十一”三個長假;這一次,“香港游”出現在暑假,且與“黃金周”相比,持續時間更長,呈現“丁旺財旺”的特點。喜從天降、喜出望外,以文塑旅增顏值,“一池春水”泛漣漪!

那麼,如何看待這一現象?可做如下觀察分析。

中央放“流量” 香港接“留量”

條分縷析,抽絲剝繭。看待一個熱點現象,不能僅盯住“爆發點”,還應看背後的“邏輯線”和“基本面”。觀察香港旅遊火爆現象,從“邏輯線”看,這是中央一系列惠港政策的效應充分顯現;從“基本面”看,這是行政長官李家超、文化旅遊局局長羅淑佩帶領團隊精准施策、特區政府和相關業界推進文旅融合的回報。

近年來,中央出台系列政策,推動內地居民到港澳旅遊。比如,把港澳“個人游”城市從49個擴展至59個,把內地居民港澳購物的免稅額度從5000元提升至12000元;同時,出台了深圳居民赴香港“一簽多行”政策,這一政策涉及約1000多萬人。同時,在中央支持下,香港至北京、香港至上海,時速350公裡的“復興號”高鐵動臥開通,在京港、滬港之間旅行實現了“朝發夕至”。

一般來說,一項政策從出台到顯現效應有個過程,還需要做好如下準備:一是“推介”。在新增的“個人游”城市做旅遊宣傳推介,要讓當地居民知曉需要一定時間。二是“鋪路”。比如新增的“個人游”城市大都處於北方,距香港較遠,有的沒有直達香港的航班,需要與航空公司協調。三是“試水”。新政策出台後,“香港游”的性價比如何,當部分內地居民“試水”後反饋正面,則會帶動更多人來港旅遊。四是“契機”。“香港游”需要較長時間,契機就出現在長假。

內地遊客擠爆香港,這至少說明,內地民眾已經徹底改變了因2019年“修例風波”造成的對香港負面印象。“香港對內地人很友好”“香港很安全”“香港的移動支付越來越方便”……這些正面信息已被越來越多的內地民眾所接受。

相得益彰、交相輝映。可以說,中央為香港“放流量”,香港成功地“吸流量”,並把“流量”轉化為“留量”。

業態具兼容性 滿足多元需求

連日來,維港兩岸、濱海長廊、星光大道、太平山頂等熱門景點人頭攢動。除了這些傳統的旅遊熱點之外,有不少遊客專程來港看權志龍亞博演唱會,有遊客到杜莎夫人蠟像館打卡泰勒蠟像,有遊客到尖沙咀觀看日本人氣動漫Chiikawa(吉伊卡哇)特展,還有遊客專程前往海洋公園,參加大熊貓盈盈樂樂和加加得得的生日月活動。這個周末,鄧紫棋演唱會在啟德體育園舉行,許多星級賓館酒店已是一房難求。

可以看出,來港遊客的選擇更加多元。這也從一個側面折射出香港“以文塑旅、文旅融合”的成效。若分析一下內地“暑假游”的構成,則可看出香港旅遊的多元性和兼容性。

內地居民的“暑假游”,一般是“夫妻2人+小朋友1人”出行,還有一些則是“夫妻2人+父母2人+小朋友1人”出行。這種兩代或三代人的“旅遊組合”,對旅遊目的地的要求較高,要同時滿足老年人、中年人和孩子的不同“口味”並不容易。

今年暑假“香港游”可以滿足不同年齡段人群的需求。老人來港,到維港、太平山等地“觀山看海”,感受歷史變遷;中年人來港,觀看國際頂級的體育賽事、演出、展覽,還可到港片中的“九龍城寨”“舊油麻地警署”打卡,點燃激情,重溫記憶;孩子來港,到迪斯尼樂園、海洋公園等地,盡情玩耍,體驗童趣。

透過暑假“香港游”可以看出,內地居民已完全改變了“香港游=購物游”刻板印象,“香港游”的“文化味”“趣味性”更加濃厚,內地遊客為香港多元的旅遊業態投下信任票、贊成票、滿意票。

文旅天地寬 打造“世界級”

筆者觀察到,今年暑假香港游最大亮點是文旅節目,紅館、啟德體育園或亞博館的演唱會浪接浪,並有IP(文化知識產權)接連登場,吸引大批旅客參與。文旅局長羅淑佩告訴筆者,“暑假游”的主體是青年學生,提供合胃口的文旅項目,這正是香港旅遊界精心準備的“功課”。

顯然,“旅遊+演唱會”已顯示出強大吸引力。沿著這個思路,香港應繼續做好“旅遊+”的大文章。

倫敦西區代表英語世界中商業戲劇表演的最高水平,倫敦西區劇院常年上演一些經典音樂劇、喜劇表演等,每年吸引逾1000萬人次觀眾,且大多數為高消費群體。

美國佛羅裡達州的奧蘭多被譽為“世界主題公園之都”,擁有世界上最大的迪斯尼樂園,還有美國境內最大的海洋世界,以及老少皆宜的環球影城、冒險島樂園、樂高樂園等主題樂園,成為美國人的理想觀光度假地。

“以文塑旅”,不僅可以增顏值,還可以增氣質、增魅力。香港確定了“以文塑旅,文旅融合”的大方向,就應瞄准世界一流的目標挺進。

應該看到,香港打造世界級的文旅目的地的條件優越:香港地處亞洲中心位置,飛往亞洲主要城市航程少於4小時,而全球半數人口也在香港5小時航程範圍內;香港背靠內地的龐大市場,內地有14億人,中產階層達4億人,文化消費不斷攀升;香港實行“兩文三語”,國際化程度高,對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都具有很強的包容性......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做好“以文塑旅”,香港的當務之急是做好基礎性工作。比如,如何做到“與人方便”就是一個重點。筆者留意到,四川省成都市提出建設“世界級文化旅遊目的地”,第一步就是“與人方便”。在成都春熙路-太古裡商圈,支付系統支持中英文播報及16個國家語言翻譯服務,部分國家和地區消費者還可使用本國支付工具掃碼交易,真正實現了“跨境消費無障礙”。

十三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央港澳辦主任、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提出了“香港無處不旅遊”的理念,正是希望香港不僅要有“煙火氣”,更要有“文化範”。

雲程發軔、重整旗鼓。“香港游”今年暑假火爆出圈,令人振奮!在認清這一現象的底層邏輯後,我們應以更大的魄力推動香港旅遊轉型升級,讓“一池春水”不僅泛起漣漪,更“滋潤百業”,成為“源頭活水”,為香港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本文作者爲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香港新時代發展智庫主席,暨南大學“一國兩制”與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長、客座教授)

來源:香港經濟日報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李天源 校對:劉可熠 監製:連振海
孫玉菡:高才通續簽率54%符合預期 通過人才計劃助力經濟發展
7月訪港旅客439萬人次 陳國基:做好跨境口岸服務 提升旅客過關體驗
謝展寰:有信心防止基孔肯雅熱大規模爆發 預計輸入個案將持續增加
普京特朗普會晤近三小時 雙方暫未達成協議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