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上週簽署行政命令,允許401(k)養老金計劃投資包括加密貨幣在內的另類資產。這意味著,覆蓋近九千萬美國職工、規模高達數萬億美元的退休金資金池,首次在制度層面向加密貨幣敞開大門。雖然該命令不會立刻讓比特幣或以太坊進入退休帳戶,但它釋放的信號足以推動加密貨幣進入主流資產配置的新階段。
1、加密貨幣叩開養老金大門的背後
美國的401(k)退休帳戶是一種僱主提供的定義繳款型退休儲蓄計劃,允許員工透過工資預扣的方式將收入存入帳戶,享受稅前或稅後(Roth)優惠待遇,同時許多僱主會提供配套繳款。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此類計劃下的資產規模達到約9萬億美元。
但受《員工退休收入保障法》(ERISA)約束,僱主與計劃提供方在投資選單的選擇上負有嚴格「受託人義務」,因此通常會選擇投資於共同基金、股票、債券等穩健標的,而過往波動性高、資訊披露與估值機制不夠成熟的加密貨幣長期被擋在門外。
2022年,拜登政府時期的勞工部曾發布指導意見,提醒管理者在將加密貨幣納入401(k)選單時要「極端謹慎」。這在業內形成強烈的寒蟬效應,不少金融機構的相關嘗試被迫擱淺。此次特朗普簽署的行政命令意在掃清上述障礙,「解放」401(k)投資範圍。

行政命令提出,允許401(k)接觸另類資產選項,將私募股權、房地產、加密貨幣等納入可被考慮範圍,並指示勞工部與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審視及修訂相關規則,為合規產品提供路徑。白宮文件直言,過度監管與訴訟風險阻礙了退休帳戶實現多元化和競爭性回報,如今必須「解除不必要負擔」,讓美國工人的退休金有機會追求更高回報。
此次政策轉向背後是多重力量疊加的結果:首先,比特幣和以太坊現貨ETF在美上市後形成了標準化、可審計、可託管的「間接持有」通道,為養老金入場提供了合規基礎設施;其次,特朗普政府多次強調「減少不必要的限制、把選擇權交還投資者」,並要求兩大金融監管機構把「合規怎麼做」講清楚,減少受託人面臨的訴訟風險;另外,開放401(k)接觸另類資產還有利於擴充長期資金的機會集,迎合「讓普通儲戶分享更廣市場回報」的政策敘事。
但是,行政命令並非直接「開閘放水」。法規修訂、產品註冊、計劃選單更新、僱主內部治理都需要時間,週期或以季度為計;加密貨幣的納入比例也將受到白名單、權重上限、估值與再平衡紀律、異常事件處置等制度約束。此外,同批被納入的還有私募股權、房地產、私募信貸等高費用、低透明度的資產類別,監管對其風險關注並未降低。這意味著放開的方向已經確定,但落地節奏會受到嚴格把控。
2、將加密貨幣納入401(k)可投資資產池的潛在影響
將加密貨幣納入401(k)可投資資產池,意味著它正式進入美國長期資產配置體系。這種制度化背書不僅能改善市場情緒,更可能在未來數年重塑資金結構與定價邏輯。
首先,401(k)的資金是典型的長期資金池,變動節奏緩慢,即便新增配置,也多半會採取低比例、逐步增加的方式。這意味著,不會出現「一夜之間大量資金湧入」的景象,更現實的可能是穩步的「滴灌式」增配。但鑑於401(k)規模龐大,即便只有1%的資金進入加密貨幣,按最新統計約8.7萬億美元的資產規模計算,也可能帶來超過870億美元的長期增量資金。相比短期熱錢,這類資金更穩定、持有週期更長,可能成為加密市場的「定盤星」,在一定程度上平滑波動。
其次,直接持有加密貨幣對於退休金計劃而言,在安全託管、估值、清算等方面存在較高門檻。因此,ETF和共同基金等標準化金融產品,預計會成為最先被接納的形式。一些大型資產管理公司已經在開發「退休金適配版」的多資產基金,在極低比例嵌入比特幣等數位資產,並配套風險控制和再平衡機制,以符合審慎投資的要求。
投資者結構方面也可能出現分化。年輕一代的參與者可能更願意嘗試配置加密貨幣,尤其是那些在技術或創新行業工作的人群。但對大多數習慣於傳統資產的參與者而言,理解和接受這種高波動的新資產,需要時間和大量投資者教育。如何在提供新選擇的同時,避免盲目跟風或過度集中,將是計劃管理者面臨的現實挑戰。
從國際上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養老金早已在另類資產中佔有較高比例,美國的這一步,可能引發其他主要經濟體對養老金配置範圍的重新審視。全球範圍的養老金制度「資產多元化」競爭,或有望成為加密貨幣投資主流化與制度化的重要推動力。
特朗普簽署的行政命令為加密貨幣市場打開了歷史性的窗口。儘管此舉帶來了數千億美元潛在資金流入,加密市場或將獲得更穩定的資金支持和情緒托底,但其落地仍需勞工部、SEC、IRS等多監管機構協同制定細則,確保投資風險可控。未來,如何平衡創新帶來的機遇與養老資金安全的保障,將成為監管和市場共同面對的關鍵課題。
本文由照生研究員撰寫
創始人:

朱皓康博士
亞太區塊鏈政策研究院院長,AlloyX公司聯合創始人、CEO,原華夏基金(香港)數位資產管理主管和家族財富管理主管,目前兼任香港數碼港創業顧問委員會委員,並擔任創業培育基金的評審委員。2025年創立亞太區塊鏈政策研究院,並擔任研究院院長,致力於推動亞太地區區塊鏈政策研究與傳播,提供權威政策解讀與培訓。2025年成功發行亞洲第一個香港證監會批准合規RWA產品——零售代幣化貨幣基金。2024年成功發行亞洲最大比特幣和以太幣現貨ETF,領導團隊參加所有香港金管局央行數位貨幣和穩定幣沙盒。2023年創立亞洲RWA工作組,受聘為香港數碼港創業顧問委員會委員及Web3創科孵化基金顧問。曾任高盛集團證券部執行董事,在紐約、波士頓、香港工作期間完成超百個企業上市IPO及二級市場融資項目。香港理工大學金融科技博士,多次為人民銀行、外匯管理局、中聯辦、香港財庫局、證監會、金管局等監管部門數位資產RWA和穩定幣政策建言獻策。在中國財政部直屬出版社出版了全球首部中文RWA專著《RWA與通證化》。