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香港國際茶文化論壇暨中國茶文旅城市品牌盛典璀璨啓幕-紫荊網

2025香港國際茶文化論壇暨中國茶文旅城市品牌盛典璀璨啓幕

日期:2025-08-15 來源:紫荆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2025年8月15日,由香港貿易發展局與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聯合主辦的“2025香港國際茶文化論壇暨中國茶文旅城市品牌盛典”在香港盛大開幕。本次活動以“茶飲世界 品牌出海”為主題,匯聚海內外政商、學術及行業領袖,共同探討中國茶文化的全球傳播與品牌國際化路徑。

d660f1dc4c0e46c488431fbb09e77cba
嘉賓合影

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執行會長、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會長張國良率先致開幕辭,強調論壇肩負推動中國茶文化走向世界的使命。他指出,茶作為中華文化瑰寶,已成為世界共享飲品;香港憑借中西交匯、國際金融中心等優勢,是中國茶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論壇旨在搭建全球合作平台,助力中國茶品牌講好故事、提升全球影響力。

香港貿易發展局展覽及數碼業務總監林玉鳳表示,本次活動是第16屆香港國際茶展的重要組成,延續了首屆論壇的成功。本屆茶展吸引10個國家和地區近220家展商參與,設9個國家及內地展館,涵蓋傳統茶、創新茶品及茶文旅體驗。此次論壇與茶展的成功舉辦,不僅彰顯了香港作為文化交流平台的重要地位,也有效促進了茶產業的國際合作與交流。

主旨演講亮點:洞察行業趨勢

4e0062f06982409a9106921fbe2ce4e4

浙江大學茶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屠幼英以《新茶飲現狀和未來》為題指出,新茶飲行業發展迅猛,2021年規模1200億,2024年增至3500億,與傳統茶形成“雙輪驅動”。2025年上半年已有4家新茶飲企業在港或美上市,市值均超百億。產品方面,2024年頭部企業銷售中純茶佔45%、奶茶系列佔40%,鮮果、奶、咖啡融合成主流,平均每5周就有新品推出;綠茶是主要基底,男性更偏好純茶,女性偏愛花果茶。此外,茶的健康功能顯著,可抗氧化、改善腸道菌群、修復細胞損傷,契合當下的健康需求。未來新茶飲需注重低熱量、功能性與美味的平衡,同時帶動農業相關產業發展。

2358d52a58ab47f98e7d27a8c67e57f8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張世賢在《提升中國茶品牌國際競爭力》中提到,中國茶出口長期以原料為主,品牌出海勢在必行。品牌核心是品質、信譽與顧客價值,需通過科技創新“賦能”、文化內涵“賦值”提升競爭力。當前中國茶品牌存在“地理文化邊界限制”“個性模糊”等問題,建議通過創新驅動、文化融入、組團出海突破瓶頸,利用香港平台輻射全球,兼顧產品功能與文化價值。

56cba122bd54489dbee1de9e41809a2f

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研究員劉栩以《攜手合作 共享美好 推進中華茶文化與世界交融》為題,介紹中國是最早種茶的國家,陝西安墓出土茶葉證實飲用歷史超 2150年,茶區佔國土面積 1/3,2024年綠茶產量佔比超 2/3。他強調,茶產業兼具生產、經濟、生態、文化多元價值,科技與文化是其發展的核心動力。中國茶葉學會作為國際領先的學術社團,通過國際會議、兩岸交流、人才培訓、科普推廣等推動行業發展。他指出,茶文化並非“形而上”的儀式,而是融入生活的智慧,茶道從技藝昇華至藝術與哲學層面,未來需結合數字化、智能化技術,優化倉儲、消費體驗等環節,促進茶文化與世界交融。

ad19bbc6d3514332b35d5b5ba931dc80

武夷山香江雲茶興茶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杜乾從實踐角度分享《新茶飲開啟中國萬里茶道的新征程》,他指出,新茶飲是中國茶出海“新勢力”,其以多元、健康、年輕態為特點,通過創新形態吸引年輕消費者。數據顯示,2028年東南亞新茶飲市場規模預計達500億美元,若使用中國茶葉,將消耗約200億人民幣(20萬噸)。企業正推進茶葉標準化、工業化生產,目標突破農產品局限,與傳統茶協同發力,讓茶文化煥發新活力。

主旨演講後,盛典頒發“中國茶文旅城市品牌榮譽”與“海外華人喜愛的中國茶品牌”獎項,表彰在茶文旅融合與國際化領域表現突出的城市與企業。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會長、第十屆及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香江國際集團董事長楊孫西獲“中華茶文化終身成就獎”。由吳秋北先生與香港貿易發展局助理總裁古靜敏女士共同頒發。頒獎後進入茶文旅城市國際推廣環節,廣東省跨境電子商務行業協會執行會長宮大偉以《數字化賦能中國茶文旅城市品牌國際影響力》為題演講,分析數字時代為茶產業帶來的新機遇。

圓桌論壇:共議品牌出海戰略

80eada98319b46238298be09830e5cb6

隨後,“茶飲品牌出海戰略”高端圓桌論壇由張世賢研究員主持,劉廣如、宮大偉、普洱新華國茶副總經理劉江、中國茶品牌金芽獎組委會秘書長李飛參與對話。劉廣茹強調茶是連接中國與世界的重要紐帶,指出茶葉不僅蘊含精神特質,還需深入挖掘歷史底蘊,以此為茶品牌賦能,凸顯文化價值對品牌建設的重要性。李飛提出,中國茶走向世界需形成標準並打造標誌性口號;同時明確新茶飲是生力軍,而傳統中國茶才是主力軍,且要推動中華茶文旅實踐,讓茶文化在非華人群體中傳播。劉江結合實踐提到,品牌出海需以標準化為基礎,普洱新華國茶通過中、日、美、歐盟四國有機認證築牢品質根基,借力跨國資源與外交場合推動產品成為文化交流載體。宮大偉則從發展路徑出發,倡導茶產業積極擁抱數字化,通過數字創新為產業發展注入新動能。論壇嘉賓們一致認為,推動茶品牌成功出海的關鍵,在於深入挖掘中國茶文化內涵,結合產業實踐,將數字化支撐、標準化建設、協同出海、設計創新等核心要素融入其中,從而形成“揚帆出海”的完整路徑。

論壇落幕後,嘉賓轉場香港國際茶展,近距離接觸全球茶葉珍品與創新產品。

來源:紫荆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江心雨 校對:劉可熠 監製:連振海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大會第二次綜合演練順利完成
啟德體育園及大球場將舉行活動 運輸署籲市民留意交通服務
成都世運會無人機競速賽中國香港選手摘銀
李家超:繼續將愛國主義教育融入日常 厚植學生家國情懷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