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年7月31日,首批一萬三千多宗已經到期的高才通簽證,其續簽率是54%。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今日(16日)會見傳媒時表示,這個申請續簽比率是理想的,亦符合預期。高才通推出之初講得非常清楚,高才通並非以工作為本,而是以人才為本,讓人才先來港探索機會。若人才認為環境良好、合適,便會選擇留下來,是一個相互選擇的過程。這個既是對香港的一個考驗,對人才而言亦是一個考驗。他以英國的類似計劃作參考,讓於英國畢業的海外學生留在英國工作的申請續簽率約是46%,香港的續簽率是稍勝於英國,是相當好的。
孫玉菡指出,在54%申請續簽的高才中,質素是相當高的,包括他們的收入或是工作範疇,即是香港最需要的創科、金融、商貿,他們大部分很年輕,50%以上是低於40歲。孫玉菡表示需要針對性地引進可以幫助香港發展的人才。有兩個方向,一個是以有工作為本,這是從前專才計劃一直沿用的,人才獲聘後才可來港;另一方面,讓一些人才來香港探索,即使人才來港後未有工作,基於他自身能力和強大的人際網絡,他或許未必從事一份現成的工作,反之可能會創造新的工種、甚或開創一間全新的公司。
孫玉菡強調,獲得高才通身分並不是直接就成為香港永久居民,還要再經歷兩次續簽。無論是高才、專才,或是透過其他種種計劃來港,孫玉菡表示都歡迎,關鍵是要跟從香港的規矩,依法循規。孫玉菡說,香港一直是個多元開放的城市。在高才續簽方面,政府都做得相當仔細,一步一步跟進。本地人是一個大基礎盤,在本地人人口基數不足之際,尤其是年輕人口少的時候,能通過人才計劃,為香港經濟發展注入更多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